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再生蘖的产量成因研究初报

  • 潘建社 ,
  • 刘素琴 ,
  • 潘兆星 ,
  • 李海军 ,
  • 耿晖 ,
  • 张小桥 ,
  • 汤明立
展开
  • 1孟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孟津,471100;2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网络出版日期: 2003-10-15

摘要

旱地小麦因持续干旱,冬春分蘖全部干枯死亡,部分主茎尚存,分蘖节及根部存活,生长后期遇雨再次分生新蘖,即形成再生麦.加强管理,保留再生蘖生长发育成穗,可形成一定产量,具有一定利用价值.通过对再生蘖成因条件、管理措施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茎或根部存活的情况下,肥水条件适宜,再生麦可形成每公顷541.5~2 250 kg的产量,再生麦生长整齐,发育速度快,比头茬麦晚25~30 d即可收获.选择利用半冬性、分蘖力强的品种,于再生蘖抽穗期追施尿素75~150 kg/hm2,扬花期、灌浆期喷洒磷酸二氢钾液,有利于再生麦形成较高产量.

本文引用格式

潘建社 , 刘素琴 , 潘兆星 , 李海军 , 耿晖 , 张小桥 , 汤明立 . 小麦再生蘖的产量成因研究初报[J].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 32(10) : 10 -12 .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3.10.004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