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 2013, Vol. 42 ›› Issue (2): 41-45,97.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Published:
Online:
郭丽芬1,张跃2,胡尊红1,胡学礼1,徐宁生1,张锡顺3,杨谨1,刘旭云1*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摘要: 为合理高效地利用红花种质资源,按照《红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云南本地红花36份种质资源的12项形态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标记记载,利用SPSS 19.0软件,采用欧氏距离和Furthest Neighbour法,根据红花形态标记的相似性对红花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资源材料间形态性状差异明显,36份红花资源材料划分为四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4份材料,主要形态特征表现为叶缘除YN-2mr为浅裂外,其余均为锯齿;叶形以卵形居多,椭圆形及长椭圆形次之;种子形状为椭圆。第Ⅱ类群包含11份材料,主要特征为叶缘多为锯齿,深裂和浅裂次之;叶形及外部苞片形状均以披针形为主。第Ⅲ类群包含3份材料,主要特征是种子形状全部为月牙形,叶形多为卵形,花色多为橘红色。第Ⅳ类群包含8份材料,主要形态特征是叶缘为全缘和锯齿各占一半,叶形多为椭圆形,披针形和卵形较少;叶刺多为少刺,无刺次之;外部苞片刺数均为无,花色多为橘红,红色次之,果球大,单株果球数多,该类群材料宜作为育种杂交亲本予以利用。由此,明确了红花种质资源的不同类型,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性状互补的亲本配制组合,为选育红花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红花, 种质资源, 形态标记, 聚类分析, 育种
郭丽芬,张跃,胡尊红,胡学礼,徐宁生,张锡顺,杨谨,刘旭云. 地方红花种质资源的形态标记聚类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2): 41-45,97.
0 /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hnnykx.org.cn/EN/
https://www.hnnykx.org.cn/EN/Y2013/V42/I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