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 2013, Vol. 42 ›› Issue (6): 73-76.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Published:
Online:
李娜1,2,王朝辉1,苗艳芳2*,罗来超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摘要: 为了探索一条解决小麦增硝营养困难的新途径,分别在播前10d和播种2个时期,向土壤中施入相同数量不同形态的氮素,研究河南褐土旱地冬小麦科大9612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收获指数和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播前10d施肥,小麦的产量和干物质积累低于播种时施肥;施硝态氮小麦产量最高,施添加硝化诱导底物硫酸铵的尿素次之,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尿素最低;硝态氮和加硝化诱导底物的尿素处理主要影响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茎秆、颖壳和籽粒的干物质积累及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而对千粒重和收获指数的效应不明显。由此说明,利用硫酸铵诱导尿素快速硝化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但播前10d施入硫酸铵和尿素,间隔时间太长,尿素快速硝化形成的氮素容易淋容损失,所以应当缩短预处理间隔时间。
关键词: 小麦, 氮素形态, 增硝营养, 产量, 干物质
李娜,王朝辉,苗艳芳,罗来超. 氮素形态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6): 73-76.
0 /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hnnykx.org.cn/EN/
https://www.hnnykx.org.cn/EN/Y2013/V42/I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