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昆虫杆状病毒组学研究进展
    梁振普,李路军,张俊庆,刘雅静,吴 慧,李鹏娟,冯文霞,张小霞
    2017, 46(8):  1-6. 
    摘要 ( )   PDF (6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专性感染无脊椎动物的共价闭合双链环状DNA昆虫病毒。由于杆状病毒对环境和人畜无害,其作为生物农药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此外,杆状病毒还可作为一种真核表达载体,广泛用于药物研发、疫苗生产,以及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等方面。综述了杆状病毒的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对阐明病毒的感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可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子改良或开发高效的生物增效剂。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酵母双杂交筛选小麦TaMBD2互作蛋白
    凌 娜,杨艳敏,侯江涛,孟凡荣
    2017, 46(8):  7-12. 
    摘要 ( )   PDF (12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小麦甲基结合域蛋白(TaMBD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功能,以TaMBD2基因的全长cDNA为模板,构建诱饵载体pGBKT7-TaMBD2,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小麦cDNA文库中筛选TaMBD2互作蛋白。结果共筛选到91个菌斑显蓝色的克隆,对其进行菌液PCR检测并测序,然后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共获得8个可能与TaMBD2互作的蛋白,分别为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ENTH结构域蛋白、SIAN蛋白、Agenet结构域蛋白、C2H2型锌指蛋白、磷酸激酶和2个假定蛋白,其中最有可能的TaMBD2互作蛋白为NDPK。这些候选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信号传导、抗逆、能量代谢和蛋白质运输等。其中,检测结果中参与植物抗逆胁迫的蛋白质为主要互作蛋白,所占比例为54.9%;参与蛋白质运输的互作蛋白所占比例为25.3%,其余互作蛋白所占比例较小。因此,推测TaMBD2可能主要参与植物对干旱、低温和高盐等非生物胁迫逆境的响应及调控。
    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水平对砂姜黑土物理性状、微生物学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杜聪阳,杨习文,王 勇,周宏美,王文亮,贺德先
    2017, 46(8):  13-21. 
    摘要 ( )   PDF (41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以矮抗58为材料,探讨旋耕高氮(RT+HN)、旋耕中氮(RT+MN)、旋耕低氮(RT+LN)、深耕高氮(DT+HN)、深耕中氮(DT+MN)、深耕低氮(DT+LN)6个处理对砂姜黑土物理性状、微生物学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探明砂姜黑土农田适宜的耕作和施氮组合并为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耕作方式来看,与旋耕处理相比,深耕处理可显著降低15~35 cm土层土壤的容重,深耕处理15~25 cm和25~35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5.9%和7.7%;可显著提高苗期15~3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可提高15~25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提高15~25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可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可显著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2 a分别增产7.5%和7.7%。从施氮水平来看,施氮水平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显著,氮肥能够抑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增加;与中氮和低氮处理相比,〖JP3〗2 a高氮处理分别增产2.3%、2.6%和7.2%、6.9%。从不同处理来看,DT+HN/MN〖JP〗处理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效果较好,对增强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较好;小麦产量以DT+HN处理最高,DT+MN处理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RT+LN处理最低,DT+HN处理分别较DT+MN和RT+LN处理增产2.7%和14.7%。综合考虑,DT+MN处理最佳。
    播量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
    付 景,王生轩,尹海庆,吴 蔚,王越涛,王付华,陈献功,王 亚,杨文博,白 涛
    2017, 46(8):  22-26. 
    摘要 ( )   PDF (17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直播稻品种郑旱10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播量(90、120、150、180、210 kg/hm2)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适宜播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结果表明,直播稻郑旱10号的产量随播量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当播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64 t/hm2。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齐穗后逐渐下降,随播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地上部干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根干质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齐穗期达到最大;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和齐穗期均随播量增加而增加,而在成熟期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根系氧化力和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穗分化始期达到最大;均随播量增加而降低,其中齐穗期和成熟期在播量大于150 kg/hm2时,降低更加明显。综上,当播量为150 kg/hm2时,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成熟期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最大,根系氧化力、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较大,产量最高。
    甘蓝型油菜株高QTL定位及主效QTL区间候选基因预测
    姜成红,耿鑫鑫,魏文辉,姜慧芳
    2017, 46(8):  27-31. 
