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会芳,卓文飞,燕照玲,孙 岩,陈海燕,樊文杰,刘毓侠.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SCI收录文献特征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8): 168-174. |
[2] |
马万杰. 全面整合科技资源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br#
为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4): 1-4. |
[3] |
田建民,任银玲,宋淑敏. 基于三化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7): 6-9. |
[4] |
蔡世忠. 中原经济区农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8): 157-161. |
[5] |
蔡世忠.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 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6): 1-4. |
[6] |
李仕柯,刘旗,贾磊. 永城市农业现代化模式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2): 8-11. |
[7] |
李爱民,王淑英,王 丹. 基于农业企业化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12): 4-9. |
[8] |
李秀杰;鲁传涛;张振臣. 百年历程见证植物保护研究辉煌发展——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发展历程与成就[J].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38(9): 113-116. |
[9] |
宋保谦;张学斌. 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13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38(12): 46-47. |
[10] |
黎世民;苏磊;黄保;. 发展农业科技产业的激励设计与实践[J].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38(10): 8-10. |
[11] |
乔淑;黎娅;冯晓;马中杰;郑国清. 河南省农业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9): 132-134. |
[12] |
景丽;苏永涛;王爱玲;.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10): 15-19. |
[13] |
海燕;康明辉. 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花培3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5): 36-37. |
[14] |
雷郑莉;张玲;祁玉峰;.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及构建[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2): 114-116. |
[15] |
张五钢;.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36(1): 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