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目录
    2019年第48卷第12期目次
    2019, 48(12):  0. 
    摘要 ( )   PDF (2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刘保光, 栗俞程, 汪保英, 白明, 苗明三, 许二平
    2019, 48(12):  1-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01
    摘要 ( )   PDF (11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重要的耐药机制。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尤其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CTX-M型ESBLs菌株的蔓延势头愈发强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流行与传播,逐渐成为ESBLs流行的主要类型,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鉴于此,就近年来CTX-M型ESBLs的发现、种类、生化特性、流行特点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CTX-M型ESBLs基因的突变、转移及与之相关的转位因子、基因转移的遗传背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产酶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提供参考。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水氮运筹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 武继承, 徐为霞, 潘晓莹, 张洁梅, 高翠民, 何方, 王越
    2019, 48(12):  8-14.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02
    摘要 ( )   PDF (20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喷灌带进行灌水,研究不同氮肥基追比(A1:70%基施、30%追施;A2:60%基施、40%追施;小麦季施纯氮240 kg/hm2,玉米季施纯氮270 kg/hm2)和不同灌水量(B1:0次;B2:2次;B3:3次;小麦季和玉米季每次的灌水量均为450 m3/hm2)对小麦、玉米生长过程中土壤储水量、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等的影响,以期明确小麦、玉米合理的氮肥追施比例和灌水量。结果表明,随灌水量增加,小麦抽穗期、灌浆期及玉米灌浆期、收获期土壤储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小麦收获期土壤储水量呈降低趋势。小麦前期氮肥供应较多更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而适度干旱更有利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先增加后降低,而生物量和千粒质量均增加。不同处理中,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率均以A1B2处理最高,分别为8 207.8 kg/hm2、26.7 kg/(mm·hm2)和1.42 kg/m3。对玉米而言,A2B2处理产量最高,A1B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率最高。小麦、玉米的周年耗水量表现为A1<A2;A2B2处理小麦、玉米周年产量最高,A1B3处理周年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率最高。
    玉米穗三叶叶宽QTL定位及Meta分析
    张莹莹, 杨青, 代资举, 王艳, 王新涛
    2019, 48(12):  15-2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03
    摘要 ( )   PDF (22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鉴定控制玉米穗三叶叶宽的主效QTL,以玉米自交系郑58和D863F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41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河南原阳、西平以及海南乐东3个环境下的玉米穗三叶叶宽进行表型测定,利用215对SSR标记构建遗传图谱,对3个环境下的玉米穗三叶叶宽进行QT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郑58与D863F的穗三叶叶宽存在极显著差异,且RIL群体中穗三叶叶宽表现出连续变异,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3个环境下的穗三叶叶宽共定位到17个QTL,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率为5.30%~12.77%。其中,有3个QTL分别在2个及以上环境同时检测到,是控制穗三叶叶宽的主效QTL。通过Meta-QTL分析共得到12个mQTL,检测到的5号染色体上的qThiLW2-5位于mQTL5-1区段内,qFirLW2-6位于mQTL6-1区段内,qFirLW1-8qFirLW2-8qSecLW2-8位于mQTL8-1区段内。
    密度对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01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薛华政, 谷利敏, 夏来坤, 穆心愿, 刘康, 韩小花, 唐保军, 周波
    2019, 48(12):  23-2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04