    摘要 ( )   PDF (6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油菜株高的遗传基础,以2个甘蓝型油菜株系DH-7-9(矮杆)× DH-G-42(高杆)杂交后代连续自交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90个家系)为材料,在西宁和武汉2种环境下进行株高性状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株高表现连续变异并且符合正态分布。利用前期构建的遗传连锁图,结合2种环境下株高性状鉴定数据,采用WinQTLcart 2.5 软件复合区间作图法(CIM)进行QTL定位和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在2种环境下共检测到11个与株高性状相关的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17%~10.45%。在A10连锁群上,主效QTLqPH-X-A10或qPH-W-A10在两环境下可重复检测到,可解释10.24%~10.45%的表型变异。将156个拟南芥株高基因与该主效QTL置信区间对应的油菜基因组上的723个基因进行同源比较分析,在主效QTL区域内预测到2个株高候选基因BnaA10g07740D和BnaA10g12020D,其对应的拟南芥同源基因分别为ATGA20ox2、GA5/ATGA20ox1和STA1,均与拟南芥株高相关。
    不同玉米杂交种对花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的响应
    赵 霞,穆心愿,马智艳,刘天学,齐红志,丁 勇,张凤启,张 君,赵发欣,邢健伟,吴东洪,唐保军
    2017, 46(8):  32-37. 
    摘要 ( )   PDF (8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筛选和评价耐高温、干旱能力强的玉米杂交种,利用人工控水坑栽和高温设施进行干旱和高温处理,研究了花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6个审定杂交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对6个玉米杂交种花期抗高温、干旱的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均延长了玉米雌雄间隔期,降低了比叶重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玉米果穗穗粒数明显减少,百粒质量及籽粒产量明显下降,且干旱+高温复合胁迫对玉米穗粒数、百粒质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高于单一胁迫。不同基因型玉米对高温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且玉米品种的抗高温能力与抗干旱能力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综合不同玉米品种各性状耐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的系数和隶属函数值分析,浚单20、郑单958、郑单538花期抗高温、干旱的能力强,迪卡653中等,农华101、先玉335最弱。
    氮锌配施对烤烟氮、锌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姚 倩,张 珂,马一琼,穆 童,张艺洁,许自成
    2017, 46(8):  38-45. 
    摘要 ( )   PDF (25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烤烟生产中合理的氮锌配比,以豫烟10号为材料,设置 75.0(高氮)、52.5(中氮)、30.0(低氮)kg/hm2 3个氮水平和16.330(高锌)、8.165(低锌) kg/hm2 2个锌水平,共高氮高锌(HH)、高氮低锌(HL)、中氮高锌(MH)、中氮低锌(ML)、低氮高锌(LH)、低氮低锌(LL)6个处理,研究了氮锌配施对烟田土壤酶活性,烤烟不同部位氮、锌含量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成熟期,ML处理烤烟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最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LH、LL、MH处理)高71.43%、86.96%、9.3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总氮含量升高;施氮量相同时,烟叶总氮的分配比例为HH>HL、MH>ML、LH>LL,根中总氮的分配比例则相反,表明高锌促进氮素向叶片转移,低锌促进氮素向根中转移。随着施锌量的增加,烤烟锌含量升高;在高锌条件下,烟叶中锌的分配比例为LH>MH>HH;低锌条件下,烟叶中锌的分配比例为ML>LL>HL,说明高锌低氮条件下促进锌向烟叶转移,低锌中氮条件下促进锌向烟叶转移。烤后烟叶以ML、LH处理糖碱比较为适宜,香气物质含量较高,分别较HH处理高31.56%、16.64%。总的看来,氮锌配施以中氮低锌和低氮高锌处理烟叶综合品质较好。
    顶端调控技术对烤烟K326品质和部位结构比例的影响
    唐兴贵,赵羡波,班国相,张西仲,刘会忠,余春英,武 丽,李章海
    2017, 46(8):  46-51. 
    摘要 ( )   PDF (7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的可用性,以常规打顶为对照,设置打叶留茎、打叶留花、打叶留花+抑芽剂处理,研究了顶端调控对K326烟叶化学成分、部位结构、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打顶相比,打叶留花、打叶留茎、打叶留花+抑芽剂处理烤后烟叶产量和产值稍有下降,均价分别提高4.41%、2.94%、1.23%,上等烟比例提高4.80、-2.20、-5.20个百分点,上部叶比例分别下降4.30、8.30、0.70个百分点,中部烟比例分别提高4.50、2.30、-3.30个百分点,上部叶烟碱含量分别下降33.63%、20.49%、25.74%,对中、上部叶均有明显的增糖降碱作用,能够改善上部叶评吸质量,使上部叶焦甜感风格突出,香气量足,杂气较少,烟气细腻。综合分析,以打叶留花处理效果较好。
    不同芸薹属绿肥对烤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 领,李继伟,任 鹏,赵世民,王 慧,李友军
    2017, 46(8):  52-56,76. 
