[1] |
樊一凡, 张艳艳, 王艺媚, 李俊周, 杜彦修, 孙红正, 彭廷, 赵全志, 张静. 不同播期温光条件对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2): 17-27. |
[2] |
谢世兴, 蒋超, 赵冰欣, 董晓旭, 栗慧, 卢海博, 赵海超, 刘松涛, 魏东, 黄智鸿. 冀西北寒旱区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特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53(1): 32-40. |
[3] |
豆丹丹, 孙建军, 王德新, 郭玉玺, 郭新海, 丁超明. 播期对早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7): 12-23. |
[4] |
张秀锦, 张容慧, 蔡景行, 王国坤, 柴冠群, 黄承玲, 范成五. 镍污染稻田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健康风险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6): 61-69. |
[5] |
陈艳, 吴健, 马海彬, 杨丽, 刘迎雪, 李成玉, 刘天学, 李潮海, 赵亚丽.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3): 36-47. |
[6] |
易媛, 马红勃, 王静, 张会云, 赵娜, 朱雪成, 张娜, 刘东涛.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7): 13-21. |
[7] |
张鹏钰, 高桐梅, 苏小雨, 李丰, 王东勇, 田媛, 芦海灵, 苗红梅, 卫双玲. 芝麻苗期氮高效品种筛选及氮效率评价体系建立[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6): 54-66. |
[8] |
刘俊娜, 孔治有, 张平, 王倩朝, 环秀菊, 刘永江, 李莉, 覃鹏. 播期对藜麦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3): 38-46. |
[9] |
李君霞, 樊永强, 代书桃, 朱灿灿, 韩燕丽, 秦娜, 王彦辉, 宋迎辉. 播期对不同谷子品种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7): 39-47. |
[10] |
余梦, 谷晓博, 李援农, 陈朋朋, 杨金宇, 李昱鹏. 播期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氮转运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10): 27-36. |
[11] |
李刘龙, 李秀, 王小燕. 灌浆期遮光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5): 31-39. |
[12] |
冯香诏, 田玉聪, 高珍珍, 王昊雯, 刘章勇, 朱波. 水稻播期和品种对稻-虾模式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5): 48-54. |
[13] |
闫敏, 王晗, 刘少华, 顾小敏, 许晔. 大白菜BrROP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4): 93-100. |
[14] |
周国勤, 谢旭东, 姜明波, 陈真真, 李刚, 李宇峰, 谢迎新. 不同播期豫南稻茬麦产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通径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9): 23-29. |
[15] |
崔同霞,李怀德,杨俊海,姚友旭,范重秀,惠和平. 播期和播量对陇西黄芩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5): 4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