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目录
    2020年第49卷第7期目次
    2020, 49(7):  0.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胡贤锋, 王健, 李明, 李荣玉
    2020, 49(7):  1-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1
    摘要 ( )   PDF (1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稻曲病为我国水稻生产上严重影响稻米品质与产量的重要病害,研究稻曲病菌侵染行为可为稻曲病抗性品种选育、防控药剂特异性靶标选择以及防控策略制定等提供理论参考。从稻曲病接种体系、初侵染源、侵染关键期、侵染位点、侵染过程、侵染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当前研究表明,稻曲病菌通过菌核或厚垣孢子越冬后形成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源,在水稻幼穗形成后通过人工注射将稻曲病菌分生孢子液注入水稻穗苞,病菌通过颖壳间隙进入颖内后,首先攻击水稻花丝,阻止水稻花粉成熟,阻断子房受精,劫持水稻营养库进而形成稻曲球。稻曲病菌与水稻花丝的分子识别机制、稻曲病菌如何激发水稻相关灌浆基因的表达进而获取营养物质形成稻曲球可能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不良环境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王雪郦, 张芮瑞, 周少奇, 邱树毅
    2020, 49(7):  8-1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2
    摘要 ( )   PDF (13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磷微生物(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PSM)作为改善作物磷供应的一类重要植物促生菌,不仅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能有效减少土壤的磷素流失。不良环境PSM特指具有不良环境适应性的PSM,对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耐高温、耐寒、耐盐3种不良环境PSM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在农业生产、固废利用、生态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针对不良环境PSM的各研究热点,剖析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目前组学技术、全基因组以及宏转录组技术的发展,为对不良环境PSM的选育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对未来可开发利用的不良环境PSM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对不良环境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小麦ABA受体基因TaPYL9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徐园园, 赵鹏, 刘冬梅, 朱晓琴, 贾方方, 裴冬丽
    2020, 49(7):  18-2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3
    摘要 ( )   PDF (5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小麦ABA受体基因TaPYL9(Pyrabactin resistance like 9)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通过同源克隆法获得小麦TaPYL9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ABA、NaCl和PEG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TaPYL9 cDNA全长1 173 bp,开放阅读框618 bp,编码1个包含205个氨基酸残基的不稳定的亲水蛋白,该蛋白以α-螺旋为主,含有1个由2个α-螺旋和7个β-折叠组成的PYL螺旋手柄结构;TaPYL9蛋白与山羊草AsPYL9-like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与拟南芥AtPYL9蛋白属于同一亚族;TaPYL9蛋白和AsPYL9-like蛋白保守基序相同,与拟南芥13个PYL中的AtPYL9蛋白的保守基序相似性最高;TaPYL9在ABA、NaCl和PEG处理下总体上表达量上升。综上,TaPYL9为小麦ABA受体蛋白,对ABA敏感,可能参与小麦高盐和干旱胁迫应答的调控。
    种植密度对夏谷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李君霞, 代书桃, 陈宇翔, 朱灿灿, 秦娜, 宋迎辉, 王春义, 芮战许, 梁秋芳
    2020, 49(7):  25-3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4
    摘要 ( )   PDF (43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明河南省夏谷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生产上常用的5个夏谷品种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豫谷28为试验材料,设置30、45、60、75万株/hm2 4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顶三叶宽、长及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明显降低的趋势,株高、千粒质量、出谷率总体上变化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轻微差异。在低种植密度(30万~45万株/hm2)或者高种植密度(60万~75万株/hm2)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顶三叶、穗部性状的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而种植密度从45万株/hm2增加到60万株/hm2,顶三叶和穗部性状总体上变化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5个品种的产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等4个品种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最高,豫谷28在4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顶三叶性状(叶宽和叶长)与穗部性状(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推荐夏谷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
    微量元素对川芎活性成分的影响
    陈媛媛, 张超, 廖雪梅, 沙秀芬, 陶珊, 袁灿, 徐正君, 彭芳