    摘要 ( )   PDF (26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芸薹属绿肥在豫西烟区烤烟生产中的效应,采用大田试验,以休闲期不播种绿肥的烤烟常规栽培为对照,研究了烤烟生产休闲期播种3种芸薹属绿肥(芜菁、芥菜和油菜)翻压后对烤烟生长、主要病害发生状况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芸薹属绿肥翻压均显著增加了烟株的株高和最大叶面积,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强了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促进了烟株的生长。3种芸薹属绿肥对烟草花叶病发病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降低了烟草根结线虫病和黑胫病的发病率。与对照相比,芜菁、芥菜、油菜翻压处理烟草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38.5%、27.5%、50.5%,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47.5%、53.5%、56.4%。与对照相比,芜菁、芥菜、油菜3种芸薹属绿肥翻压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的产量、均价和产值,其中,烤后烟叶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7%、15.5%、24.7%。综上,豫西烟区田闲期3种芸薹属绿肥翻压效应相比,以芸薹属油菜作为绿肥翻压更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增产效益最佳。
    不同水肥管理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逯 昀,刘毓侠
    2017, 46(8):  57-60. 
    摘要 ( )   PDF (7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寻找马铃薯适宜的水肥管理模式,通过大田试验,以大水漫灌+肥料条施为对照(CK),研究了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其影响程度为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滴灌水肥一体化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下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产量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49.07%及27.94%、14.91%,商品薯率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19.41个百分点及10.36、4.72个百分点。
    农业资源与环境
    EDDS对Cd、Pb污染下荻生长、重金属积累及修复土壤能力的影响
    郑黎明,张 杰,杨红飞,袁 静
    2017, 46(8):  61-66. 
    摘要 ( )   PDF (7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初步探明荻与EDDS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采用盆栽试验,以轻微Cd、Pb污染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不同添加量[0(对照)、1、3、5 mmol/kg]的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荻生长,Cd、Pb积累及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Pb污染下,添加EDDS处理荻的光合色素含量、株高和干质量与对照相比总体上均无显著差异,总体上光合色素以5 mmol/kg EDDS处理较好,株高和干质量以3 mmol/kg EDDS处理较好。在Cd污染下,随着EDDS添加量增加,荻地上部、根部Cd含量和富集系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1 mmol/kg EDDS处理时达到峰值,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72.8%、15.4%和73.6%、15.4%,3 mmol/kg EDDS处理次之;Cd转运系数持续增加,且添加EDDS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的Cd总积累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3 mmol/kg处理时达峰值,较对照显著提高44.2%;添加EDDS处理的Cd转运量系数均高于对照,以5 mmol/kg处理最高;荻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以3 mmol/kg EDDS处理最高,较对照显著提高44.2%。在Pb污染下,地上部Pb含量和富集系数以5 mmol/kg EDDS处理较大,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根部Pb含量和富集系数在5 mmol/kg EDDS处理时最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37.5%和35.3%;随着EDDS添加量增加,地上部、根部及总的Pb积累量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以5 mmol/kg EDDS处理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9.4%、56.7%、46.6%,但差异不显著;荻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也随着EDDS添加量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5 mmol/kg EDDS处理时最大,较对照提高45.2%,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在Cd污染下,以3 mmol/kgEDDS处理荻对Cd的富集、积累及土壤修复效果最好;在Pb污染下,以5 mmol/kg EDDS处理荻对Pb积累及土壤修复效果较好,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故EDDS与荻联用修复轻微Cd污染土壤的潜力较大。
    耐寡营养高效解磷菌株XMT-5的分离鉴定及解磷特性
    李海峰,张月阳,曹 健,屈建航,田海龙
    2017, 46(8):  67-71. 
