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6年 第35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6-12-15
    以PCR为基础的定点诱变方法研究进展
    黃春晓;段学军;
    2006, 35(12):  5-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01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PCR为基础的定点诱变技术是近年来得到极大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不仅用于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研究,还用于定点改造目的基因。综述了以PCR为基础的定点诱变的各种方法,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单管大引物法、一步重叠延伸PCR、多位点环状诱变PCR及TAMS定点诱变等新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蝗虫线粒体DNA(mtDNA)研究概况
    乔卿梅;程茂高;原国辉;
    2006, 35(12):  8-1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02
    摘要 ( )   PDF (1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DNA(mtDNA)具有快速进化、不易发生突变等独特的优点,正成为昆虫系统发育、种群遗传变异与分化研究和近缘种、种下分类单元鉴定的理想工具之一。文中介绍了应用线粒体DNA研究蝗虫物种起源与分化、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及体色分化等方面的进展概况。
    植物脱毒新技术——低温疗法
    陈芳;王子成;
    2006, 35(12):  11-13,81.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03
    摘要 ( )   PDF (1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病毒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植物的危害十分严重。传统的植物病毒脱除方法如茎尖培养和热处理脱毒法对病毒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脱毒方法有技术操作困难、费时、脱毒率低等局限性,不能根治病毒的危害,致使病毒危害日益严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低温疗法,不仅在保存植物种质方面有独特之处,而且操作简单,快速,脱毒率高,是植物病毒脱除的一种新技术。
    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付蓉;宋维平;
    2006, 35(12):  14-1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04
    摘要 ( )   PDF (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及其近缘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及其F_1籽粒性状研究
    陈军营;冯林剑;舒文涛;台国琴;
    2006, 35(12):  16-1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06.12.005
    摘要 ( )   PDF (2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人工去雄和授粉的方法研究了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小黑麦、黑麦间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及其F1籽粒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亲本间杂交的不亲和性表现在授粉、受精及合子或种子发育的不同阶段,从而导致受精困难或杂种胚过早败育,或形成正常的杂交种子,但籽粒变小,表现为远缘杂交结实率的高低及籽粒形态差别很大。并讨论了远缘杂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提出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分子机理的研究方法。
    土壤质地对冬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韩巧霞;郭天财;王化岑;刘万代;王永华
    2006, 35(12):  20-23.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06
    摘要 ( )   PDF (3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3-2005年连续2年在池栽条件下,选用粘、壤、砂土3种土壤质地,以面筋含量高、中、低3个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豫麦49号和洛麦1号为供试材料,对籽粒灌浆期间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籽粒干物质形成与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冬小麦品种在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灌浆期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开花后随籽粒灌浆进程,旗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3种冬小麦粒重增加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品种在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种植,粒重及灌浆速率表现不同。面筋含量较高的藁麦8901和较低的洛麦1号,成熟期粒重大小均表现为壤土〉粘土〉砂土;而面筋含量中等的豫麦49号表现为壤土〉砂土〉粘土。面筋含量较高的品种灌浆高峰出现较早,且灌浆速率较低;面筋含量较低的品种灌浆高峰出现较晚,但灌浆速率较高。3种小麦品种灌浆期粒重与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负相关。
    不同生态环境对玉米杂交种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赵博;刘新香;陈彦惠;康志河;唐瑞勤
    2006, 35(12):  24-25,3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07
    摘要 ( )   PDF (1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目前河南省生产上主要推广的15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了粗脂肪含量在8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问粗脂肪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间粗脂肪含量变幅为4.115%~8.175%,平均为4.672%。粗脂肪含量大于7.00%的品种有HE-1,HE-2。不同地点问粗脂肪含量变幅为4.571%~4.801%,平均为4.672%,粗脂肪平均含量以洛阳点最高,商丘点次之,郑州点第3,显著高于其他地点。
    水分胁迫对水稻叶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陈晓远;凌木生;高志红
    2006, 35(12):  26-3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08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测定了水稻品种金优402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经50g/LPEG-6000处理5d的植株,其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增加。PEG处理1d,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上升到最大值,并分别达到对照的1.6倍和1.98倍fPEG处理3d,游离脯氨酸上升到最大值,达到对照的1.6倍,游离脯氨酸维持较高值的时间比可溶性糖多2d。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累积在水分胁迫前期均表现为急剧上升的趋势,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下降的趋势为先剧烈后缓慢,最后在胁迫解除2d后减少到接近对照的水平。试验期间,水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数在处理与对照间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在4%左右。
    郑麦366农艺性状及其特点
    罗鹏;张志强;祁峰;汪庆昌;武素勤
    2006, 35(12):  31-31.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09
