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抗菌肽在水稻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董肇楠,梅家松,何正权,刘文真
    2015, 44(5):  1-6. 
    摘要 ( )   PDF (6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菌肽是生物体抵御外来入侵病菌的一系列短肽,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活性及不易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可以显著提高动植物的抗病能力。总结了抗菌肽的生物学特性、分类与作用机制,重点介绍了几种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在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及纹枯病等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农作物和园艺作物富硒效应研究进展
    王裔娜,魏新娜,吴国良,王其海,周富强,刘群龙
    2015, 44(5):  7-12. 
    摘要 ( )   PDF (8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环境中硒过量或缺乏均会导致人体和动物产生疾病。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农作物和园艺作物施硒的研究现状、作用机制、应用现状以及富硒研究的最新进展。 
    我国竹子抗寒性研究进展
    蔡 纯,武荣花,范自川,张 玲
    2015, 44(5):  13-17. 
    摘要 ( )   PDF (7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子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目前我国"南竹北移"的竹子引种驯化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是低温对竹子造成的冻害。综述了竹子抗寒性的研究进展,包括竹子抗寒性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耐寒性品种调查筛选和抗寒性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的主要成果。 
    玉米早衰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措施
    刘全永,李林峰,李 娜,寇艳玲,邵瑞鑫,杨青华
    2015, 44(5):  18-21. 
    摘要 ( )   PDF (6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玉米叶片及根系早衰的主要影响因素:品种自身遗传、气象环境与土壤肥力以及种植模式、栽培措施等,从宏观以及内在机制上阐述了早衰对玉米产量的显著影响。同时总结了早衰的防治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调控措施。除了从品种选育及使用合理的栽培措施调控外,还重点介绍了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玉米生长发育进而延缓衰老的措施,并对未来玉米早衰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展望。
    微生物源农药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刘顺字,曹永军
    2015, 44(5):  22-25,30. 
    摘要 ( )   PDF (7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源农药具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在环境相容性和安全性上前者不可比拟。微生物源农药被认为是一些化学农药的有效替代物。为此,分类综述了微生物源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应用现状,并简要讨论了其发展前景。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氮素和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赵君霞,马 耕,岳鹏莉,王 强,刘甘霖,谢旭东,王晨阳
    2015, 44(5):  26-30. 
    摘要 ( )   PDF (7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周麦22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氮素和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氮素和干旱胁迫均显著降低小麦株高和地上部干质量,而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升高,双重胁迫(N0+PEG)的影响最大。在2种胁迫下,根和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均显著降低,氮胁迫的影响大于干旱胁迫。叶片和根部的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氮胁迫下下降,干旱胁迫下显著升高。叶片GS活性在氮胁迫下降低,但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存在差异:豫麦49-198叶片GS活性增加,而周麦22降低。
    丁二酸浸种对大穗型小麦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原换换,冯一俭,郑会芳,李蕾蕾,信龙飞,邵瑞鑫,杨青华
    2015, 44(5):  31-34. 
    摘要 ( )   PDF (11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个大穗型小麦品种济麦2和兰麦223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丁二酸浸种对大穗型小麦苗期和成熟期相关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丁二酸对小麦苗期生长和产量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丁二酸浸种能够增加2个小麦品种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也促进了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和分蘖的发生。丁二酸浸种提高了小麦的产量,300 mg/L处理增产最多,济麦2和兰麦223分别比对照增产17.15%和30.44%。
    Wx基因对灌浆期小麦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孔治有,张玉荣,段修安,覃鹏
    2015, 44(5):  35-37. 
    摘要 ( )   PDF (7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Wx基因对小麦叶片SOD活性的影响,对8个Wx近等基因系灌浆期旗叶和倒2叶SOD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Wx-D1基因的缺失可提高植株SOD活性,而Wx-A1和Wx-B1基因的缺失则无显著影响;Wx ABD丧失了所有Wx基因,但其SOD活性却相对更高,可能是几个Wx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旗叶SOD活性低于同时期倒2叶,SOD活性在不利环境中可能降低。 
    玉米穗轴粗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李 静,陈士林,张怀胜,王铁固
    2015, 44(5):  38-41. 
