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杨酸引发处理对低温吸胀期间玉米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 |
高巧红,丁希政*,牛志浩,黄婷婷,曹高燚,向春阳,赵 飞,杜 锦 |
天津农学院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 300384 |
|
|
摘要 为明确水杨酸(SA)引发处理下玉米种子在低温吸胀期间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玉米品种郑单958种子为试验材料,用0.1 mmol/L SA引发处理玉米种子36 h,在15 ℃低温下吸胀不同时间(0、12、24、36、48 h),研究SA引发处理对玉米种子胚、胚乳及种皮在低温吸胀期间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引发处理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种子浸出液核苷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种胚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胚乳的POD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种皮的CAT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与未引发种子相比,SA引发处理在大部分吸胀时间里,表现为可提高玉米种子胚乳和种皮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胚、胚乳和种皮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胚乳和种皮的CAT和POD活性,降低种子浸出液中核苷酸含量,从而增强玉米种子对低温胁迫的抵抗能力。
|
|
关键词 :
水杨酸,
玉米,
种子引发,
吸胀,
生理指标
|
收稿日期: 2016-12-02
|
基金资助:天津农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3N06);天津农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061092) |
通讯作者:
杜锦(1984-),男,山西阳泉人,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和种子科学相关的研究。E-mail:401558171@qq.com
|
作者简介: 高巧红(1994-),女,甘肃兰州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玉米种子萌发和贮藏机制。E-mail:1164324030@qq.com。*表示同等贡献作者 |
[1] |
杨继伟,曲彦志,崔丽洋,毛熙岚,刘宗华,李浩川. 玉米单倍体育性自然恢复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5): 8-11. |
[2] |
曹路遥,周 岩,魏琦超,陈燕绘,陈亚东,蔺一帆,田瑞婷. 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构建[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5): 16-23. |
[3] |
乔江方,朱卫红,李 川,代书桃,张美微,黄 璐,牛 军,郭国俊,刘京宝. 不同密度夏玉米群体冠层特征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5): 12-15,35. |
[4] |
李晓琴,哈斯亚提?托逊江,艾比布拉?伊马木. 日粮中添加番茄渣对奶牛采食量和产奶性能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5): 145-148. |
[5] |
袁刘正,柳家友,王会强,付家锋,张运栋,吴伟华,闫海霞. 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遮荫胁迫的缓解作用[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4): 21-25. |
[6] |
艾星梅,黄美娟,黄海泉. 连续弱光下水杨酸对重瓣百合Elena开花前后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4): 93-98. |
[7] |
邸 娜,张耀强,李旭红,郑喜清, 韩海军.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4): 43-48. |
[8] |
姜新强,李璐璐,刘庆超,刘庆华,王奎玲. 自然变温下小叶蚊母树叶片生理指标及组织结构变化[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4): 113-118,144. |
[9] |
任 伟,侯乐新,郭振升,彭 雷,王方明,张根旺. 青贮玉米9889姊妹种改良单交种大京九26的选育及配合力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3): 19-22. |
[10] |
杨光华,王学林,曹 明,柯用春,杨小锋. 防虫网隔离对玉米花粉扩散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3): 14-18. |
[11] |
胡素娟,段亚魁,康源春,袁瑞奇,张玉亭,孟庆涛,孔维丽. 2种基质对平菇胞外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3): 96-99. |
[12] |
刁小琴,关海宁,乔秀丽,李 杨,陈晓东.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涂膜对休眠后期马铃薯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3): 150-154. |
[13] |
任 伟,侯乐新,郭振升,彭 雷,王方明,张根旺,司光辉. 12个青贮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2): 50-52. |
[14] |
安素妨,侯锦娜,王 艳,鲁丹丹,李保全. 2种预处理对玉米组织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2): 17-21. |
[15] |
王 帅,王立波,李玉玺,刘凌云,陈殿元,王 楠,庄 巍. 不同施氮水平下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对玉米产量及白浆土养分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2): 22-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