    2020, 49(7):  35-4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5
    摘要 ( )   PDF (17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B(硼)、Zn(锌)、Fe(铁)3种微量元素对川芎绿原酸、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 5种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为川芎栽培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技术的形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B不利于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的积累,低质量浓度B(1 g/L)可促进绿原酸及阿魏酸积累,分别比不施B增加6.56%、2.22%,用量过高反而存在抑制作用。Zn不利于绿原酸、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积累,高质量浓度Zn(4 g/L)水平下阿魏酸含量比不施Zn增加33.70%。低质量浓度Fe(1 g/L)水平下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含量分别比不施Fe高5.34%、9.79%、12.23%;高质量浓度Fe(4 g/L)水平下绿原酸、阿魏酸含量分别比不施Fe处理高8.46%、6.98%。B、Zn对川芎5种活性成分积累存在负交互作用;B、Fe对阿魏酸积累存在负交互作用,对其他4种活性成分存在正交互作用;Zn、Fe对绿原酸、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积累存在正交互作用,对阿魏酸及阿魏酸松柏酯积累存在负交互作用。故叶面喷施B、Zn、Fe肥未必能有效增加川芎活性成分含量,需控制好用量以免产生不利影响,栽培中应尽量少施或不施。
    不同菘蓝种质主要表型性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王茜, 黄勇, 李斌, 李贺敏, 周艳, 高致明, 张红瑞
    2020, 49(7):  44-5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6
    摘要 ( )   PDF (15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菘蓝种质主要表型性状与产量及品质的关系,以31个不同来源菘蓝种质为材料,对其16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聚类分析、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根部尿苷、鸟苷、腺苷、(R,S)-告依春4个品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1个菘蓝种质表型性状变异较为丰富,且在欧式距离10.0处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其叶鲜质量、根系直径与根鲜质量,单株叶片数、叶长、叶宽与叶鲜质量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可通过增加大青叶鲜质量提高单株板蓝根产量,增加叶长、叶宽和单株叶片数提高单株大青叶产量;菘蓝根部4个品质成分含量表明,其表型性状与4个品质成分含量无直接关系。综合分析可知,通过对不同菘蓝种质类型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鉴别菘蓝种质间的亲缘关系;对其单株叶片数、叶片大小、根系直径等性状进行选择可针对性地提高大青叶或板蓝根的产量。
    潞党参对环磷酰胺诱导蚕豆根尖的抗突变作用
    秦永燕, 赵青松, 刘晨, 刘建军, 刘瑞祥
    2020, 49(7):  53-5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7
    摘要 ( )   PDF (11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潞党参的抗突变作用,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01、0.05、0.10、0.15、0.20 g/mL)潞党参水提液对30 mg/L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进行恢复培养,统计其微核数,并测定还原糖含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30 mg/L环磷酰胺处理后蒸馏水恢复培养)相比,不同质量浓度潞党参均可降低30 mg/L环磷酰胺处理下蚕豆根尖的微核率,增加根尖还原糖含量,增强根系活力,提高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当潞党参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蚕豆根尖的微核抑制率为35.41%,还原糖含量最高,为2.81%,根系活力最高,为120.73 μg/(g·h),SOD活性最高,为88.44 U/g,MDA含量最低,为13.75 nmol/g。因此,潞党参对30 mg/L环磷酰胺诱导蚕豆根尖细胞损伤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且以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效果最好。
    高丹草种子丸粒化配方的筛选
    杨明欣, 张艺, 韩立朴
    2020, 49(7):  58-6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8
    摘要 ( )   PDF (14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混料试验设计,研究丸粒化制剂中不同物料(吸水树脂、花生壳粉、凹凸棒土)配比(共21种配方)对高丹草丸粒化种子物理性状、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优丸粒化配方进而促进高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结果表明,所有配方中,仅配方4(吸水树脂∶花生壳粉∶凹凸棒土=12∶73∶15)的种子发芽特性均较裸粒(CK)提高,其中发芽率是CK的1.04倍,发芽势是CK的1.45倍,发芽指数是CK的1.53倍;配方2(吸水树脂∶花生壳粉∶凹凸棒土=5∶80∶15)、配方10(吸水树脂﹕花生壳粉﹕凹凸棒土=19∶66∶15)、配方21(吸水树脂∶花生壳粉∶凹凸棒土= 26∶52∶22)的种子出苗率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23.8%、40.5%、22.6%;所有丸粒化配方幼苗的株高、最大叶长、叶面积均较CK有所提高;除配方20(吸水树脂﹕花生壳粉﹕凹凸棒土=12∶66∶22)、21外,其余配方幼苗鲜、干质量均较CK有所增加,尤其是配方4,显著高于CK。吸水树脂占比与抗压强度、吸水率、萌发特性相关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花生壳粉占比与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情况相关指标均呈正相关,凹凸棒土、吸水树脂占比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相关指标均呈负相关性。综合考虑,配方4(吸水树脂∶花生壳粉∶凹凸棒土=12∶73∶15)为高丹草丸粒化制剂的最佳配方。