    摘要 ( )   PDF (4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玉米杂交组合济533/PH6WC(组合Ⅰ)、济533/H5818(组合Ⅱ)和2394/PH6WC(组合Ⅲ)的6个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研究了玉米穗轴粗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组合Ⅰ的穗轴粗符合E-5模型,由2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遗传,受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影响;组合Ⅱ符合A-4模型,即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模型,在B1世代的选择效率最高;组合Ⅲ符合D-4模型,受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在B2世代没有检测到多基因的存在。组合Ⅰ玉米穗轴粗3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0%、42.5%、75.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4%、37.5%、5.0%。组合Ⅱ玉米穗轴粗3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3.0%、54.6%、54.2%。组合Ⅲ的玉米穗轴粗3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0%、40.5%、17.8%,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7.5%、0、50.4%。
    两系和三系杂交粳稻组合性状差异性分析
    鲁伟林,段仁周,余新春,严德远,申关望,扶 定,马汉云,霍二伟
    2015, 44(5):  42-45. 
    摘要 ( )   PDF (4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自育两系和三系杂交粳稻组合为材料,对植株的农艺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系和三系杂交粳稻组合中株高与穗长、穗总粒数与穗实粒数、单株穗数与单株谷质量均表现极显著正相关,穗实粒数与单株谷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每个性状与单株谷质量均表现为正相关;两系杂交粳稻组合的穗长与穗总粒数、千粒质量等表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两系和三系杂交粳稻组合中单株穗数与单株产量、穗总粒数与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4个主要经济性状对产量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单株穗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两系组合和三系组合表现趋势一致。 
    印度梨形孢菌液对棉花的抗渍增产效应
    杨亚珍,骆作琴,董社琴,张建民,朱建强
    2015, 44(5):  46-49. 
    摘要 ( )   PDF (10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长江流域棉花受渍严重、生产上防治手段不足的问题,采用随机试验,以渍水不加菌液(CK1)、不渍水不加菌液(CK0)为对照,研究了渍害后追施20、40、60 m L/株印度梨形孢(Pirformaspore indica)菌液对棉花渍害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棉花受渍后追施40 m L/株印度梨形孢菌液可明显增加棉籽产量和皮棉产量,提高棉花单铃质量和衣分;与CK0相比,可使籽棉产量提高32.72%,产值增加6 183.31元/hm2。建议生产上在棉花受渍后1周追施40 m L/株印度梨形孢菌液,以提高棉花的增产抗渍效果。 
    降尘对棉花营养特性的影响
    莫治新,温善菊
    2015, 44(5):  50-52,57. 
    摘要 ( )   PDF (4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研究了降尘对温室棉花营养特性的影响,旨在确定降尘对棉花的营养作用,为降尘区棉花合理施肥及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初蕾期—铃期,受到降尘影响的棉花植株氮素含量均高于不受降尘影响时,而在吐絮期,受到0.5倍自然降尘量影响时棉花植株氮素含量达到最大值。在各个生育期受降尘影响的棉花植株磷素含量均高于不受降尘影响,其中在初蕾期—铃期,受到0.5倍降尘影响时棉花植株磷素含量达到最大值;而在吐絮期则表现为受到2倍降尘量影响时达到最大值。在各个生育期,受到降尘影响时棉花植株钾素含量均下降,说明降尘影响棉花的品质,并且对各生育期的影响效果不同。因此,在初蕾期、盛蕾期、花期和铃期可以根据降尘中氮素的含量相应地减少氮肥施用量,而在吐絮期应适量增加氮肥施用量;棉花磷肥的施用可以根据降尘中磷素的含量而适量减少,达到节肥增产的目的;钾素含量的下降直接影响棉花的纤维品质,在塔里木盆地棉区种植棉花一定要注重合理施用钾肥。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研究
    谭少敏,胡靖锋,杨红丽,徐学忠,鄢 波,陈 倩,施 敏, 和江明
    2015, 44(5):  53-57. 