    摘要 ( )   PDF (9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获得更加适应寡营养的自然环境条件的解磷菌株,以1/4蒙金娜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筛选高效解磷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其生长条件及解磷机制。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共分离获得解磷菌9株,通过对解磷量的定量测定确定高效解磷菌株XMT-5,其最大解磷量为195.63 mg/L;从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三方面鉴定菌株XMT-5为根瘤菌(Rhizobium sp.);菌株XMT-5在寡营养条件下可以分泌柠檬酸、酒石酸和乙酸3种有机酸,从而可使培养液pH值下降;菌株XMT-5可在温度4~42 ℃、pH值4~10、NaCl质量浓度0~80 g/L以及寡营养条件下生长,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干湿交替条件下铁氧化对水稻土CO2排放的影响
    陈凌玉,刘 飞,赵双娇,李朋相,丁冠宇,石 旭,彭其安
    2017, 46(8):  72-76. 
    摘要 ( )   PDF (9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湖北省2种典型水稻土[咸宁市的中稻-冬闲水稻土(第四世纪红壤,XR)和潜江市的中稻-冬闲水稻土(钙质潮土,QR)]为材料,研究土壤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落干(孔隙含水率55%)到完全淹水(土水比1∶1)]添加Fe2+对土壤Fe3+、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CO2排放的影响,拟揭示水分转变过程中土壤活性铁氧化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培养期间,与CK(不添加Fe2+)相比,添加Fe2+促进了XR和QR土壤中活性铁的氧化,XR和QR土壤中Fe3+平均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33.87%和 95.66%。落干期间,与CK 相比,添加Fe2+促进了CO2的排放,XR和QR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59.77%和124.48%;促进了土壤DOC的积累,XR和QR土壤DOC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42.57%和23.71%。淹水期间,与CK 相比,添加Fe2+抑制了CO2的排放,XR和QR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54.03%和35.27%;培养前期促进了土壤DOC的积累,培养后期抑制了土壤DOC含量的积累,总体上XR土壤DOC平均含量降低了35.29%,QR土壤DOC含量提高了16.59%。整个培养期间,添加Fe2+后,XR和QR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43.87%和22.14%。综上,我国南方富含铁氧化物的红壤具有更高的固碳减排潜力。
    植物保护
    红脂大小蠹雄性配偶选择行为及其对生殖的影响
    陈海峰
    2017, 46(8):  77-82. 
    摘要 ( )   PDF (13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雄性能否依据信息素对雌性进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行为对生殖的影响,首先使用Y-型嗅觉仪验证这种选择行为,然后用玻璃夹板技术分析雄性对其选择(P)和未选择(NP)的雌性在求偶和交配行为上的差异,最后用木段接种技术研究雄性与P雌性和NP雌性配对后在坑道构筑、产卵和幼虫发育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雄性对雌性有着显著的基于信息素的选择行为。在求偶和交配行为上,雄性对P雌性更易求偶成功,交配时间更长(P<0.05)。当雄性和P雌性配对时,前10 d筑出更长的且更清洁的坑道(P<0.05)。20 d时,P雌性后代中孵化幼虫占后代总数量的比例极显著高于NP雌性(P<0.001)。30 d时,P雌性的幼虫质量极显著高于NP雌性(P<0.001)。以上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存在基于信息素的雄性配偶选择行为,其对生殖产生显著影响。
    河北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李小六,李艳梅,李 萍,范永山
    2017, 46(8):  83-86. 
    摘要 ( )   PDF (10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大花蕙兰疫病的发生机制,对河北地区引起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接种试验,并对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为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有伤接种3 d后即可以产生典型疫病症状。病原菌的适应能力较强,在24~32 ℃和pH值4.0~10.0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 ℃,最适pH值为7.0。在V8培养基、查氏培养基和C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但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差。在无菌水中连续光照培养2 d即可诱导产生大量孢子囊和孢囊孢子。孢囊孢子保湿12.0 h萌芽率即可达90.0%以上,适宜萌芽温度为20~40 ℃,最适萌芽温度为30 ℃,适宜萌芽pH值为4.0~9.0,最适pH值为7.0。以上研究表明,河北地区大花蕙兰疫病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除草剂与除草膜配合使用对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张依楠,高凯悦,吉志超,廖海民
    2017, 46(8):  87-91. 