    农业资源与环境
    近暗散白蚁β-葡萄糖苷酶RpBgl7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毛国涛, 刘茜, 王方园, 苏丽娟, 张宏森, 宋安东
    2020, 49(7):  68-7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9
    摘要 ( )   PDF (60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近暗散白蚁(Reticulitermes perilucifugus)β-葡萄糖苷酶RpBgl7,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β-葡萄糖苷酶RpBgl7的家族及结构特点,构建RpBgl7的重组表达载体pCold-TF-RpBgl7,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并纯化,分析其最适反应条件和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RpBgl7属于糖苷水解酶1家族,具有2个保守的谷氨酸催化残基Glu187和Glu394。RpBgl7在BL21(DE3)中过量表达,经过镍离子亲和层析1步纯化可得到高纯度RpBgl7重组蛋白。以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测得RpBgl7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70 ℃;动力学参数Km=0.13 mmol/L,kcat=3.15 s-1。RpBgl7可耐受Na+、K+、Mg2+、Cu2+和Ba2+,而Ca2+、Hg2+和Fe3+明显抑制RpBgl7的酶活力。
    蚯蚓粪混配基质的优化及其对黄瓜幼苗的影响
    崔保伟
    2020, 49(7):  75-8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0
    摘要 ( )   PDF (1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猪粪+蘑菇渣经蚯蚓消解腐熟后,与草炭、蛭石组成了不同配方的混配基质(T1—T8,T1为对照),通过测定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研究了优化处理的蚯蚓粪配方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蔬菜育苗新型基质开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蚯蚓粪混配基质(T1—T8)的理化性质均符合蔬菜育苗基质要求,容重0.22~0.32 g/cm3,总孔隙度61.04%~75.35%,pH值5.81~7.42,电导率值均低于2.5 mS/cm;有机质含量随着蚯蚓粪添加比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略呈下降趋势。综合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来看,T5[V(蚯蚓粪)∶V(蛭石)∶V(草炭)=1∶1∶1]处理表现最优,T1[V(蚯蚓粪)∶V(蛭石)∶V(草炭)=0∶1∶2]处理相比,其株高、茎粗、根长、根冠比、壮苗指数分别显著提高了30.9%、8.1%、54.7%、26.7%、30.8%;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0.1%、66.1%\68.4%、30.1%。
    植物保护
    不同药剂对麦蚜天敌昆虫烟蚜茧蜂的影响
    邱睿, 郭梅燕, 陈玉国, 李成军, 李小杰, 白静科, 李淑君
    2020, 49(7):  82-8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1
    摘要 ( )   PDF (11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生产上常用化学药剂对麦蚜天敌昆虫烟蚜茧蜂的影响以及烟蚜茧蜂的适宜释放时期,测试了45%戊唑醇·咪鲜胺、30%多酮、430 g/L戊唑醇3种杀菌剂和25%吡蚜酮、7.5%氯氟·吡虫啉、20%联苯·三唑磷3种杀虫剂共6种药剂对烟蚜茧蜂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和3种杀菌剂在施药初期均对烟蚜茧蜂有影响,且杀虫剂对烟蚜茧蜂的毒性强于杀菌剂。6种药剂对烟蚜茧蜂成蜂的触杀作用强于胃毒作用。3种杀虫剂中,7.5%氯氟·吡虫啉的毒性最高;3种杀菌剂中,430 g/L戊唑醇的毒性最高。大田测试结果显示,供试杀虫剂中25%吡蚜酮对烟蚜茧蜂的影响最大,供试杀菌剂中45%戊唑醇·咪鲜胺对烟蚜茧蜂的影响最大。利用烟蚜茧蜂防治麦蚜至少应在化学防治3 d以后进行,田间需要进行化学防治时,应优先考虑对烟蚜茧蜂影响较小的多酮、联苯·三唑磷等药剂。
    沿黄稻区介体灰飞虱有效接种虫量与水稻病毒病发生关系研究
    冯超红, 刘文文, 杨琳琳, 王光华, 任应党
    2020, 49(7):  87-9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2
    摘要 ( )   PDF (14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RBSDD)和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disease,RSD)是河南沿黄稻区重要的病毒病,均由介体昆虫灰飞虱传毒所致。为明确介体灰飞虱与不同水稻品种病毒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于2014—2018年连续5 a在开封市杜良镇调查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并对生产上常用水稻品种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2016年灰飞虱携带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的有效接种虫量最多(194.84万、171.11万头/hm2),2017年和2015年次之,2018年最少。2014—2018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较为普遍,且2014年和2016年发生较严重,其中淮稻5号的发病率分别为50.6%和70.8%,均表现为高感;镇稻88发病率分别为30.6%和29.3%,表现为感病和中感。2015年、2017年RBSDD发病较轻,2018年发病最轻。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则一直保持零星发生趋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除了在不同品种上表现出差异外,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发病率也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由介体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决定的有效接种虫量是影响水稻病毒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园艺
    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对白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何方伟, 崔宏浩, 王文华, 朱青, 陈正刚, 张钦, 张爱华, 姚单君, 况胜剑, 杨俐苹, 杨秀海