    摘要 ( )   PDF (8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优化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提高胚诱导率及成苗率,以油菜N14009为试验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变温预处理、活性炭浓度、培养基类型和琼脂浓度及秋水仙碱浓度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4℃、32.5℃变温预处理各1 d的处理效果较好,胚诱导率为4.23胚/蕾;活性炭质量浓度为0.5 g/L时,胚诱导率达到4.23胚/蕾,效果最好;MS、B5培养基中琼脂质量浓度为12 g/L时,成苗率均最高,分别达51.16%、46.67%;把再生植株转到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秋水碱的MS培养基上培养,质量浓度为80 mg/L时,N14009的加倍率最高,为43.47%,并且成苗率达到76.67%。 
    烟草转录因子基因NtGRAS-R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李富欣,许芳芳,李素敏,肖万福,孙艳敏,刘卫群,郭红祥
    2015, 44(5):  58-62. 
    摘要 ( )   PDF (24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分析Nt GRAS-R1的生物学功能,在NCBI上BLAST植物的EST数据库拼接获得NtGRAS-R1的全长序列;根据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PCR方法从烟草根系c DNA中扩增NtGRAS-R1,将其连接到p S1300表达载体上,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采用RTPCR法检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获得稳定转基因拟南芥后观察生长性状,并用q PCR方法检测AtCLV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Nt GRAS-R1基因属于HAM亚家族,编码508个氨基酸;观察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植株根长和根体积明显大于野生型;q PCR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At CLV3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拟南芥。初步表明Nt GRAS-R1参与根系生长发育调控过程。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蔚燕
    2015, 44(5):  63-67,101. 
    摘要 ( )   PDF (14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分析Nt GRAS-R1的生物学功能,在NCBI上BLAST植物的EST数据库拼接获得NtGRAS-R1的全长序列;根据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PCR方法从烟草根系c DNA中扩增NtGRAS-R1,将其连接到p S1300表达载体上,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采用RTPCR法检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获得稳定转基因拟南芥后观察生长性状,并用q PCR方法检测AtCLV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Nt GRAS-R1基因属于HAM亚家族,编码508个氨基酸;观察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植株根长和根体积明显大于野生型;q PCR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At CLV3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拟南芥。初步表明Nt GRAS-R1参与根系生长发育调控过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何 方,潘晓莹,张洁梅,王 越,韩伟锋
    2015, 44(5):  67-71. 
    摘要 ( )   PDF (9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水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追施比例(N0:一次性底施,N1:底施40%+拔节期30%+灌浆期30%,N2:底施60%+拔节期20%+灌浆期20%,N3:底施70%+拔节期30%)与灌水量(W0:0 m3/(次·hm2),W1:225 m3/(次·hm2),W2:450m3/(次·hm2))相结合对土壤水分,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运筹方式改善了小麦的光合特性,促进了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提高。在小麦需水旺盛的灌浆期,各处理间的剖面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最为显著,其中以W2N3处理较高。在所有处理中,W2N2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W1N2和W2N2处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W2N2处理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分别较对照(W0N0)提高33.5%、23.8%。综上,水肥运筹模式以W2N2处理最优。
    不同退耕方式对豫西黄土丘陵区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刘 晶,徐少君,刘丽芬
    2015, 44(5):  72-76. 
    摘要 ( )   PDF (9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退耕10 a左右的乔木林、灌木林、果园、草地及荒地,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颗粒有机碳含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所有退耕方式样地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显著提高,表现为灌木林>荒地>乔木林>果园>草地,20~4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仅灌木林、乔木林和荒地显著提高,可见退耕还灌、退耕还乔和自然恢复对碳的减排增汇效果较优。与耕地相比,所有退耕方式样地粗颗粒有机碳含量及其所占总颗粒有机碳含量比例提高幅度均远大于细颗粒有机碳。其中,与耕地相比,所有退耕方式样地0~20 cm、40~60 cm土层土壤粗颗粒有机碳含量均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土壤灌木林、荒地、果园显著提高;所有退耕方式样地0~20 cm、20~40 cm、40~60cm土层土壤粗颗粒有机碳含量占总颗粒有机碳含量比例均显著提高,灌木林、荒地、果园表现较突出。所有退耕方式样地0~20 cm土层土壤细颗粒有机碳含量均提高,除草地外均达显著水平,表现为灌木林>荒地>乔木林>果园;所有退耕方式样地20~40 cm土层土壤细颗粒有机碳含量占总颗粒有机碳含量比例均显著提高,40~60 cm土层土壤仅灌木林、荒地、果园显著提高。总体上,不同退耕方式样地土壤粗颗粒有机碳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的相关系数较细颗粒有机碳高。综上,土壤粗颗粒有机碳含量能更敏感地反映不同退耕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差异。
    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与pH值、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林万树,沈金泉,黄功标,王守春,林巧亨,李敏青
    2015, 44(5):  77-80. 
