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 2014, Vol. 43 ›› Issue (8): 82-85.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Published:
Online:
张 颖1,李 黎1,许玉彬1,王少伟1,王 刚1,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摘要: 以小麦纹枯病菌HD-6为对象,进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并将再生菌株与原始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比较分析,为建立小麦纹枯病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提供依据。选用溶壁酶、崩溃酶、蜗牛酶、纤维素酶4种常见酶分别对小麦纹枯病菌进行酶解,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溶液pH值对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酶均能够裂解小麦纹枯病菌细胞壁得到一定数量的原生质体,其中崩溃酶的裂解效果最好,每克菌丝得到的原生质体数可达到2.6×108个。该酶的最佳反应温度是24℃,最适的酶解时间是3 h,最适的pH值是6.0。获得的原生质体可以完成再生,并且再生菌株与原始菌株的致病力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原生质体, 再生菌株, 致病性
张 颖,李 黎,许玉彬,王少伟,王 刚. 小麦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及再生菌株致病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8): 82-85.
0 /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hnnykx.org.cn/EN/
https://www.hnnykx.org.cn/EN/Y2014/V43/I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