    2020, 49(7):  93-10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3
    摘要 ( )   PDF (11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T1(CK,不施氮肥)、T2(化肥全量)、T3(沼液+化肥全量)、T4(沼液+减氮20%)、T5(沼液+减氮40%)、T6(沼液+减氮60%)6种处理,化肥全量为 N 225 kg/hm2+P2O5 135 kg/hm2+K2O 120 kg/hm2,沼液用量为800 L/hm2,探讨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T2—T6)对白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T1)相比,施用氮肥和沼液能够促进白菜生长,显著增加白菜产量58.6%~177.1%;改善白菜品质包括维生素C、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沼液+化肥全量处理(T3)白菜产量显著增加26.6%,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7.57%、6.35%,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36.45%、17.39%,白菜单株氮、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20.31%和32.89%,增加氮肥利用效率,说明酒糟沼液对白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有较大影响。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增施沼液并分别减氮20%、40%处理(T4、T5)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且氮肥利用效率较优;T6处理产量显著下降。因此,为防止过量施氮导致环境污染风险提高的情况发生,在白菜生产中增施酒糟沼液可减施氮肥20%~40%。
    基于SSR标记的朝天椒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曼, 任佳佳, 王钦, 安朝龙, 吴培云, 谢龙安, 李伟
    2020, 49(7):  101-10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4
    摘要 ( )   PDF (26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究以贵州为主的西南地区朝天椒种质遗传多样性,为朝天椒种质的保续、利用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利用20个SSR(简单串联重复序列)分子标记,对112份西南地区朝天椒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65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的等位变异为2~4个,平均每对引物3.25个等位变异,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829 4,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544 0,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723 4,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s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492 0、0.433 7、0.431 8,所筛选出的20对SSR引物多态性较高,能较好地反映朝天椒不同地方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信息。聚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居群间遗传相似系数(GS)值为0.569 2~0.953 8,平均值为0.773 3,朝天椒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相对较高,材料间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在GS值0.767 0处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显示出112份朝天椒材料总体情况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联,但也存在区域间和省内外间的互相渗透,每个类别均聚集了不同地理来源的种质。
    不同灌水量对吕梁山区微灌核桃生长特性、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
    赵瑞芬, 程滨, 郑普山, 滑小赞, 王森, 王钊
    2020, 49(7):  110-11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5
    摘要 ( )   PDF (14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山西省半干旱区微灌条件下核桃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规律,以制订合理的灌溉制度,以10年生香玲为试材,探讨微灌条件下吕梁山区半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分析不同灌水量对核桃生长特性、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新梢长度、叶面积、果实纵横径及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各指标增幅降低;灌水定额为120 m3/hm2时,水分入渗深度可满足核桃根系耗水需求,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优。全生育期耗水总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萌芽期耗水强度最大,果实膨大期为需水关键期,硬核期为耗水量最大期。综上,半干旱区核桃适宜的灌溉制度为灌水定额120 m3/hm2,生育期灌溉5次,其中开花期、硬核期、油脂转化期各灌溉1次,果实膨大期灌溉2次。
    RAPD、ISSR分子标记联合鉴定毛木耳菌株的研究
    黄艺宁
    2020, 49(7):  118-12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6
    摘要 ( )   PDF (25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0个不同来源的毛木耳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 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RAPD、ISSR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分别为100%、93.75%。RAPD、ISSR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更能准确鉴别毛木耳菌株。综合RAPD、ISSR的多态性位点进行UPGMA聚类分析,供试菌株间相异距离为0.13~0.87,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在相异距离为0.60时,所有供试菌株被分为5个群体,包括2个复合群体和3个单一群体。2个复合群体中,菌株43、43-28为一个群体,相异距离为0.48,说明这2个菌株遗传距离较近。菌株大光、白背毛木耳、781、黄背木耳、台耳134这5个菌株为另一大的群体,相异距离为0.40,遗传距离较近。白背毛木耳可能是名称混淆的菌株。川毛10号、99丰、43-1为3个单独群体。供试菌株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5个群体之间菌株遗传距离较远,可作为育种亲本的选配菌株。