    摘要 ( )   PDF (62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郑单901的最佳种植密度,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其冠层结构、籽粒产量和青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从4.5万株/hm2增加到9.0万株/hm2,郑单901穗位高和株高均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超过9.0万株/hm2后,穗位高和株高显著降低,穗位高对种植密度的敏感度高于株高。株高和穗位高的整齐度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9.0万株/hm2时最高。种植密度显著影响郑单901的冠层结构,种植密度每增加1.5万株/hm2,穗位层和底层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0.18~0.27和0.14~0.35,透光率分别降低2.7%~4.1%和2.7%~4.0%,叶倾角分别增加3.1°~7.0°和6.1°~11.0°。籽粒产量、青贮干质量和青贮鲜质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4.5万~9.0万株/hm2内增加密度,穗粒数降幅大于百粒质量降幅,种植密度高于9.0万株/hm2时,百粒质量降幅高于穗粒数降幅。青贮干质量和青贮鲜质量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最高。综上所述,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01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株高和穗位高适中且整齐度最高,冠层分布合理,籽粒产量最高,而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青贮干质量和青贮鲜质量最高,生产中应该根据用途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获得高产。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79的品质及其稳定性分析
    刘艳喜, 秦毛毛, 周正富, 张琨, 赵梦琪, 吴政卿, 雷振生
    2019, 48(12):  30-3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05
    摘要 ( )   PDF (11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郑麦379为材料,研究其在河南省8个地区、2个年度的品质及其稳定性,旨在为郑麦379的合理区域布局及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 a郑麦379的平均面粉吸水率为62.9%,平均面团稳定时间为10.7 min,平均湿面筋含量为30.7%,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郑麦379的籽粒容重、籽粒硬度、面粉白度、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拉伸曲线面积等在年际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该品种上述指标在不同年份间表现稳定。在制品试验中,郑麦379和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的面包、面条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5.0、82.3分和92.0、83.9分。与郑麦366相比,郑麦379的面包品质表现稍差,面条蒸煮品质较好,尤其是口感,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品种。
    外源Si、NO对铜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张黛静, 杨惠荔, 马建辉, 骆婷婷, 朱群英, 李春喜
    2019, 48(12):  37-4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06
    摘要 ( )   PDF (19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外源物质硅(Si)、一氧化氮(NO)对铜(Cu)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以期为土壤Cu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u胁迫处理后,小麦幼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Fv/Fm均降低,且处理时间越长降幅越大,但根直径先降低后增加。根系Cu 、Si、铁(Fe)含量增加,但钙(Ca)、钾(K)、镁(Mg)、钠(Na)、锰(Mn)、锌(Zn)含量降低。与Cu处理相比,添加Si、NO总体上提高了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长度、表面积、体积以及叶绿素含量、Fv/Fm、营养元素(Ca、K、Mg、Na、Fe、Mn、Zn、Si)的含量,但小麦幼苗的根直径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提高了小麦对Cu胁迫的耐受能力。此外,Mg含量与Mn、Zn含量及Si含量与Na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Cu含量与Mg、Mn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这些元素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综上,外源Si、NO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Cu胁迫对小麦幼苗造成的伤害,且Si的缓解效果强于NO。
    植物生长调节剂CGR3-1对绿豆光合生理、产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左官强, 蔡光容, 余明龙, 梁喜龙, 李瑶, 王新欣, 冯乃杰, 郑殿峰
    2019, 48(12):  44-5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07
    摘要 ( )   PDF (37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CGR3-1对绿豆生长的影响,以绿豆品种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为材料,对比研究了三节期(V3)和始花期(R1)喷施100 mg/L 植物生长调节剂CGR3-1[1-(3,3-二甲基-2-氧代丁基)-1H-1,2,4-三氮唑-3-羧酸]对绿豆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碳同化产物、产量及籽粒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V3期喷施CGR3-1对鼓粒盛期绿豆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无明显影响,R1期喷施则使鼓粒盛期绿丰2号叶片净光合速率较蒸馏水处理(CK)显著降低27.10%。光合碳同化产物结果表明,V3期喷施CGR3-1使绿丰2号始花期叶片蔗糖、淀粉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54.68%、62.10%,使绿丰5号鼓粒盛期叶片蔗糖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极显著提高;R1期喷施CGR3-1对鼓粒盛期绿豆叶片蔗糖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使绿丰2号和绿丰5号叶片淀粉含量分别较CK极显著降低22.00%和15.53%。V3期喷施CGR3-1降低籽粒百粒质量,而R1期喷施则增加百粒质量。V3期喷施CGR3-1提高了绿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从而提高绿豆产量。喷施CGR3-1改变了绿豆籽粒的脂肪酸组成,V3期喷施CGR3-1有利于亚油酸含量的提高。整体而言,V3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CGR3-1可有效提高绿豆单株产量,改善品质。
