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

  • 张晓伟 ,
  • 高睦枪 ,
  • 原玉香 ,
  • 耿建峰 ,
  • 文雁成 ,
  • 张书芬 ,
  • 栗根义
展开
  •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2

网络出版日期: 2001-03-15

摘要

对甘蓝(2n=18)×白菜(2n=20)的种间杂种分别进行胚培养和子房培养,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结果表明,胚培养正交甘蓝×白菜的杂种苗平均诱导率为39.2%,子房培养正交白菜×甘蓝的杂种苗平均诱导率16.1%.不同杂交组合之间,杂种苗诱导率差异极大.杂种苗在含有0.01%秋水仙素的MS培养基上处理10天,染色体加倍率为35.6%,比自然加倍率提高327.4%.新种质在形态特征上接近普通甘蓝型油菜品种,在某些经济性状上表现较好的利用价值.大部分材料生长势强,熟性延迟,千粒重较高,含油量高(≥40%);部分材料抗寒,耐热,抗病毒病、霜霉病,并避菌核病;多数材料为自交不亲和系.但所有材料的芥酸、硫苷含量较高,在油菜双低育种中应予注意.

本文引用格式

张晓伟 , 高睦枪 , 原玉香 , 耿建峰 , 文雁成 , 张书芬 , 栗根义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 30(2) : 7 -10 .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1.02.002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