    摘要 ( )   PDF (5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古田县果园土壤钙、镁、硼、锌含量状况,探讨了果园土壤钙、镁、硼、锌含量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古田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5.4 g/kg,交换性镁含量为422.1 mg/kg,总体均处于丰富水平;交换性钙含量为226.1 mg/kg,有效硼含量为0.15 mg/kg,均处于严重缺乏水平;有效锌含量为1.22 mg/kg,总体处于适宜及其以下水平;土壤pH值为5.1,处于酸性水平。土壤中交换性钙、镁含量及有效硼、锌含量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酸度是改善供试果园土壤钙、镁、硼、锌养分供应的主要措施。 
    武安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研究
    罗广芳,张建军,饶永恒,黄 卉
    2015, 44(5):  81-86. 
    摘要 ( )   PDF (15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武安市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和排放量进行估算,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减少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有效途径,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武安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整体呈相对稳定状态,其中化肥生产使用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年际间波动明显,主要原因是农业投入的变化与种植结构的调整。相关性分析表明,碳吸收量与农作物产量、主要农作物类型、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的使用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碳排放量与化肥的生产使用、农业机械使用、有效灌溉面积以及农作物播种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善化肥条件,调整耕作模式和灌溉制度以及秸秆等废弃物处置方式的建议,以达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农业发展的目的。
    安阳市耕地地力评价
    吴 斌
    2015, 44(5):  87-90. 
    摘要 ( )   PDF (7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安阳市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条件、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农田设施水平4个方面共计11个评价指标,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然后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今后耕地资源综合利用、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安阳市一至五等地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的27%、44%、22%、4%、3%,一等地主要分布在滑县中部、内黄县北部、安阳县中东部、汤阴县中部以及市辖区东部的平原地区;二等地主要分布在滑县、内黄县、汤阴县、安阳县、市辖区的中东部平原以及林州市中部山间盆地地区;三等地主要分布在滑县南部、内黄县南部、林州市中东部、安阳县西部、市辖区西部、汤阴县的中西部;四、五等地主要分布在林州市的中低山地区及安阳县、汤阴县、市辖区西部的垄岗和丘陵地区。安阳市耕地地力一至五等级依次对应国家耕地地力等级体系中的一、二、三、五、七等级。 
    植物保护
    小麦-玉米轮作田镰孢菌的种群结构及其致病性研究
    孙 静,刘佳中,谢淑娜,王 静,郝俊杰
    2015, 44(5):  91-96. 
    摘要 ( )   PDF (7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小麦—玉米轮作田中镰孢菌的种群结构及致病性,采用形态结合分子鉴定的方法分别对采自河南省许昌、漯河、驻马店3块小麦—玉米轮作田的407个镰孢菌菌株进行了种的鉴定,并从中选出不同寄主来源、不同种的12个代表菌株,分别接种田间小麦和盆栽玉米。鉴定结果表明,从小麦上分离到的镰孢菌均为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178个),而从玉米上分离到的镰孢菌则分别属于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123个)、F.graminearum(61个)、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45个)3个种。接种试验结果表明,3个种均能够侵染小麦麦穗和盆栽玉米苗,但F.graminearum的致病力显著强于F.verticillioides和F.proliferatum;不同寄主来源的F.graminearum菌株在致病力上差异不显著。来自小麦—玉米轮作田的F.graminearum菌株既可以侵染小麦又可以侵染玉米,这可能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玉米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呈加重趋势。 
    利用PCR技术测定东北、华北致病疫霉线粒体单倍型
    贾京珠,杨志辉,朱杰华,赵冬梅,蒋继志
    2015, 44(5):  97-101. 