    畜牧·兽医
    1株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特性、VP基因特征分析
    刘宝山, 李珮瑶, 许莉莉, 高晶萍, 张瑞华, 徐彤
    2020, 49(7):  126-13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7
    摘要 ( )   PDF (38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鹅细小病毒(GPV)在河北省的流行情况及分子遗传特征,对临床发病承德白鹅疑似小鹅瘟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致病性、VP基因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到1株GPV;人工感染6日龄雏鹅,感染后96 h全部死亡,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发病鹅相似;将测序序列拼接后得到VP基因片段,长度为2 475 bp,包含VP1、VP2、VP3等3个开放阅读框,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和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分离到的GPV(HB株)处于Ⅰb亚洲群;HB株与GPV各毒株VP基因相似性在96.6%~99.7%,其中与SHFX1201、Y株的氨基酸相似性最高,达99.7%。以上结果表明,HB株与国内分离GPV毒株之间差异较小,在分子生物学上证明了GPV只有1个血清型的观点。
    利用选择性清除方法鉴定牛繁殖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吕世杰, 陈付英, 张子敬, 王李辉, 张松山, 王二耀, 徐照学, 施巧婷
    2020, 49(7):  133-13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8
    摘要 ( )   PDF (23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与牛繁殖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组区域和候选基因,采集97头郏县红牛和3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母牛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SLAF-seq)技术获得了其全基因组SNP标记及个体基因型。通过计算各SNP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核苷酸多态性(π ratio),利用选择性清除方法筛选2个品种间差异的基因组区域,并与动物QTL数据库中牛繁殖性状相关QTLs进行比对,将重合区域作为候选区域。在Animal Omics Database数据库中查看候选区域内基因在母牛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将表达量高(FPKM>10)的基因优先作为候选基因。结果显示,根据Fst值和π ratio值的99%分位数(Fst>0.390,π ratio>1.49)筛选得到了42个品种间高度差异的基因组区域,其中11个基因组区域与繁殖性状QTL重合。其中,9个基因在卵巢、输卵管壶腹部或黄体中表达(FPKM>1)。CFDP1、CFDP2FAM204A基因在各组织中均高表达(FPKM>10)。以上结果提示,CFDP1、CFDP2FAM204A基因可优先作为牛繁殖性状相关候选基因。
    不同日龄樱桃谷鸭体质量与体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吴金华, 李庆山, 谭淑雯, 李华, 景栋林
    2020, 49(7):  139-14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9
    摘要 ( )   PDF (11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不同日龄樱桃谷鸭体质量与体尺性状之间的关联性,分别对18日龄和45日龄樱桃谷鸭(各60只,公母各半)的体质量和体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8日龄和45日龄樱桃谷鸭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二者的体质量与体斜长、胫围、胸围、胸骨长、胸宽、背宽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或0.05);18日龄樱桃谷鸭胫长与半潜水长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与胸围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45日龄樱桃谷鸭胫长只与体斜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体尺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8日龄和45日龄樱桃谷鸭体质量与10项体尺性状指标均可以综合为5个主成分指标,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5.147%、87.277%;18日龄樱桃谷鸭的各主成分中,分别以背宽、胫长、胸骨长、颈长和胫围对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背宽、体质量和体斜长对主成分1的贡献率大小相近;而45日龄樱桃谷鸭分别以体质量、颈长、胫长、胫围和半潜水长对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体质量、体斜长和胸深对主成分1的贡献率大小相近。综上,樱桃谷鸭的早期选育信息性状中应包括体质量、体斜长、颈长、胫长和胫围。
    银大眼鲳含肉率与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
    马林, 刘克明, 郝爽, 宋立民, 李明泽, 李楠, 刘肖莲, 尤宏争, 姜巨峰
    2020, 49(7):  146-15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20
