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佳.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矛盾和对策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8): 191-193. |
[2] |
刘文超;赵增锋;杨海芬;田东良;. 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主体因素分析及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8): 148-151. |
[3] |
宋睿;谭金芳.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9(12): 156-159. |
[4] |
郑继周;殷贵鸿;韩玉林;于海飞;黄峰;王丽娜;郑天存. 国审周麦18号超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7): 51-52. |
[5] |
孟爱民 ;曹国力 ;陈同兴 ;化振亮 ;王含 . 周豆11号高产攻关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7): 111-111. |
[6] |
王林贺. 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11): 5-7. |
[7] |
宋志伟,高素玲,杨首乐,梅四卫. 全面服务“双培富民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J].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33(5): 82-84. |
[8] |
宋志伟.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33(5): 87-89. |
[9] |
曹雯梅. 加强科技培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实现植棉高产高效[J].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33(5): 92-92. |
[10] |
苑保军;杨青春;耿臻;吕广伦;张东辉. 高油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周豆11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33(12): 34-34,38. |
[11] |
张青霞.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与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32(8): 27-28. |
[12] |
郭会晓. 搞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J].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30(9): 43-43. |
[13] |
周玲,祁玉峰,王俊振,陈桂琴.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J].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30(7): 31-33. |
[14] |
邱国鑫. 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难点与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6): 38-38. |
[15] |
石鸿文,庞玉华. 盐碱地小麦补施锰肥的办法[J].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29(4): 1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