    核桃林间作不同种植行的花生生长差异研究
    权宝全, 白冬梅, 田跃霞, 薛云云
    2019, 48(12):  51-5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08
    摘要 ( )   PDF (15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核桃林间作花生种植行离树干的适宜距离,在核桃林间作花生条件下,以花生品种晋花10号和花育3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行花生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6年生核桃林间作花生且花生种植行距树干<90 cm条件下,不同种植行花生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差异显著,随种植行与树干距离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当花生种植行距树干≥90 cm时,不同种植行花生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差异不大,生长优势明显,产量较高,晋花10号、花育33号种植行距树干90、120、150 cm3个处理的平均理论产量比种植行距树干30 cm和60 cm处理分别增产34.43%和16.07%,24.36%和14.60%。由此可见,6年生核桃林间作花生种植行离树干90 cm为最适间作距离。
    农业资源与环境
    高效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M6的构建及堆肥效果初探
    刘青海, 潘虎, 朱兆静, 田云, 王翀, 达娃卓玛, 卢向阳, 白军平
    2019, 48(12):  56-6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09
    摘要 ( )   PDF (20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微生物复合菌系对纤维素的协同降解效果,从西藏农田土壤和长沙稻田腐叶堆积物中筛选出6株高温纤维素降解菌,构建纤维素高效降解复合菌系M6,分析复合菌系M6对堆肥物料的温度、pH值、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碳氮比、总养分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系M6处理具有较好的CMC-Na酶活性和滤纸酶活性,在50 ℃下发酵25 d时,接种复合菌系M6的油菜秸秆降解率可达16.4%;复合菌系M6处理较其他处理具有较高的堆肥温度及较长的高温时间,在发酵的第3天迅速达到温度峰值(63.7 ℃),其高温期可持续8 d;复合菌系M6处理的堆肥物料pH值呈弱碱性;堆肥末期,复合菌系M6处理总有机碳含量由50.44%下降至32.77%,总氮含量由1.79%升高到2.28%,碳氮比由28.18下降至14.19,总养分含量为13.27%;复合菌系M6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始终高于其他处理,堆肥末期种子发芽指数为107%,复合菌系M6处理的堆肥具有较好的腐熟度及品质。
    基于氮平衡的公安县畜禽养殖分析
    夏艳阳, 雷书彦, 张智, 吴超, 汪冉, 左璐
    2019, 48(12):  63-7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0
    摘要 ( )   PDF (34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北公安县地处的洞庭湖水系敏感区,为实现区域内种养结构平衡,以《公安县统计年鉴2017》为基础,对区域内作物生长对氮养分的需求量、区域内化肥使用为作物生长提供的氮养分供给量、秸秆还田为作物生长提供的氮养分供给量、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进行估算分析,采用修正后的氮养分平衡法评价畜禽养殖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公安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为11.56 头/hm2(猪当量) ,单位面积实际畜禽量为9.17 头/hm2(猪当量) ,小于单位面积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畜禽养殖环境压力较小;公安县单位面积畜禽养殖氮污染量为125.77 kg/hm2。其中,孟家溪镇、杨家厂镇、夹竹园镇分别为226.06、183.88、179.65 kg/hm2 ,均超出了欧盟限制标准(170.00 kg/hm2) ,其他乡镇均在欧盟限制标准以下; 公安县畜禽养殖污染风险为0.79, 但各乡镇差别较大, 介于0.31~7.69。其中,夹竹园镇畜禽养殖风险最大,为7.69,闸口镇、斗湖堤镇畜禽养殖风险分别为1.85、1.70,存在一定风险,其他乡镇畜禽养殖风险均小于1.00,畜禽养殖对环境来说安全。

    植物保护
    不同温度和空间对龟纹瓢虫捕食褐软蚧的影响
    胡长效, 曹丹, 徐万泰
    2019, 48(12):  73-7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1
