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太空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可育和不育材料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刘福霞;曹墨菊;荣廷昭;潘光堂;刘乃森
    2010, 39(5):  5-7.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01
    摘要 ( )   PDF (1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太空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和可育材料的mRNA进行了初步分析,用24对锚定引物和5对随机引物的不同组合对不育和可育RNA池进行DD—PCR扩增,1对引物组合BO308(锚定引物)/BO312(随机引物)扩增出了8条差异片段,其中500bp和600bp条带清晰,信号较强,而其他片段信号较弱。推断8条差异片段可能与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有关。
    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杜红阳;侯小歌;刘怀攀
    2010, 39(5):  8-1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02
    摘要 ( )   PDF (3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Zeamays L.)种子萌发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渗透胁迫下,玉米发芽势、发芽率和胚芽鞘长度均下降,且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下降,淀粉含量上升,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下降;用亚精胺(Spd)浸种处理后,抑制了玉米种子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其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长度、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下降以及淀粉含量的上升。上述结果表明,Spd浸种处理通过提高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降解,从而促进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
    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小麦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王铁固;杨天佑;赵新亮;冯伟森;黄群策;陈士林
    2010, 39(5):  11-1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03
    摘要 ( )   PDF (4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离子束介导后代的9个小麦突变体和4个受体作供试材料,对其进行了RAPD和SSR分子标记,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矮秆突变株系1042的2个特异片断,并进行了测序和同源序列分析。13个材料间分子标记遗传差异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后的突变明显小于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差异。矮秆突变株系1042的SSR标记特异片断序列BLAST分析结果表明,从1042中扩增到的特异片断与小麦高秆基因Rht—D1a中的部分序列高度一致,1042的株高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该株系遗传突变,产生了2个矮秆基因所致;该特异片断与小麦BAC克隆中LTR—retrotransposon Angela-3s转座子的部分片断同源性最高,说明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诱发变异可能与小麦基因组中反转录转座子的激活有关。
    资源与环境
    高产条件下浚单20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王秀萍;刘天学;李潮海;李绍丽
    2010, 39(5):  16-22 .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04
    摘要 ( )   PDF (1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产条件下,通过设置5个不同的密度处理,研究了浚单20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变异不大,穗位高、倒伏率和空秆率增加,株茎变细;纹枯病病情指数和青枯病发病率也增加;果穗缩短变细,秃尖长度增加,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降低,但穗行数和出籽率稳定,且在52500-7500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籽粒产量差异不大。结果提示,浚单20在高产田的种植密度以75000株/hm^2为宜。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转C_4基因水稻的生理表现
    傅元婷;张边江;陈全战;
    2010, 39(5):  18-22.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0.05.022
    摘要 ( )   PDF (4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C3水稻原种(WT)和C4玉米为材料,研究了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PKM)的C4光合酶活性、不同光温条件下光合参数和水分利用效率、活性氧代谢等指标。结果表明,PKM水稻饱和光合速率介于WT和C4玉米之间,稍偏向玉米,而水分利用效率与WT接近。由于玉米C4基因的导入,PKM水稻高表达了相关的C4光合酶。在高光和高温条件下,PKM水稻光合速率比原种提高55%以上。另外,虽然PKM水稻光合速率增加,但蒸腾速率亦升高,因此PKM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略有增加,偏向原种。在光氧化条件下,PKM水稻耐光氧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N~+介导对水稻幼苗中性蛋白水解酶表达的影响
    姬生栋;袁召;岳春晖;陈鹏;王加传;王知丰;王海莎;朱德来;侯磊磊;