    摘要 ( )   PDF (9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筛选适合烟田使用的高效除草措施,选用29%精喹异恶松乳油、50%仲灵异恶松乳油、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和50%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等5种除草剂分别对烟田杂草进行化学防除试验,筛选出防除效果最佳的除草剂后,进行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与除草剂结合使用的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 d和45 d,对烟田总草防除效果最好的除草剂均为50%仲灵异恶松乳油,其对烟田杂草株数总防效分别是89.57%和72.96%,鲜质量总防效分别为92.88%和74.36%。5种除草剂对烟田总草株数和鲜质量的防除效果一致,均表现为仲灵异恶松>砜嘧磺隆>敌草胺>精喹异恶松>异丙甲草胺。除草膜与除草剂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0 d和45 d,对烟田总草防除效果最好的处理均是仲灵异恶松+黑色地膜,株数总防效分别是98.14%和94.03%,鲜质量总防效分别是93.92%和91.93%。5种防控措施对烟田总草株数和鲜质量的防除效果一致,均表现为仲灵异恶松+黑色地膜>黑色地膜>仲灵异恶松+白色地膜>仲灵异恶松>白色地膜。综上,黑色地膜对烟田杂草株数和鲜质量的防除效果很好,其与仲灵异恶松结合使用后防除效果更佳。
    不同土壤消毒药剂对甘薯2种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
    乔 岩,董 杰,王品舒,杨伍群,张胜菊,杨建国
    2017, 46(8):  92-95. 
    摘要 ( )   PDF (5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寻找能同时防治甘薯根腐病和茎线虫病的高效药剂,选择98%棉隆微粒剂等5种土壤消毒药剂,研究其对2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8%棉隆微粒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46.23%;其他药剂的防效为-5.92%~29.08%。土病消可湿性粉剂对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7.79%;其他药剂处理的病薯率和病情指数与土病消可湿性粉剂处理差异不显著,防效为56.67%~80.35%。收获期测产表明,98%棉隆微粒剂对甘薯的增产效果最好,产量为23 491.8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5.33%;其他药剂处理较对照增产-31.59%~20.77%。建议生产上选择98%棉隆微粒剂,于甘薯定植前施用,以降低根腐病和茎线虫病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园艺·林学
    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缺铁胁迫对其表达的影响
    郭献平,吴中营,王东升,张四普,牛佳佳
    2017, 46(8):  96-101. 
    摘要 ( )   PDF (37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三价铁还原酶(PbFRO2)基因和铁转运蛋白(PbIR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采用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水培杜梨的方法,研究了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PbFRO2PbIRT1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根系铁和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FRO2蛋白具有还原酶特性,PbIRT1蛋白属于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家族—ZIP家族;缺铁胁迫9 d内,杜梨根系PbFRO2PbIRT1的表达量整体上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胁迫3 d表达量达到最高点且与对照(加Fe-EDTA)差异显著;缺铁胁迫30 d,杜梨根系中铁含量比对照降低77.46%,而锌含量提高1 139.40%。综上可知,缺铁胁迫可诱导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量升高,进而促进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的活性提高。
    14个网纹甜瓜品种比较与综合评价
    李晓慧,常高正,徐小利,梁 慎,康利允,高宁宁,赵卫星
    2017, 46(8):  102-106. 
    摘要 ( )   PDF (6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网纹甜瓜品种,对14个网纹甜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甜瓜品种中,品种zw20果实发育期最短,为39 d;品种zw6节间距最短,仅8.75 cm;品种风味四号叶绿素含量(SPAD)最高,为55.03;品种IVF303、翠蜜四号、IVF332产量分别为56 663.93、53 458.79、48 833.33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丰产性较好;品种zw20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7.72%,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利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参试品种品质、产量性状指标进行排名,品种zw20总隶属函数值为4.02,排名第1;zw20、zw11、甬甜7号、黄皮9818、IVF303、zy20等6个品种表现较好,可作为该地区网纹甜瓜品种引进的首要选择。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能够较客观地评价各品种表现,可辅助育种者、引种者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皂荚实生苗与嫁接苗皂刺单株质量及药用成分含量比较
    李建军,尚星晨,任美玲,连笑雅,张光田,陈 冰
    2017, 46(8):  107-110. 