    摘要 ( )   PDF (15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龟纹瓢虫对褐软蚧的控制潜能,在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空间下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捕食褐软蚧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温度和空间下,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对褐软蚧1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但其功能反应参数存在差异。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对褐软蚧1龄若虫的控制效能(a′/Th)和寻找效应均与温度呈二次函数关系,最高峰出现在25 ℃,21~29 ℃是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捕食褐软蚧1龄若虫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龟纹瓢虫(4龄幼虫、成虫)对褐软蚧1龄若虫的控制效能和寻找效应随试验空间的增大而降低。
    50个国外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鉴定
    焦悦, 王思曼, 赵喜兰, 张培培, 郑慧敏, 李在峰, 刘大群
    2019, 48(12):  79-8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2
    摘要 ( )   PDF (16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小麦品种(系)所携带的抗病基因,对来自国外的5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叶锈病基因推导和成株期抗叶锈鉴定。在苗期,根据供试品种(系)与20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生理小种的互作反应,与36个已知抗叶锈基因载体品种的侵染型进行比较,同时对试验材料进行连续2a两点的田间抗锈性试验,并利用分子标记进一步检测供试品种(系)中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基因推导和标记检测结果表明,Insijnia、Palpich、MV laura、Mason/jagger、Re7145共5个小麦品种(系)含有Lr1,Insijnia、Tx03a0148、F98047j14-2inc、T67/X84w063-9-45//K92、Mason/jagger共5个小麦品种(系)含有Lr26,Hk1/6/Nvsr3/5bez/tvr、Tx03a0148、Palpich、Kanto107、MV laura、F92080g1-1/F93042g2-1、Mv05-08、Norin61、Bruta、Aca801、F98047j14-2inc、T67/X84w063-9-45//K92、Mason/jagger共13个小麦品种(系)含有成株慢锈基因Lr34,Nidera baguette 10、Insijnia、Nsa09-3645、Soissons、Aztec、Carimulti、Mason/jagger、Re714、Kniish-46、Nuwest/4/D887-74/pew/、Fr03733共11个小麦品种(系)含有成株抗性基因Lr7,Sagittario、Hk1/6/Nvsr3/5bez/tvr、Insijnia、Fr03717、Dorico 等共45个品种(系)含有成株慢锈基因Lr46,T67/X84w063-9-45//K92、Re7145共2个品种(系)可能含有Lr18,Fr03724、Fr3713、T67/X84w063-9-45//K92共3个品种(系)可能含有Lr21,T67/X84w063-9-45//K92仅1个品种(系)可能含有Lr3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Mv05-08、Fr03725、Re714、Fr03717、Fr03724等共19个品种(系)表现慢锈性。
    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河南省主播小麦生长的影响
    苏旺苍, 郝红丹, 徐洪乐, 孙兰兰, 周蒲, 吴仁海, 薛飞
    2019, 48(12):  89-9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3
    摘要 ( )   PDF (11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河南省主播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对河南省主播小麦品种进行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示范试验,调查其对小麦发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在推荐剂量(4 mL 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1 kg小麦种子)下使用对供试小麦品种均无不良影响。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处理可明显提高秋乐2122、周麦27、西农979、豫麦158、矮抗58、济麦4号、开麦21、泛麦8号、丰德存麦1号的出苗率,其出苗率分别为90%、98%、89%、96%、96%、70%、83%、98%、81%,未经药剂处理的出苗率分别为75%、86%、82%、72%、89%、62%、76%、78%、69%;基本苗数调查结果显示,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处理对各小麦品种出苗无不良影响;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处理可明显提高豫麦158、百农207、天民198等的分蘖数、地上鲜质量,经药剂处理后分蘖数分别为5、4、4个,未经药剂处理的分蘖数分别为4、3、3个,经药剂处理后地上鲜质量分别为8.31、8.25、7.10 g,未经药剂处理的地上鲜质量分别为6.62、6.11、5.72 g,说明该种衣剂对小麦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处理可明显提高西农979、周麦22等的根数(经药剂处理后根数分别为11、10条,未经药剂处理的根数分别为9、8条)、根长(经药剂处理后根长分别为11.8、11.4 cm,未经药剂处理的根长分别为10.2、10.1 cm)、地下鲜质量(经药剂处理后地下鲜质量分别为0.91、0.65 g,未经药剂处理的地下鲜质量分别为0.81、0.45 g),说明该种衣剂对小麦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综上,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在推荐剂量(4 mL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1 kg小麦种子)下使用对供试的河南省主播小麦品种安全,且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园艺
    不同肉质颜色萝卜ANS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刘红芳, 陈发波, 李文博, 方平