    摘要 ( )   PDF (9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东北、华北地区致病疫霉群体的线粒体单倍型组成与多样性,采用PCR的方法对2013年采自两地区5省(区)的163株致病疫霉菌株的线粒体单倍型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由高变区HVRi所区分的Ⅰ型菌株所占比例为38.65%,Ⅱ型菌株占61.35%;高变区HVRii所区分的R1型、R2型和R3型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85%、4.90%和93.25%。东北和华北两地区的优势线粒体单倍型均为ⅠR3型与ⅡR3型,其在群体中的比例分别为36.81%和56.44%。不同省(区)间致病疫霉线粒体单倍型组成存在一定差异,ⅡR2型菌株仅在河北和辽宁省有少量分布,所占比例仅为4.91%;ⅠR1型菌株仅存在于黑龙江,所占比例仅为1.84%。东北和华北地区致病疫霉线粒体单倍型整体表现一致,不同省(区)之间多态性不同,说明致病疫霉的线粒体单倍型与地理来源之间有很大关系。 
    松蠹狄金小蜂的光谱行为研究
    陈 友,罗长维,陈丽花
    2015, 44(5):  102-106. 
    摘要 ( )   PDF (8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蠹狄金小蜂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华山松的重大蛀干害虫——华山松木蠹象的优势寄生蜂。为了避免灯光诱杀华山松木蠹象时错杀松蠹狄金小蜂,利用昆虫视觉行为学研究方法,研究松蠹狄金小蜂的光谱行为。结果表明,在波长340~689 nm光谱内的9个单色光中,松蠹狄金小蜂对除中心波长649 nm红色光外的其余8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其中最敏感光谱依次为340 nm紫外光、415 nm紫色光、549 nm黄绿光,松蠹狄金小蜂在相应测试装置中1 min平均位移分别为23.55 cm、20.09 cm、19.28 cm,趋向率分别是88.0%、80.0%、76.0%。由此可见,松蠹狄金小蜂是一种趋光性昆虫,但其敏感光谱与华山松木蠹象的敏感光谱重叠较多,因此,与防治相比,利用单色光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松蠹狄金小蜂的种群监测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高羊茅腐解物的自毒作用初探
    王晓英
    2015, 44(5):  107-110,145. 
    摘要 ( )   PDF (10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高羊茅草坪逐年退化现象是否与化感作用有关,在室内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高羊茅腐解物对高羊茅自身的化感作用,并探讨了相关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羊茅腐解液能抑制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且腐解液质量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在腐解液质量浓度为0.06 g/m L时,其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单株鲜质量的抑制率分别达58.64%、81.68%、73.34%、81.63%、37.86%、41.13%、30.43%。随着高羊茅腐解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幼苗SOD活性先升后降;POD活性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CAT活性先升后降,在高质量浓度时,与空白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持续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可见,高羊茅残体腐解是其草坪逐年退化的原因之一。
    园艺 林学
    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同源异型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张 强,张晓伟,原玉香,姚秋菊,赵艳艳,蒋武生,魏小春,王志勇
    2015, 44(5):  111-116. 
    摘要 ( )   PDF (13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揭示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线粒体同源异型转化的分子机制,利用RT-PCR和转基因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RT-PCR试验结果表明,甘蓝B基因AP3在雌蕊(心皮)发育初期异位高表达,C基因AG3在发生心皮化的雄蕊部位异位高表达,这可能导致了甘蓝Ogura胞质不育系线粒体同源转化的发生。而拟南芥转基因试验表明,线粒体定位表达载体p3301-ATPORF138能导致拟南芥雄性不育的发生,这说明orf138基因是发生线粒体同源异型转化的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的决定因素。 
    硝酸钙胁迫对南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韩志平,张海霞,李林霞,王晓琳
    2015, 44(5):  117-120. 
    摘要 ( )   PDF (9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温室专用南瓜品种蜜冠为材料,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a(NO3)2胁迫对南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NO3)2浓度提高(0~100 mmol/L),南瓜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叶片数及植株干质量和鲜质量均显著降低;0~75 mmol/L Ca(NO3)2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丙二醛含量及质膜相对透性显著增加,抗坏血酸含量则显著降低。表明Ca(NO3)2胁迫造成了南瓜幼苗膜脂过氧化伤害,而幼苗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使南瓜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不同处理方式对银叶金合欢种子发芽的影响
    周锦业,丁国昌,卜朝阳,曹光球,卢家仕,林思祖
    2015, 44(5):  121-124. 