    摘要 ( )   PDF (8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比较皂荚实生苗、皂荚砧木嫁接苗、野皂荚砧木嫁接苗皂刺单株质量及药用成分的差异,采用天平测量3种苗木皂刺单株质量,并分别利用HPLC法和比色法测定其药用成分槲皮素和多酚含量。结果表明,3种苗木皂刺单株质量分别为516、872、335 g,皂荚砧木嫁接苗最高,皂荚实生苗次之,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最低,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3种皂刺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002%、0.001%、0.005%,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最高,实生苗次之,皂荚砧木嫁接苗最低,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多酚含量分别为0.844%、0.595%、0.859%,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最高,实生苗次之,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与皂荚砧木嫁接苗相比均呈极显著差异。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槲皮素和多酚含量均最高但产量最低;皂荚砧木嫁接苗槲皮素和多酚含量均最低但产量最高;皂荚实生苗槲皮素和多酚含量居中,产量亦居中。
    金铁锁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邱 芬,辛亚龙,唐军荣,李 斌,陈 杰,陈正宇,辛培尧
    2017, 46(8):  111-114,120. 
    摘要 ( )   PDF (15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金铁锁组培苗根尖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过程中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等环节的最佳处理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金铁锁根尖在室温下用0.003 mol/L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5.0 h后,放入预冷的卡诺固定液[V(无水乙醇)∶V(冰乙酸)=3∶1]中于冰水中处理30 min,然后用解离液[V(浓HCl)∶V(无水乙醇)=1∶1]处理120 s,再用卡宝品红染色液对根尖染色25 min(先染色20 min后复染5 min),能得到良好的镜检效果。金铁锁根尖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8,为二倍体。
    大葱水浸液对萝卜的化感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姚岭柏,韩海霞,李倩雯,孟宁生
    2017, 46(8):  115-120. 
    摘要 ( )   PDF (8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大葱与萝卜轮作的可行性,选用内葱二号大葱和春白玉萝卜种子为试材,研究了10~50 g/L大葱水浸液对萝卜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时期延长,大葱水浸液对萝卜生长(叶片数、肉质根直径)的化感作用依次呈现强抑制、弱抑制、中等促进;采收期,10、40、50 g/L处理显著提高了单株肉质根鲜质量,较对照(清水处理)增加18.8%~43.1%。露肩期,随着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大葱水浸液不同程度提高了萝卜体内的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呈中低质量浓度(10~30 g/L)促进、较高质量浓度(40~50 g/L)抑制的变化。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也呈现一定规律:在10 g/L时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在20~30 g/L时过氧化物酶(POD)被激活,其活性较对照增加16.44%~17.60%;30~50 g/L时过氧化氢酶(CAT)被激活,其活性较对照增加17.18%~22.80%;50 g/L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被激活,其活性较对照增加28.08%。总之,大葱对萝卜的化感效应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大葱与萝卜轮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柴胡腐解液对3种作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王晓英
    2017, 46(8):  121-125. 
    摘要 ( )   PDF (6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白菜、玉米、小麦为受体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柴胡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腐解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柴胡后茬种植的作物种类。结果表明:柴胡腐解液对白菜和玉米种子各发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02%~100.00%和1.12%~89.25%;对白菜幼苗有抑制根长和促进苗高的双重作用;对玉米幼苗根长和苗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05%~85.93%。柴胡腐解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地上部分腐解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化感作用呈现低促高抑的效应,而地下部分腐解液则表现出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的趋势。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柴胡地下部分腐解液对受体作物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上部分腐解液。柴胡腐解液对白菜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对小麦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弱。因此,与白菜和玉米相比,小麦更适合作柴胡的后茬作物。
    油菜素内酯对秦岭高山杜鹃耐热性的影响
    李小玲,华智锐,李 静
    2017, 46(8):  126-130. 
    摘要 ( )   PDF (20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野生高山杜鹃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0.05、0.10、0.50、1.00、1.50 mg/L]油菜素内酯(BR)对高山杜鹃热害指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随着BR质量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BR质量浓度在0.5 mg/L时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32.8 μg/g、2.5 mg/g,SOD、POD、CAT活性最高分别为89.6、84.5、25.5 U/g;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BR质量浓度在0.5 mg/L时效果最为明显,MDA含量在高温胁迫72 h比对照组降低40.49%;不同质量浓度BR均能降低热害指数,缓解高温对高山杜鹃幼苗的伤害。BR质量浓度为0.50 mg/L时对高温胁迫下高山杜鹃各项生理生化特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减轻高温对杜鹃的热伤害,提高其耐热性。
    畜牧·兽医
    1株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晓楠,唐青海,李 羽,王 瑾,姚伦广,阚云超,杨 海
    2017, 46(8):  131-136. 
