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 刘新香 ,
  • 库丽霞 ,
  • 吴连成 ,
  • 王付娟 ,
  • 杨铭波 ,
  • 陈彦惠
展开
  •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2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2-15

基金资助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部重大结构调整项目(2003-04-01A)

摘要

以玉米完整籽粒为试验材料,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其淀粉含量的数学模型,光谱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建立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效果最佳,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校正后模型预测结果与化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240。用1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按NCⅡ设计(6×7)研究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粗淀粉含量不同程度地体现为种子、母体和细胞质效应,而母体遗传效应和种子直接效应占主导,细胞质效应相对较小,遗传效应以母体加性和胚乳直接加性为主,存在显著的正向母体杂种优势。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铁7922、郑58是选育高淀粉品种的优良材料,同时说明以校正模型测定其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引用格式

刘新香 , 库丽霞 , 吴连成 , 王付娟 , 杨铭波 , 陈彦惠 . 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 37(2) : 25 .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8.02.006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