    2019, 48(12):  98-10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4
    摘要 ( )   PDF (12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不同肉质颜色萝卜ANS基因的表达量与萝卜色素含量的关系,以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DNA样本中的ANS基因表达量,同时测定萝卜肉质根的色素含量,分析萝卜色素含量与ANS基因表达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间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114.294 0,P=0.000 1)。其中,红皮红心萝卜肉质根色素含量(23.80‰)显著高于白皮白心萝卜色素含量(0.10‰);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ANS基因表达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F=95.984 0,P=0.000 1),其中,红皮红心萝卜ANS基因表达量最高(6.439 0),白皮白心萝卜ANS基因表达量最低(0.126 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萝卜ANS基因表达量与萝卜色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3,且达到极显著水平。
    狗枣猕猴桃AkSAP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丹, 李然红, 陈鑫, 王立凤
    2019, 48(12):  103-108.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5
    摘要 ( )   PDF (44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狗枣猕猴桃锌指蛋白(AkSAP)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方法,对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亲水/疏水性、跨膜结构、结构功能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蛋白质修饰位点及同源性等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AkSAP的cDNA全长为2 089 bp,编码区(CDS)为1 431 bp,编码蛋白为由477个氨基酸构成的非稳定亲水蛋白,属于SAP蛋白家族成员(ID:10488483),主要构件为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包含锌指蛋白特有的SAP结构域,与其他17种植物的SAP氨基酸序列进行对比,与中华猕猴桃变种亲缘关系较近。
    与不同作物互作育苗对西瓜幼苗质量的影响
    李晓慧, 常高正, 康利允, 高宁宁, 吴占清, 梁慎, 李海伦, 程志强, 王慧颖, 徐小利, 赵卫星
    2019, 48(12):  109-11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6
    摘要 ( )   PDF (12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不同作物与西瓜互作育苗对西瓜幼苗的促生效果,以早熟和中晚熟西瓜为材料,设置西瓜+小麦、西瓜+大葱、西瓜+茼蒿、西瓜(CK)4个处理,测定了西瓜四叶一心期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面积等指标,并比较了其离床存活天数和缓苗期。结果表明,供试3种作物与不同类型西瓜互作育苗均能提高西瓜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茼蒿互作的中晚熟西瓜幼苗叶片SPAD值、根系活力分别提高4.94%、68.56%;不同作物互作处理均增加了西瓜幼苗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使西瓜幼苗离床存活天数延长,栽后缓苗期缩短,与小麦、茼蒿互作可延长离床存活天数1.4~1.9 d,缩短缓苗期0.8~1.2 d。从作物之间差异来看,茼蒿对西瓜苗促生作用最强,小麦次之,大葱相对较弱。从西瓜品种类型来看,3种作物对中晚熟西瓜幼苗的促生作用优于早熟品种。
    畜牧·兽医
    抗猪瘟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刘运超, 陈玉梅, 冯丽丽, 汪磊, 王聚财, 陆东峰, 张改平
    2019, 48(12):  114-120.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7
    摘要 ( )   PDF (44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猪瘟病毒(CSFV)单克隆抗体,分别将CSFV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CSFV E2 蛋白与佐剂混合后免疫BABL/c小鼠,经杂交瘤细胞融合制备抗CSFV单克隆抗体,经过多轮亚克隆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筛选,成功获得5D1、8H7、9A1和13B2共4株能够稳定分泌抗 CSF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株单克隆抗体轻链均属于κ型,其中5D1、8H7、13B2为IgG1亚型,9A1为IgG2c亚型。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在2.56×105~1.02×106;IPMA效价分别为6.40×104、1.28×105、2.56×105、1.28×105;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经原核表达系统及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的CSFV E2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IPMA检测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CSF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牛流行性腹泻病毒(BV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PCV2)均无交叉反应。病毒中和试验证实,单克隆抗体13B2具有中和活性,其中和效价为1.28×104。综上,成功筛选出4株能够分泌抗CSFV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单克隆抗体13B2具有中和CSFV感染活性。