    2010, 39(5):  23-29 .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0.05.021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蛋白质复性电泳技术,研究了低能N+注入介导玉米DNA的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性蛋白水解酶的表达。用能量为25 keV、剂量为3.0×1017N+/cm2的氮离子束对水稻豫粳6号种胚进行照射处理,照射的种子于质量浓度为100μg/mL玉米基因组DNA介导液中进行转化处理,其他处理同时进行,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引起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性蛋白水解酶种类及活性差异表达,叶片与根系中均检测出多条差异酶带,离子束介导玉米DNA的处理中性蛋白水解酶带变化活跃,有新酶带表达,也有部分酶带缺失。说明低能离子束介导远缘大分子DNA引起水稻幼苗蛋白质表达的差异。
    栽培措施对冬小麦抗干旱、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张德奇;李向东;陈远凯;程红建;吕凤荣
    2010, 39(5):  26-29.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07
    摘要 ( )   PDF (1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低温逆境下不同土壤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两合土、砂姜黑土2种土壤,设置了包含施有机肥、保持土壤水分、整地(粗糙、精细和旋耕)等共7种土壤耕作方式处理,调查测定了冬小麦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出苗、土壤水分、分蘖等都有影响,从而影响冬小麦抗寒能力。粗放整地处理的小麦对低温逆境的耐受能力较弱,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适宜水分、精细整地等栽培措施明显增强小麦抗低温逆境能力。冬小麦在逆境下,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大幅增加;低温逆境下冬小麦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干旱逆境下急剧增加;干旱能提高小麦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适度干旱+低温逆境下的小麦抗寒能力增强。说明,土壤水分、肥力是影响冬小麦抗低温逆境胁迫能力的主要因素;一定范围内的干旱逆境锻炼,对提高小麦抗低温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大豆RIL群体ZKS-HX的构建及遗传结构分析
    吕祝章;张娜;李慷均;常汝镇;邱丽娟;
    2010, 39(5):  30-34.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08
    摘要 ( )   PDF (1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全国种植时间最长(20多a)且累计种植面积最大(1.3×106hm2)的栽培大豆(G.max)品种合丰25为母本,高蛋白、结荚多的半野生大豆(G.gracilus)新民6号为父本杂交得到F2∶8代122个重组自交系(RIL)群体(ZKS-HX),利用124个SSR标记对大豆RIL群体进行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本对群体的遗传贡献分别为0.529和0.471,2个亲本在群体中的分离比例相近,总体上未出现严重偏离1∶1的分离比例,群体各家系基因型组成近似符合正态分布,适合遗传作图研究。
    资源与环境
    白菜型油菜BrDAD1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反义载体的构建
    吴晓梅;朴学成;陈明训;王中
    2010, 39(5):  35-43 .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09
    摘要 ( )   PDF (9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了白菜型油菜BrDAD1基因及自身的启动子基因Pro—DAD1,并将其分别克隆到pMD18-Tvector载体上,对重组子进行PCR检测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并测定了该基因及启动子全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及启动子全长分别为1270bp与1335bp。将白菜型油菜BrDAD1基因反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 1300的自身启动子基因Pro—DAD1启动子下游,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反义表达载体pCamDAD1。
    抗早花烤烟新品系的生育特征及其品质研究
    罗静;陈建军;吕永华;陈泽鹏;邓世媛;王维
    2010, 39(5):  39-43.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0
    摘要 ( )   PDF (1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烟06是从K326田间变异株系中选育出来的抗早花烤烟新品系。2008年在梅州烟区试种该品系,并对该品系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化学成分、抗病性以及经济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华烟06的有效叶数为21.64片,产量为2465.28kg/hm^2,明显优于云烟87,化学成分与云烟87差异不显著。华烟06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早花能力强等优点,但上部叶糖含量、下部叶烟碱含量以及上等烟比例稍低,易感黄瓜花叶病,还需进一步改良。
    沙棘籽油的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闫克玉;杜紫娟;王勇
    2010, 39(5):  44-47.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1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溶剂法,利用索氏抽提器提取沙棘籽油,用GC—MS对沙棘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15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67.78%,主要是亚麻酸,占不饱和脂肪酸的93.219/6;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占饱和脂肪酸的70.79%。单料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沙棘籽油能与烟香协调,提高香气质,增加香气量,同时,还有减轻刺激性,去除杂气和改善余味的作用,更适合加到清香型单料烟中,且添加量以烟丝质量的1‰~1.5‰较为合适。
