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 2014, Vol. 43 ›› Issue (11): 72-76.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Published:
Online:
宋鹏飞,毛培,姚双艳,王甜甜,牛东娟,罗梅浩*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摘要: 异羟肟酸及其衍生物是广泛存在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中的一种广谱抗性物质,丁布(DIMBOA)是玉米植株中含量最大的异羟肟酸。为了明确不同丁布含量的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危害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1个玉米品种五叶期的丁布含量;室内条件下在玉米叶片上人工接虫,调查亚洲玉米螟在11个玉米品种上的危害程度;用丁布含量依次降低的登海662、浚单20、隆玉602品种(P<0.05)叶片饲喂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探讨不同含量丁布胁迫下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丁布含量差异显著,登海662含量最高,德单5号含量最低。接种亚洲玉米螟后,丁布含量较低的德单5号、隆玉602、新单36、金骆驼335品种的花叶指数均大于40%,随着玉米品种丁布含量的增加,玉米螟的危害程度逐渐减轻。亚洲玉米螟幼虫发育历期和幼虫+蛹总历期在取食3个玉米品种处理之间具有差异,其中取食隆玉602的幼虫发育历期和总发育历期最短,取食浚单20的处理最长。取食3个玉米品种的亚洲玉米螟均不能正常交配产卵和完成世代周期,其化蛹率、蛹质量和羽化率均随玉米品种丁布含量的降低而升高。
关键词: 玉米品种, 丁布, 亚洲玉米螟, 危害程度, 生长发育
宋鹏飞,毛培,姚双艳,王甜甜,牛东娟,罗梅浩. 丁布胁迫对亚洲玉米螟危害程度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11): 72-76.
0 /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hnnykx.org.cn/EN/
https://www.hnnykx.org.cn/EN/Y2014/V43/I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