    摘要 ( )   PDF (12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银大眼鲳(Monodactylus argenteus)的食用价值,采用营养测试方法对其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银大眼鲳含肉率为76.01%;肌肉(湿质量)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8.51%、5.30%、1.28%和74.63%;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占干质量样品总量的67.24%;必需氨基酸(8种)含量为27.54%,占总氨基酸的40.96%,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9.37%,结构符合FAO/WHO标准要求;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8.51%,占总氨基酸的42.40%;银大眼鲳必需氨基酸指数达到111.64,必需氨基酸组成平衡且丰富;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0.90%,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14.55%。以上结果表明,银大眼鲳含肉率较高,肌肉中脂肪含量较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属于优质蛋白质食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开发潜能。
    农业大数据在河南省生猪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冯丽丽, 段俊枝, 杨翠苹, 刘毓侠, 孙岩, 张会芳, 燕照玲, 陈海燕, 齐红志, 卓文飞
    2020, 49(7):  155-16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21
    摘要 ( )   PDF (11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畜牧业向科技型、标准化产业转型升级,养猪业是河南省畜牧业生产中的优势产业。分析了河南省生猪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阐述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农业大数据在互联网+生猪产业链中的应用,并针对生猪产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河南省生猪产业化及智慧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信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
    酶制剂对郑麦158面包烘焙品质的改良效果
    张琨, 秦毛毛, 刘艳喜, 周正富, 秦敬梓, 吴政卿, 雷振生
    2020, 49(7):  161-16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22
    摘要 ( )   PDF (1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国产优质小麦的烘焙品质并促进其推广应用,以小麦新品种郑麦158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α-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改良面包烘焙品质的最佳酶制剂配比。结果表明,3种酶制剂对面包的感官评分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α-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面包烘焙品质最佳的酶制剂组合为α-淀粉酶20 mg/kg、葡萄糖氧化酶15 mg/kg、脂肪酶10 mg/kg,在此条件下制作的面包感官评分为92分。综上,在郑麦158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α-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可制得品质较好的面包。
    草酸对鲜切山药贮藏保鲜的影响
    李佩艳, 党东阳, 尹飞
    2020, 49(7):  168-17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23
    摘要 ( )   PDF (18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草酸对鲜切山药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菜山药为试材,采用0.1%0.3%0.5%草酸溶液处理鲜切山药,以清水浸泡鲜切山药为对照,测定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褐变度、色度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等指标变化,研究草酸处理对鲜切山药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草酸处理能维持鲜切山药贮藏后期较高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保持较低失重率,维持其产品质量。0.3%草酸处理能显著抑制鲜切山药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升高,显著抑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增加,并维持较高色度值和较低褐变度。研究认为,0.3%草酸处理能降低鲜切山药膜脂过氧化反应、抑制酶促褐变,对鲜切山药具有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液滴荷电特性对水稻叶片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张建桃, 宋庆奎, 文晟, 曾家骏, 尹选春, 兰玉彬
    2020, 49(7):  174-18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24
    摘要 ( )   PDF (22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水稻叶片表面润湿性较差,喷洒作业时的药剂液滴容易从叶片表面滚落,药液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液滴荷电特性对水稻叶片(倒二叶)表面接触角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荷电电压大小、电荷极性、电极环材料、电极环内径、NaCl含量等参数对水稻叶片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荷电电压的增大,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接触角整体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接触角在荷电电压为±4 kV时达到最小值;荷电正负极对水稻叶片表面接触角有明显影响,总体来说,液滴带负电荷时与水稻叶片表面的接触角较小;同种材料电极环条件下,随着电极环内径增大,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接触角呈逐渐减小趋势;随着NaCl含量增大,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接触角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不同品种水稻存在最佳的NaCl含量使接触角达到最小值。表明,通过调整液滴的荷电参数来减小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接触角是可行的,对农药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