    棉花新品种郑杂棉4号的选育及其栽培要点
    贾新合;李平;李宾;刘书梅;赵国栋
    2010, 39(5):  48-49.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2
    摘要 ( )   PDF (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郑杂棉4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质较优等特点。2007—2008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342.5kg/hm^2、1479.0kg/hm^2、1397.5kg/hm^2,其中,皮棉增产极显著;果枝数13.3台,单株结铃22.4个,铃重6.0g,衣分44.5%,霜前花率94.5%;枯萎病指8.0,黄萎病指30.0;二代棉铃虫蕾铃被害减退率60.3%,三代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84.8%;绒长28.1mm,比强度28.8cN/tex,马克隆值4.9,纺纱均匀性指数136.6。
    豫东平原盐碱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楚纯洁;刘清臻;马建华
    2010, 39(5):  50-54.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3
    摘要 ( )   PDF (2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模型,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土壤为供试材料,分析了豫东平原盐碱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及其与土壤盐度、肥力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介于2.5562~2.7963,平均值为2.7144,土壤细颗粒物质越多,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越高;土壤盐度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则均呈负相关。结合盐碱土的土壤性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用作分析、评价盐碱土壤退化的定量指标之一。
    施用电解锰渣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彭铁锋;徐龙君;李礼;谢金连;安丽娜
    2010, 39(5):  55-57.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4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电解锰渣对小麦生长期叶绿素含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电解锰渣明显提高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使小麦的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5.0%、53.9%、28.8%、10.4%。
    资源与环境
    丛毛羊胡子草修复尾矿坝铅镉污染的初步研究
    刘旭辉;许元红;王仁富;覃勇荣;
    2010, 39(5):  58-6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5
    摘要 ( )   PDF (1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集广西南丹长坡尾矿坝自然定居植物优势种丛毛羊胡子草及其根际土,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铅和镉含量,以完全没有植被覆盖的尾矿裸地作为对照,对铅、镉转运系数、富集系数及修复系数进行比较,分析丛毛羊胡子草对重金属元素铅和镉的吸收特性,探讨利用丛毛羊胡子草修复土壤铅镉污染的可能性,为南丹长坡尾矿坝等重金属异常区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丛毛羊胡子草具有较强的重金属耐性,其地上部分铅和镉平均含量分别为205.77 mg/kg和7.57 mg/kg,地下部分铅和镉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43.66 mg/kg和21.30 mg/kg,铅和镉的转运系数均<1,富集系数镉>铅,修复系数镉>铅,说明丛毛羊胡子草清除镉污染的效果比铅好。丛毛羊胡子草虽不是铅和镉的超富集植物,但其耐性强,对铅和镉的吸收量较大,所以,可以作为尾矿坝等重金属复合污染区植物修复的先锋物种使用。
    资源与环境
    黄连木叶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陈利军;夏新奎;陈月华;史洪中;石庆锋
    2010, 39(5):  63-68 .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6
    摘要 ( )   PDF (1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叶挥发油,测定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黄连木叶挥发油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梨黑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均具一定熏蒸抑制作用,以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利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法从黄连木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到41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8个,以萜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最多。但研究结果与前人分析黄连木叶挥发油化学组分有较大差异,可能与样品产地、样品采集时间、挥发油提取方法等不同有关。
    3种豆科植物对棉田盲蝽蟓的诱集效果研究
    陈培育;封洪强;李国平;郭线茹
    2010, 39(5):  66-6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7
    摘要 ( )   PDF (2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比较绿豆、饭豇豆和豇豆对棉田盲蝽蟓诱集效果的差异,在田间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3种豆科植物的诱集带,并对棉田和诱集带盲蝽蟓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绿豆对绿盲蝽有明显的诱集作用,饭豇豆对中黑盲蝽有明显的诱集作用,而豇豆的诱集效果不明显。