    摘要 ( )   PDF (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室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矮秆小麦新品种,是2005~2006年全国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国家跨越计划核心品种,河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十五”863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低温对烤烟早期腋芽发生的影响
    岳彩鹏;黄进勇;朱大恒;韩锦峰
    2006, 35(12):  32-3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0
    摘要 ( )   PDF (1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烤烟生长早期烟株中下部腋芽发生的机理,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低温诱导模拟试验,观察烟苗腋芽发生规律,通过测定项芽、根系、叶片中激素、糖、氨基酸的变化,分析早期腋芽产生的生理生化条件。研究表明,低温可导致烟苗早期下部腋芽的产生。顶芽内IAA含量大幅下降,IAA/ZR下降,而根中ZR,GA3大幅下降,IAA/ZR升高,地上、地下激素平衡的改变促进了腋芽的发生。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为腋芽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大果早熟花生新品种豫花9331的选育
    汤丰收;张新友;董文召;臧秀旺
    2006, 35(12):  36-37.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1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豫花93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针对河南花生生产的发展及市场需求而选育的优质高产,且符合出口要求的大果型早熟花生新品种。2001~2003年,分别参加了河南省麦垄套种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荚果平均产量3776kg/hm^2,比对照增产11.49%~14.8%;豫花9331脂肪含量52.81%,蛋白质含量25.31%,百果重230g左右,麦套生育期120d左右。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麦套花生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路红卫;杜红;闫凌云;梅四卫;汤丰收;董文召
    2006, 35(12):  38-4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2
    摘要 ( )   PDF (1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14个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系)的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与单株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侧枝长与单株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单株生产力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百仁重〉饱果率〉单株结果数〉侧枝长〉结果枝数〉出米率〉百果重〉主茎高〉总分枝数。河南省麦套花生高产育种目标是:选择单株饱果数多。百仁重高的大粒型品种。
    油葵杂交种诺葵212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尚泓泉;李传强;梁卫
    2006, 35(12):  41-4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3
    摘要 ( )   PDF (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用向日葵诺葵212是近年来我国从瑞士引进的三系杂交种,200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自2004年在河南省豫西丘陵旱地引种以来,该品种以其生育期短、抗逆性强、耐瘠耐旱、春夏播皆宜、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等优点深受当地种植农户欢迎。正成为当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选作物品种。
    黑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张英杰
    2006, 35(12):  43-43,10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4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素称“鄂北岗地”。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16℃,4~10月日照总时数达1200~1300h,年降水量750~790mm,具有我国南北过渡型的气候特征,较适宜黑芝麻的生长与发育。但由于土壤类型为鄂北岗地典型土壤黄褐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高,氮磷含量中等,钾含量偏低。因此,在襄樊地区,要进一步提高黑芝麻产量,应实施以下配套栽培技术。
    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
    张富厚;王黎明;郑跃进;马占强;韦淑亚
    2006, 35(12):  44-45,5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5
    摘要 ( )   PDF (1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育期受密度的影响不大。在植物学性状方面,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问长度之问为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之间为负相关;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减小。在经济性状方面,密度与每荚粒数、百粒重、产量之间为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之间为负相关;随密度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逐渐减少,而百粒重略有增加,每荚粒数变化不大,群体产量呈增加趋势。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亚有限大豆表现出较高的耐密植生产性能。
    春油菜菌核病田间空中孢子量消长动态
    陈士华;吴兴泉;辛惠普
    2006, 35(12):  46-5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6
    摘要 ( )   PDF (4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调查,明确了寒地春油菜菌核病空中孢子量的田间消长动态,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影响空中孢子量的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日前3d内的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及调查日子囊盘数量是影响田间空中孢子量的最主要因素。建立了空中孢子量的10因子逐步回归模拟方程,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
    不同玉米品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邢光耀;杜学林;魏广太
    2006, 35(12):  51-53.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7
    摘要 ( )   PDF (3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4个玉米品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聊城市玉米小斑病比弯孢霉叶斑病发生早且重,发生弯孢霉叶斑病的叶片常从中下部开始,而发生小斑病的叶片基本上是从下部1~3片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抗病品种从病害始发期至生育后期流行曲线平缓,感病品种的病情发展快,流行曲线上升明显。
    11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邢小萍;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王信
    2006, 35(12):  54-55,6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8
    摘要 ( )   PDF (1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PDA平板和凹玻片法分别测定了11种杀茼剂对小麦黑胚病茼茼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适乐时对病茼孢子萌发和茼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都最强,EC50分别为1.45×10^-5mg/kg和0.10mg/kg;科博、敌力脱、扑海因、敌畏丹对病茼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也较强,EC50分别为0.04mg/kg,0.16mg/kg,0.16mg/kg,0.71mg/kg;敌力脱、扑海因和敌畏丹对小麦黑胚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强,EC50分别为1.70mg/kg和1.74mg/kg。