    摘要 ( )   PDF (5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银叶金合欢种子的播种前处理方法,促进其种子萌发,采用不同温度的热水和浸种时间以及不同体积分数的浓硫酸和浸种时间对银叶金合欢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显示,100℃热水处理24 h和98%硫酸处理20 min对于破坏银叶金合欢种子种皮、提高其发芽率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种处理方式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83.33%和86.67%。其中热水处理硬实种子较多,而硫酸处理的种子腐烂率相对较高。
    引种观赏竹生态适应性研究
    孙耀清,李文杨,张桂玲
    2015, 44(5):  125-128. 
    摘要 ( )   PDF (12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丰富豫南地区观赏竹种类,从浙江省安吉县引进观赏竹品种22个,采用样方调查法进行引种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4个观赏竹品种能适应豫南地区生境,其中黄秆乌哺鸡竹、黄纹竹、金镶玉竹、孝顺竹、紫竹、茶秆竹、斑苦竹在株高生长、直径生长和抗性等方面表现良好,为最适宜豫南地区推广竹种。 
    畜牧 兽医
    鸡miR-1749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王顺红,王善禾,蒋可人,李红,康相涛,孙桂荣*
    2015, 44(5):  129-133. 
    摘要 ( )   PDF (15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鸡miR-1749功能及其前体rs15860000(C>T)不同基因型对成熟miRNA生成的影响,采用Mfold软件预测C>T突变对miR-1749前体二级结构能值的影响;选用pc DNA3.1-EGFP质粒,构建miR-1749前体不同等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DF1细胞,检测成熟miR-1749的表达;利用Target Scan和miRDB软件预测miR-1749的靶基因,并将靶基因的并集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转导通路分析。Mfold预测结果显示,miR-1749前体C>T突变影响其前体二级结构自由能值;成功构建pc DNA3.1-EGFP-pre-miR-1749-C和pc DNA3.1-EGFP-pre-miR-1749-T真核表达载体,转染DF1细胞后,不同基因型重组质粒miR-1749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1),T等位基因成熟miR-1749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等位基因(P<0.05)。2个软件预测结果显示,miR-1749靶基因的并集有250个基因,这些基因显著富集于Ras蛋白信号转导调控、GTPase介导信号转导调控、细胞稳态及胚后发育的生物学过程和GnRH、MAPK及细胞黏附分子的信号转导通路。
    蛇附子对肉鸡细胞因子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陈培荣,李 洵
    2015, 44(5):  134-137. 
    摘要 ( )   PDF (5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蛇附子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50只7日龄三黄肉鸡,随机分为5组(Ⅰ—Ⅴ组),每组3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Ⅴ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mg/kg的盐酸左旋咪唑;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2%的蛇附子。分别在给药5 d、10 d、20 d后测定肉鸡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含量及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蛇附子可以提高肉鸡血清IL-1、IL-4、TNF-α、TNF-γ的含量和免疫器官指数。其中,IL-1、IL-4以添加1%的蛇附子在给药20 d后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6.99%(P<0.05)和74.60%(P<0.05)。TNF-α、TNF-γ以添加2%的蛇附子组提高幅度最大,TNF-γ在给药10 d后较对照组提高了99.50%(P<0.05),TNF-α在给药5 d后提高了60.02%(P<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以添加1%的蛇附子组提高幅度最大,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在给药20 d后提高116.67%(P<0.05)、27.27%(P<0.05);法氏囊指数在给药10 d后较对照组提高了60.00%(P<0.05)。可见,蛇附子具有提高肉鸡免疫功能的作用。
    美系大白猪繁殖性能与胴体品质影响因素探讨
    胡慧艳,贾 青,赵思思,墨锋涛,陶文欢,牛向昭,张建亭
    2015, 44(5):  138-141. 
