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韩必新.茶云纹叶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农业灾害研究,2015,5(6):1-3,6.
[2]夏声广,熊兴平.茶树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胡淑霞,何炜,陈小峰.多抗霉素对四种茶树病害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福建茶叶,2004(3):2-3.
[4]苏经迁,王国红,杨民和.茶树内生真菌混合培养增强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J].菌物学报,2010,29(5):753-759.
[5]王志坤,谭万忠,张克诚,等.茶树云纹叶枯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8,37(4):67-69,82.
[6]李正英,姚永松.茶云纹叶枯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试验[J].茶叶科学技术,2011(2):31-32.
[7]陈晶,魏朝霞,唐嘉义.3种生物农药对4种茶树病害的室内抑菌试验[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3):453-456.
[8]朱蔚.柑橘皮乙醇提取物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茶云纹叶枯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1-30.
[9]王鸣华,沈慧敏,周小毛.植物化学保护实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3-115.
[10]张亮,袁争,朱薇,等.4种植物提取物对茶炭疽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J].植物保护,2012,38(4):137-140.
[11]韩小强,杨德松.农药学试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58-60.
[12]张铉哲,冉隆贤,李永刚,等.植物病理学研究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47-148.
[13]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