    桑尺蠖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张永亮;朱勇
    2010, 39(5):  69-71.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8
    摘要 ( )   PDF (1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酚氧化酶是昆虫初生新表皮硬化过程中的关键酶。为了研究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多酚氧化酶的功能与性质,探讨了桑尺蠖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以桑尺蠖五龄幼虫为材料,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多酚氧化酶粗提液,再经8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透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了部分纯化的多酚氧化酶,其酶纯化倍数为6.28倍,酶得率为3.34%,酶比活力为812.8U/mg。
    番茄白粉菌的PCR分子检测
    王文静;李成伟
    2010, 39(5):  72-75.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19
    摘要 ( )   PDF (3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番茄白粉菌核糖体DNA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特异性,设计2对引物Oid F1/R1、Oid F2/R2,对番茄白粉菌进行了PCR特异性扩增试验。结果表明:2对引物都可以从番茄白粉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50bp左右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并具有专一性,只在白粉菌和接种感病组织DNA中有扩增条带,而番茄早疫病菌、叶霉菌以及健康组织DNA中均无特异性扩增片段;引物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含有1ng的番茄白粉菌DNA。由此证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和灵敏地鉴定和检测番茄白粉病的发生。
    资源与环境
    基于XPS的苹果表皮2种残留农药代谢结构分析
    张欣艳;苏润洲;王乐新;
    2010, 39(5):  76-100 .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0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研究了苹果表皮残留的氧乐果和敌敌畏中的特征元素P,解析并对比原药及残留农药中P的化学结构。结果显示,氧乐果中P部分转化为结合能为133.37 eV的O,O,S-三甲基磷酸酯;敌敌畏中P仍以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为主。表明XPS可实现对苹果表皮2种残留农药的结构检测,方法简单、可靠性高。
    包衣棉种再次药剂处理与苗期喷药防治苗期病害的效果比较
    丁述举
    2010, 39(5):  78-79.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1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对棉花包衣种子再次药剂浸润处理或苗期喷施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结果表明,对棉花苗期病害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种子再次处理后可显著提高棉花的出苗率、降低死苗率和病苗率,与苗期喷药相比,虽然控制苗病的效果略差,但其方法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苗期喷药结合效果更好。
    不同加温方式对温室胡萝卜加代繁殖的增温效果初探
    武喆;左婷;张光星
    2010, 39(5):  80-8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2
    摘要 ( )   PDF (1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加快育种进程,在冬季温室中,分别设地热线加温+小拱棚覆盖、地热线加温、温室无加温(CK)3种处理,研究不同加温方式对胡萝卜甜红1号母本采种小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地热线加温+小拱棚覆盖的加温方式对10cm内地温和地表气温的增温效果最明显。经地热线加温+小拱棚覆盖加温处理的胡萝卜幼苗叶片数、株高、地上部鲜质量显著高于温室无加温处理,地热线加温处理也有一定的增温效果,但不及地热线加温+小拱棚覆盖的明显。地热线加温+小拱棚覆盖处理的采种小株收获时叶片数多,地上部鲜质量高,肉质根发育最好。地热线加温处理采种小株除叶片数、地上部鲜质量外,其他指标均显著高于温室无加温处理。
    开瓶炼苗对菜用大黄组培苗气孔特性的影响
    张有铎;蔡祖国;卢莉;赵一鹏
    2010, 39(5):  83-87.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3
    摘要 ( )   PDF (7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菜用大黄组培苗开瓶炼苗过程中叶片气孔的特性。结果表明,菜用大黄组培苗经直接开瓶炼苗0~14d,气孔大小、气孔长径、气孔宽径随开瓶炼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并趋向稳定;气孔的关闭率随开瓶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达到76.5%;14d炼苗结束后,叶表皮细胞密度显著增加,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稍有增加,但不显著。闭瓶炼苗7d、然后开瓶炼苗7d可以较快恢复菜用大黄组培苗叶片气孔关闭的适应能力;显微观察发现,不同开瓶时间处理对叶片表皮气孔的细胞结构有明显影响,有光环境与无光环境对炼苗最终没有显著影响。
    园艺
    甜瓜成熟过程中芳香物质形成及其与乙烯的关系
    刘圆;翁倩;王昊;王妮妮;王勇;王莹;
    2010, 39(5):  88-9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4