    摘要 ( )   PDF (7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美系大白猪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不同体质量阶段对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对美系大白猪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初生仔猪体质量、窝总产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系大白母猪胎次对窝总产仔数、初生仔猪体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第4胎次比第1、第7胎次平均窝总产仔数分别提高1.02头和0.87头(P<0.05);第1、4、5胎次初生仔猪体质量均显著低于第2、3胎次;配种季节对大白猪窝总产仔数有显著影响,其中冬季进行配种的平均窝总产仔数比夏季、秋季进行配种分别提高0.63头和0.53头(P<0.05)。在屠宰性能上,屠宰体质量120 kg与80 kg、100 kg的屠宰率、肾脏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板油质量、脂肪率及骨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他胴体性状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大白猪的肉质性状(肉色、大理石纹、肌内脂肪)随屠宰体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00 kg和120 kg屠宰时大理石纹评分分别比80 kg屠宰时增加0.67、0.65;肉色、p H值、肌内脂肪含量在不同屠宰体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大白猪的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屠宰体质量对屠宰率、脂肪率、骨率及大理石纹有显著影响。 
    小鼠RPL9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差异性研究
    李 霞,景亚星,白 鹭,赵枭阳,高焕云,郑振宇
    2015, 44(5):  142-145. 
    摘要 ( )   PDF (6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已报道的小鼠核糖体蛋白L9基因(RPL9)序列设计PCR引物,克隆RPL9基因,并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相对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分析RPL9基因mRNA在小鼠心、肝、脾、肺、肾、脑及脂肪7个组织中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出RPL9基因序列全长,该基因在小鼠的7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录表达,其中,在脂肪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肾、脾和脑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心、肝中的表达量较低,在肺中表达量最低。 
    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段亚飞,葛倩倩,李 健,聂国兴,孔祥会,常志强
    2015, 44(5):  146-150. 
    摘要 ( )   PDF (9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水温14~17℃条件下,以20 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和口服氟甲喹,分别于给药后15、30 min和1、2、4、6、8、12、16、24、36、48、72、96 h采血及各组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各组织中的氟甲喹含量,采用DAS 2.0药动学软件中统计矩方法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静注给药后,血浆中氟甲喹的表观分布容积为5.46L/kg,消除半衰期为56.93 h,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20.32 h·mg/L、100%;口服给药后,血浆中氟甲喹的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5.85 h·mg/L和43.51%,达峰时间为16 h,表观分布容积为4.21 L/kg,消除半衰期为14.12 h。结果表明,静注和口服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组织分布均较广,但静注消除慢,口服吸收差、消除快。口服给药后,血浆中氟甲喹浓度在24 h内高于对常见病菌的抑菌浓度,因此,每天以20 mg/kg的剂量给药1次,可对常见细菌疾病起到较好防治效果。 
    农产品加工 农业工程 农业信息技术
    烟叶叶黄素降解菌发酵条件研究
    杨雪鹏,赵 越,胡仙妹,马 科,毛多斌
    2015, 44(5):  151-155,160. 
    摘要 ( )   PDF (20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烟叶中叶黄素生物降解的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叶黄素降解酶高产菌株Ewingella americana(Y32)的液体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酵母膏和KH2PO4。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38%、酵母膏0.48%、KH2PO40.19%,在该条件下叶黄素降解率为90.02%,与理论预测值(89.55%)基本吻合,比优化前的基础发酵培养基提高45.07%。 
    基于MMSE谱减算法的农产品市场信息语音识别技术
    许金普
    2015, 44(5):  156-160. 
    摘要 ( )   PDF (14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传统的便携式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设备操作不便,易受使用环境影响等问题,提出利用语音识别技术采集信息,以增加操作界面的灵活性。为增强语音识别的抗噪声鲁棒性,针对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的特殊工作环境,采集到20男20女语音训练集材料。首先利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谱减法进行前端带噪语音增强,得到增强后的语音信号,然后提取其MFCC特征用于HMM声学模型的训练;声学识别单元采用上下文相关的三音子模型,模型训练过程中采用了决策树状态聚类和增加高斯混合分量的策略,以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在3处不同环境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对训练出的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MSE谱减算法处理后的语音识别率比基本谱减法(SS)、多带谱减法(MB)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较低信噪比情况下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