    水源地土壤质量评价实证研究——以滩小关水源地为例
    吴克宁;郑信伟;吕巧灵;付巧玲;韩春建;
    2006, 35(12):  56-6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19
    摘要 ( )   PDF (3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3S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历史资料与现实数据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用系统论和对比分析的方法调查、分析、评价了滩小关水源地土壤质量状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其中,利用GPS快速准确地对采样点进行了定点,利用MapGIS和ArcGIS科学地做出了土壤养分含量等级分布图。
    不同生产模式施肥对保护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杨合法;范聚芳;解永丽;李季
    2006, 35(12):  61-6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20
    摘要 ( )   PDF (4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连续4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产模式施肥对保护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生产模式施肥,耕层土壤(0~20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年均分别增加10.32g/kg,38.43mg/kg,47.68mg/kg,119.22mg/kg;无公害生产模式施肥年均增加5.93g/kg,20.05mg/kg,41.67mg/kg,45.49mg/kg;常规生产模式施肥,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年均增加2.24g/kg,1.04mg/kg,33.84mg/kg,但速效磷含量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2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另外,在试验条件下,不同生产模式施肥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小花山桃草水浸出液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袁志良;李晓明;黄卫安;贾宏汝;叶永忠;
    2006, 35(12):  66-6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21
    摘要 ( )   PDF (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用小花山桃草不同器官的水浸出液处理萝卜、小麦和白菜种子,对种子的萌发和α-淀粉酶含量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小花山桃草水浸出液对萝卜、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同一浓度不同器官的水浸出液对萝卜、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同一器官不同浓度的水浸出液对萝卜、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亦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CaCl_2处理对铁棍山药块茎采后品质的影响
    赵喜亭;孙颖;何男;侯慧敏;金旭;宋雅娟;李明军;
    2006, 35(12):  69-7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06.12.022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验研究了CaCl2处理对铁棍山药采后贮藏过程中块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块茎含水量快速下降是其品质降低的关键因素。用适宜浓度(0.1%~1.0%)的CaCl2处理,可明显抑制贮藏期间铁棍山药块茎含水量的下降,使块茎褐变率大大降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较高浓度(2.0%)的CaCl2处理则作用相反。
    激素配比对怀山药不同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王红娟;王天亮;白自伟;徐艳霞;李明军
    2006, 35(12):  73-74.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23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怀山药茎蔓、余零子、块茎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怀山药不同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蔓作外植体时,MS+6-BA1.0mg/L+NAA0.5mg/L培养基中不定芽形成率较高;以余零子和块茎作外植体时,MS+6-BA2.0mg/L+NAA0.5mg/L培养基中不定芽形成率较高。
    葡萄品种奥迪亚无核引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王俊;马庆州
    2006, 35(12):  75-75,10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24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郑州地区葡萄成熟期集中,商品价值偏低的现状,2002年以来,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陆续引进了30多个葡萄品种,并对其进行生长特性和适应性试验,拟从中选出外观漂亮、品质上乘、成熟期好、商品价值高、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经过近几年的引种观察,奥迪亚无核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早熟、丰产、优质、高效品种。现将其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冷藏苹果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卢东升;杨霁虹
    2006, 35(12):  76-7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25
    摘要 ( )   PDF (2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分离、鉴定及接种试验,对低温贮藏条件下苹果褐斑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藏苹果褐斑病发生在苹果入库4~5个月后,病斑多出现在苹果阴面,发育后期,病菌能产生灰绿色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该病病原菌为苹果链格孢菌(Alternariamali Roberts),该菌在PSA培养基上,菌落为灰绿色绒状,气生菌丝明显,25℃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为0.38~O.48em/d,在0℃条件下能生长并正常产抱,对表皮损伤的苹果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对表皮完好的苹果致病力较弱。另外,还就此病的有效防治进行了探讨。
    金银花尺蠖的药剂防治
    倪云霞;刘新涛;刘玉霞;刘红彦
    2006, 35(12):  78-79.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26
    摘要 ( )   PDF (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银花尺蠖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第3天。2.5%莱喜15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防效均达到100%,4.5%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防效也达到88%以上。防治时可选用2.5%菜喜15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1500-3000倍液。莱喜为生物农药,应作为金银花尺蠖防治的首选用药,以满足金银花规范化种植的需要。
    果树裂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段罗顺;吴聚亮;颜晓焱
    2006, 35(12):  80-8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27