    猪源生物被膜乳酸菌的筛选、鉴定与体外益生特性评价
    靳胜男, 舒慧萍, 张冬星, 康元环, 单晓枫, 钱爱东
    2019, 48(12):  121-127.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8
    摘要 ( )   PDF (29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分离自健康猪新鲜粪便的乳酸菌进行功能性和安全性评价,旨在筛选出有利于猪健康生长的优良乳酸菌菌株。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株对猪源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并从中成功筛选出 1 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分离菌株L-8。经鉴定,分离菌株L-8为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具有一定的产酸能力,能够耐受胃内pH值4.0~10.0和肠道1%胰蛋白酶环境,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其生存能力和生长性能均较好。此外,分离菌株L-8对小鼠无致病性,具有安全性。综上,分离菌株L-8具有作为猪用益生菌的潜在益生特性和开发前景。
    大豆肽对育雏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孟可爱, 刘小飞, 马玉勇
    2019, 48(12):  128-13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19
    摘要 ( )   PDF (11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饲粮添加大豆肽对育雏鸡的饲养效果,选择360只1日龄健康湘黄鸡,随机分为A、B、C、D等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C、D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8%、1.2%大豆肽的试验饲粮,测定不同处理雏鸡的生产性能、免疫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育雏鸡的日增质量、降低料肉比,其中B组和C组效果较佳。试验结束时,B组、C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350.95、349.95 g,显著高于对照组;料肉比C组最低,为2.48,显著低于对照组。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育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添加大豆肽有提高育雏鸡血清钙含量、降低总胆固醇含量,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的趋势。综上,大豆肽的适宜添加量为0.8%。
    农业信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
    烟叶中甜味和酸味组分提取及其感官评价
    刘志凯, 张启东, 柴国壁, 申玉军, 刘鹏飞, 鲍峰玉
    2019, 48(12):  133-13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20
    摘要 ( )   PDF (23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甜味和酸味关键成分对烟叶的加香效果,以中烟100上部橘色2级(B2F)、中部橘色3级(C3F)、下部橘色2级(X2F)3个部位初烤烟叶为原料,利用循环凝胶渗透色谱法分离出具有甜、酸、辣、苦4种风味的特征组分,研究河南省5个植烟地区不同部位烟叶之间甜味和酸味组分中主要成分的贡献度,将甜味和酸味组分添加到单料烟中,并评价其在卷烟中的加香效果。结果表明,每100 g烟叶粗提物中含甜味组分1.3 g、酸味组分5.0 g、辣味组分6.7 g、苦味组分2.3 g。大部分地区不同部位烟叶中果糖对甜味组分的贡献度最高,其次为蔗糖;所有地区不同部位烟叶中苹果酸对酸味组分的贡献度均远远高于其他成分。甜味和酸味组分关键成分都能增强单料烟中的酸香感,并且能够降低单料烟中嗅香-豆香、苦味等感受。
    不同采收期对突尼斯软籽石榴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胡青霞, 冯梦晨, 司晓丽, 周鹏, 陈延惠, 刘真真, 胡悦
    2019, 48(12):  140-145.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21
    摘要 ( )   PDF (20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河南荥阳主栽石榴品种突尼斯软籽为试材,研究商业采收期果实和比其早8 d的采收果实置于(4±1)℃下贮藏其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早采8 d的果实能维持最佳感官品质60 d,而商业采收期的为30 d。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SSC)及可滴定酸(T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早采8 d的果实TA含量在贮藏的前30 d下降较为平缓,风味保持得更好。籽粒花色苷含量在贮藏60 d之后均急剧上升,同时籽粒色泽发生劣变;早采8 d的果实籽粒花色苷含量普遍较低。果皮相对电导率在贮藏初期呈现下降和平稳变化,在果实外观表现为较佳状态,而连续或振荡上升则表现为果皮色泽的劣变;籽粒相对电导率也呈现和果皮相似的变化。早采8 d的果实籽粒电导率下降持续的时间为45 d,比商业化采收果实的长15 d。因此,用于贮藏的突尼斯软籽石榴适当早采可延长其贮藏寿命,延缓其品质的劣变。
    采前硼处理对酥梨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
    牛佳佳, 张四普, 郭超峰, 徐振玉
    2019, 48(12):  146-151.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22