    摘要 ( )   PDF (20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集1例疑似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仔猪的粪便,运用RT-PCR方法和血清学方法对病料进行TGEV检测,并应用猪睾丸细胞(ST)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分别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和RT-PCR方法检测病毒在ST细胞中的增殖动态,应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TGEV S1基因,经序列测定后,采用DNAStar 7.0和Mega 5.0软件对TGE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病料接种到ST细胞培养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CPE);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EV核酸阳性;血清学鉴定TGEV抗原阳性。将分离毒株命名为TGEV-NY。感染12 h后,IPMA检测结果阳性,且可从细胞培养上清中检出TGEV核酸。序列测定分析表明,分离毒株S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2 220 bp,编码740个氨基酸。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毒株与我国2006年分离的SC-Y毒株亲缘关系最近,分离毒株属于基因Ⅰ群。
    辽宁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株ORF5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关 淼,赵晓彤,曹 东,顾贵波,杨本勇,李树博,申贯男,魏 萍
    2017, 46(8):  137-141,146. 
    摘要 ( )   PDF (28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辽宁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5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变异情况,通过RT-PCR方法对PRRSV阳性样品的ORF5基因进行扩增,应用DNA Star软件对检测的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8株PRRSV的ORF5基因全长为603 bp,均属北美型,不同分离株间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5%~99.0%、88.1%~98.5%;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分离株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但均属于亚群3,为高致病性PRRSV。以上结果表明,辽宁地区主要流行毒株为高致病性PRRSV,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PRRSV毒株同时流行,但具有相同的进化来源。
    热应激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及其对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响英,唐现文,陈静波,李腾腾
    2017, 46(8):  142-146. 
    摘要 ( )   PDF (8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热应激对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取对数生长期的乳腺上皮细胞分别置于39 ℃和41 ℃热处理1 h(以37 ℃正常培养的细胞为对照),在37  ℃恢复培养0、6、12 h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PI 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分析Caspase-3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39 ℃热应激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和死亡率高峰期均发生在热修复6 h,细胞死亡率为15.42%,而41 ℃热应激组发生在热修复12 h,细胞死亡率高达23.18%;高温处理后,Caspase-3活性呈上升趋势;39  ℃热应激组在热恢复6 h,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1 ℃热应激组在热恢复0、6、12 h,HSP7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53倍、5.61倍和2.93倍。综上可知,高温应激激活了Caspase-3活性,从而诱导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并随高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增强,同时高温诱导了HSP70基因过表达,协助细胞获得热耐受性。
    鸭源鸡杆菌外膜蛋白A基因克隆及结构与功能分析
    王 艳,王继洋,王坤芃,彭志锋,杨 霞,王川庆
    2017, 46(8):  147-151. 
    摘要 ( )   PDF (13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鸭源鸡杆菌(G.anatis)潜在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参考GenBank中G.anatisUMN179的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鸭源鸡杆菌PDS-RZ-1-SLG(RZ)株的OmpA基因进行克隆,并应用相关软件对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OmpA基因大小为1 083 bp,编码360个氨基酸;鸭源鸡杆菌RZ株的OmpA与UMN179、F149及12656/12的OmpA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3.2%、95.2%、92.7%;OmpA蛋白分子质量为38.4 ku,等电点为6.77,具有稳定性,N端有1个疏水性的α螺旋信号肽。
    3月龄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赵 旺,严俊贤,马振华,于 刚,杨 蕊,王 理
    2017, 46(8):  152-155,160. 
    摘要 ( )   PDF (6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对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头长、躯干长、体长、全长、体高、体宽、眼间距、眼径、吻长、尾柄高、尾柄长等12个性状的测量数据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的直接作用最大,体高、体宽和眼间距主要通过体长间接影响体质量,这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54。可见,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是影响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HPLC法测定新型兽用蒿甲醚注射液中蒿甲醚含量
    王嗣涵,李 冰,周绪正,杨孝朴,张继瑜
    2017, 46(8):  156-160. 
    摘要 ( )   PDF (9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新型兽用蒿甲醚注射液中蒿甲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四氢呋喃(体积比为62∶37∶1),柱温30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6 nm。测定结果显示,蒿甲醚在该色谱条件下系统适应性好,在质量浓度为100~800 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02.36x-682.02,R2=0.999 8;总平均回收率为97.58%,RSD为1.58%;对3批样品的蒿甲醚含量进行测定,RSD为1.42%。表明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新型蒿甲醚注射液中蒿甲醚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