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 2016, Vol. 45 ›› Issue (4): 80-84.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Published:
Online:
王 蔚,吴满容,张思校,金 珊*,叶乃兴*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摘要: 从品种抗虫性的角度出发,利用电子鼻等手段,通过对福建省7个主栽茶树品种上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虫口密度、茶树品种植物学形态特征和芽叶挥发物差异的调查,初步明确茶小绿叶蝉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选择机制。结果表明,肉桂上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密度最大,铁观音上的虫口密度相对较小。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和肉桂新梢颜色为黄绿色,黄棪呈浅绿,毛蟹和本山均为深绿色,铁观音新梢呈紫绿色。7个品种健康芽叶挥发物的总体特征不同,可分为3类:铁观音、福云6号、毛蟹和福鼎大白茶差别较小,聚为一类;肉桂和本山距离较近,聚为一类;黄棪健康芽叶挥发物与其他2类存在较大的差异。茶小绿叶蝉危害后各品种挥发物总体特征发生变化,除肉桂和毛蟹虫害诱导挥发物总体特征相近,其他品种虫害诱导挥发物差异明显。可见,肉桂和铁观音可以作为深入研究茶树抗叶蝉机制的材料;茶小绿叶蝉偏向于选择黄绿色芽叶的茶树品种,而对偏紫色芽叶的茶树品种选择性较弱;健康芽叶挥发物及虫害诱导挥发物的差异可能也是影响叶蝉选择寄主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抗性, 茶小绿叶蝉, 选择, 机制
王 蔚,吴满容,张思校,金 珊,叶乃兴. 茶小绿叶蝉在福建省茶树品种上的选择机制初探[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4): 80-84.
0 /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hnnykx.org.cn/EN/
https://www.hnnykx.org.cn/EN/Y2016/V45/I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