    摘要 ( )   PDF (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裂果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树种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裂果不仅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品质,而且裂口处易受病虫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豫西珍果沙梨王及其栽培技术
    杨建丽
    2006, 35(12):  81-81.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28
    摘要 ( )   PDF (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沙梨王,因其黄中透亮,形似芒果,叉像腰鼓,故称“金珠果梨”,是洛宁县特有的地方性优良品种,属稀有名贵果品。由于沙梨王具有果形美观别致、风味独特、保健功能显著、成熟极晚、耐贮性强、早实丰产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果品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加之独特的保健功能,被人们誉为梨中珍品。目前,沙梨王在洛宁县的种植面积已达660余hm^2,年产量达2000万kg,产值2500万元。果品销售区域主要在洛阳、郑州等地,优质果供不应求。
    鸡新城疫病毒洛阳分离株HN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余祖华;程相朝;张春杰;李银聚;吴庭才;丁轲;何雷
    2006, 35(12):  82-86.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29
    摘要 ( )   PDF (7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RT-PCR技术从新城疫病毒洛阳分离株中扩增HN的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新城疫分离株HN基因片段长度为1716bp,编码571个氨基酸;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中有5个糖基化位点,12个半胱氨酸残基;与国内外的14株新城疫毒株HN基因相比,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6.4%~98.5%和87.8%~98.3%;与标准毒株Lasota和Clone30的亲缘关系较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性较大,而与天津分离株和云南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基本属于同一基因群。
    猪囊尾蚴18kD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赵光辉;张改平;王选年;宁长申;张龙现;石团员;宋海涛;鲁坤
    2006, 35(12):  87-9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30
    摘要 ( )   PDF (6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在体外获得高纯度的猪囊尾蚴病的诊断抗原,克隆了猪囊尾蚴18kD蛋白的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揭示了18kD蛋白为一种分泌表达蛋白,为该蛋白的体外表达提供了基础。
    IBD细胞适应毒对鸡法氏囊重与体重比值的影响
    张玉杨;肖治军;郭成留;董森;孙全友
    2006, 35(12):  91-9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31
    摘要 ( )   PDF (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IBDV—CM株10^4TCID50和IBDV—B87鸡胚中毒力活疫苗1羽份分别免疫14日龄非免疫健康三黄鸡.并于免疫后第3,7,10,14,21天,抽样称取每只鸡的体重和法氏囊重量,计算法氏囊重与体重的比值(B:B值)。试验结果表明:IBDV—CM细胞适应毒免疫鸡只后,免疫前期(7~10d)对雏鸡法氏囊有轻度损伤,免疫后期(免疫10d后)恢复较好,可抵抗IBD强毒攻击。
    大尾寒羊生产中的非遗传因素
    白俊艳;庞有志;陈宏喜
    2006, 35(12):  92-94.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32
    摘要 ( )   PDF (1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尾寒羊是河南省的一个地方优良羊种,属肉脂兼用品种。文中概述了大尾寒羊的体型外貌与种质特性,并分析了性别、年龄、出生类型、配种季节、营养等非遗传因素对大尾寒羊的影响。
    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的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胡率领;郜国涛;夏晓惠
    2006, 35(12):  95-97.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33
    摘要 ( )   PDF (1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鸡新城疫(N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近年来,ND发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在未免疫鸡群中,感染ND后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获得免疫弱的鸡群中常发生非典型性ND,虽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但其流行仍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免疫鸡群ND流行的原因相当复杂,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笔者对宝丰县蛋鸡养殖园区、专业村、专业养鸡场(户)的42个点、78起流行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调查与分析。
    养猪小区消毒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杨凤兰;刘红民;杨玉芝;杨中耀;李肖刚
    2006, 35(12):  97-9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34
    摘要 ( )   PDF (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化的养猪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最科学最规范的模式,可以把“规模+效益”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使其从匀速渐进式迅速进入到加速跨越式的发展状态。另外,以养猪小区为载体,通过建立专业协会、统一方式组织生产和销售、推行标准化养殖等方式,使分散的家庭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从而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叶县白2000年开始建设养殖小区以来,目前全县已发展养殖小区和专业村146个。然而,不少养猪小区(10~20户)仍是各自为政,没有按照养殖小区制定的“五统一”进行规范饲养,导致疾病不断发生。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养殖户在防疫中较重视疫苗的接种,而对养猪生物安全、消毒工作不太重视,落实不力。现就当前养殖户防疫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消毒药品的选择、使用、消毒程序及注意事项等,谈几点意见。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张玲;雷郑莉;尚德亮;马俊峰;祁玉峰
    2006, 35(12):  99-101.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35
    摘要 ( )   PDF (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和小麦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占全国的1/4。但是,河南省农业生产多为分散种植,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意识小强.对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生产中滥用高毒、高残留杀虫剂以及动植物增大、增重、增色、增甜类激素、抗生素和添加剂,破坏了农产品原有的品质和风味,影响了河南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研究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对政府加强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要。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启示
    白献晓;马强;韩蕴;孙春花;
    2006, 35(12):  102-10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12.036
    摘要 ( )   PDF (1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