    摘要 ( )   PDF (13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金顶谢花酥梨果实的品质及半地下通风库的贮藏性能,以宁陵金顶谢花酥梨为试材,研究采前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硼后梨果实品质和贮藏期间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硼处理,可有效改善贮藏酥梨果实果皮的色泽、维持果实硬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积累。其中,酥梨采收时,各硼处理L*值均高于清水对照,3 g/L硼处理的果皮亮度(L*值)最高,为69.13,2 g/L硼处理果实硬度最高,高于对照27.28%,2 g/L硼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最高,为13.3%,各处理果实MDA含量均低于对照,2 g/L硼处理MDA含量最低,为2.70 mmol/g;贮藏180 d时,2 g/L硼处理果实硬度最高,为5.20 kg/cm2,对照最低,为4.22 kg/cm2,对照POD和PPO活性最高,分别为9.57、158.0 U/(min·g),1 g/L硼处理PPO活性最低,为62.8 U/(min·g);2 g/L硼处理果实MDA含量最低,为5.62 mmol/g,对照最高,为6.67 mmol/g。综合来看,2 g/L硼处理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为参试处理中采前施硼肥的最佳质量浓度。
    表型性状数据采集系统在玉米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臧贺藏, 王言景, 赵巧丽, 李国强, 郑国清
    2019, 48(12):  152-156.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23
    摘要 ( )   PDF (24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是良种选育与推广的重要环节,试验鉴定结果可为玉米品种审定提供翔实的科学依据。目前,随着玉米新品种选育进程的加快,每年通过国审、省审的新品种数量较多,同时,参试的品种数量逐年增加,导致试验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变大。而传统的表型性状数据采集手段落后、记录数据费时费力、数据管理标准不规范,已无法满足当前玉米区域试验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构建玉米表型性状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玉米表型性状数据的快速采集,为其他作物表型性状信息的快速获取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与手工记录方式相比,应用玉米表型性状数据采集系统手持终端APP采集数据可节约时间70.8%,且省去了拍照、数据录入、图片重命名的过程,提高了数据获取效率。该系统具有部署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强、设置灵活和界面友好等特点,可以扩展到其他类型作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CASA-VPM模型的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研究
    刘剑锋, 陈琳, 孟琪, 王璇, 王远征, 王来刚, 张喜旺
    2019, 48(12):  157-163.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24
    摘要 ( )   PDF (41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综合利用CASA模型和VPM模型,在像元尺度上开展εmax值估算研究,从而提高εmax值的空间精细度,为指导农业生产,开展精准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以河南省为研究区,首先基于MODIS数据,结合CASA模型和关系模型计算NPP值,进一步结合VPM模型得到像元上的εmax值,最后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对林地、草地、水田和旱田4种植被覆盖类型的εmax值进行时空分析,并探索相关环境因素对εmax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5年,εmax值介于0.000~4.796 g/MJ,空间上呈西北、西南高,其他区域低的格局;月尺度变化上,不同植被覆盖类型εmax值均在6—8月份达到峰值,其中,旱田εmax值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和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的作物种植制度相符。4种植被覆盖类型中,因为用于光合作用的叶面积较大,林地εmax值较高;环境影响因素中,化肥使用折纯量、二氧化碳含量、植被含水指数和有效灌溉面积与εmax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61、0.56、0.53,说明εmax值的变化是自然、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可见,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适当增加人为的影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作物生产潜力和产量。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作物虫情采集监测预警系统构建
    赵晴, 臧贺藏, 张杰, 胡峰, 王猛, 张建涛, 李国强
    2019, 48(12):  164-169.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12.025
    摘要 ( )   PDF (29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升作物害虫田间调查的效率,减少调查后信息再次录入的工作量,以及提高害虫性诱测报工作的时效性,进而提升作物虫害测报的工作效率,应用远程拍照、远程通信、图像处理等物联网技术,研发了昆虫远程性诱测报装置,改进了传统性诱测报方式。并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害虫虫情田间采集APP端(以下简称APP端),实现田间虫害信息采集的信息化。基于远程性诱图像采集和APP端,建立了虫情数据库,构建了作物虫情采集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便于基层植保技术人员进行虫情数据采集、查询,以及虫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实现作物害虫监测预警的信息化。
    目录
    2019年《河南农业科学》总目录
    2019, 48(12):  170. 
    摘要 ( )   PDF (1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