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Vol. 42 ›› Issue (11): 94-97.

• 植物保护 • 上一篇    下一篇

常见花香挥发物对大豆田主要鳞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

王树峰1,王珏2,李慧玲2,李洋洋2,李为争2*   

  1.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 收稿日期:2013-05-17 出版日期:2013-11-15 发布日期:2013-11-15
  • 通讯作者: 李为争(1978-),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E-mail:wei-zhengli@163.com
  • 作者简介:王树峰(1977-),男,河南获嘉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病虫害防治研究。E-mail:wsfxx@hotmail.com
  • 基金资助:
    河南省烟草公司资助项目(2011M04);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资助项目(201203036);河南省教育厅科技重点项目(12A210012)

  • Received:2013-05-17 Published:2013-11-15 Online:2013-11-15

摘要: 为了探讨采用花香挥发物对大豆鳞翅目害虫进行生态防控的可行性,通过田间诱捕试验比较了常见花香挥发物琼脂胶包结样品的诱捕活性。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可以捕获3种夜蛾(银纹夜蛾、白条夜蛾、棉铃虫)和3种螟蛾(玉米螟、甜菜白带螟和豇豆荚螟),数量占优势的种类是甜菜白带螟。其中,对3种夜蛾引诱作用最强的是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其次是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单剂。玉米螟成虫主要对二元混合物、苯乙醛和苯乙醇具有趋性。单纯的苯乙醛样品诱捕到的甜菜白带螟数量最多,显著优于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组成的二元混合物,肉桂醛和苯乙醇对甜菜白带螟也有很强的引诱作用。总体来看,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以165μL∶335μL混成的二元配方成型于琼脂胶,有望成为大豆田鳞翅目害虫生态治理的一项有潜力的替代性措施。 

关键词: 大豆田, 鳞翅目害虫, 花香气味, 诱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