    摘要 ( )   PDF (3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物质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不同品种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Elizabeth和创新1号甜瓜在果实未成熟时期的芳香物质以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之后是醛类和醇类物质向酯类物质转化的时期。甜瓜果实成熟期香气成分以酯类物质为主,仅有少量的醛类和醇类物质。同时研究了2种甜瓜成熟过程中乙烯的释放、乙烯合成前体及其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差异对芳香物质形成的影响,随着果实成熟,乙烯大量释放,芳香物质也发生明显变化,不同成熟阶段的甜瓜果实芳香物质无论从种类还是含量上都具有显著的差异。说明乙烯在调控香气生成中有重要作用,内源乙烯的自动催化使乙烯生成增加进而促进香气物质生成的增加。
    资源与环境
    栽培环境及贮存期对番茄果实内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何春玫;林莹;李红梅
    2010, 39(5):  93-10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5
    摘要 ( )   PDF (4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栽培环境及贮存期等因素对番茄内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季节、栽培设施和贮存期对番茄红素含量均有影响。栽培季节对年丰及佳粉品种的影响较大,对金丹1号影响较小;温度对红熟后期和过熟期的番茄红素含量影响较大;4月份各成熟度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及增长速度均高于1月份果实。栽培设施对金丹1号和年丰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相当;夏季番茄红素合成速度为露地〉大棚。在贮存过程中,各品种番茄红素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未施用乙烯利催熟剂的番茄均为第10天时含量最高,随后下降;施用乙烯利的番茄第5天开始下降。
    丹参苗期生长特性研究
    肖克硕;王迎迎;高致明;孙寒
    2010, 39(5):  97-100.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6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丹参苗期生长特性,分别设6月30日、7月12日、7月29日3个不同播期,从丹参出苗时间、子叶生长、叶片发育、叶绿体色素含量、根系发育和壮苗指数等各项壮苗指标做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丹参夏季育苗一般5d左右出苗,在7月中旬育苗,各项壮苗指标都达到最好,壮苗指数在0.13~0.15适合移栽。综合来看,丹参苗期成长受光、气温(包括地温)影响明显,从第1片真叶生长开始就伴着侧根系的生长,根系发育有明显的级根次第顺序,4级及以前比较发达。
    无刺水果型小黄瓜绿翠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师恭耀;史宣杰;田保明;胡安杰;凌华;蔡毓新;李跃强;王伯楠
    2010, 39(5):  101-103.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7
    摘要 ( )   PDF (1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翠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最新选育的无刺水果型小黄瓜优良品种,连续6a在省内外各地试种示范,表现出生长势强健、早熟性好、连续坐瓜性强、商品瓜率高、抗病性好、高产优质等优良特性。介绍了绿翠小黄瓜的生育特点,并从培育壮苗、定植前准备、整地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保优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资源与环境
    4种食用菌多糖含量的比较
    古红梅
    2010, 39(5):  104-10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8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并比较了银耳、黑木耳、草菇和猴头菇4种食用真菌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食用菌中,黑木耳多糖含量最高,达到7.39%,草菇的多糖含量最低,仅为2.5%。
    畜牧·兽医
    河南地方野生小鼠与近交系小鼠的RAPD分析
    雷建;华欣欣;周鑫;柴保国;赵卫东;郑振宇;
    2010, 39(5):  105-10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29
    摘要 ( )   PDF (2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120个随机引物,对河南地方野生小鼠及其他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36个多态性引物,检测到380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304条,且野生小鼠具有若干特异条带,反映出野生小鼠与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间存在遗传差异。多态性分析表明,野生小鼠与PWK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为0.009 24,遗传关系最近;与DDK遗传距离指数为0.011 30,遗传关系最远。试验结果表明,河南地方野生小鼠与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之间有遗传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用于检测小鼠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及区分不同的小鼠品系。
    组织块法分离山羊表皮干细胞研究
    史明艳;徐照学;杨学义;窦忠英
    2010, 39(5):  109-111.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30
    摘要 ( )   PDF (2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组织块法从山羊耳部皮肤基底层分离表皮干细胞,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克隆形成率等方法检测山羊表皮干细胞在DMEM/F12和F12两种不同培养体系中的体外生长特性。结果表明,DMEM/F12是一种适合表皮干细胞体外增殖培养的培养基,在此培养体系中细胞可传代至11代。
    畜牧·兽医
    犬IFNα1-THYα1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检测
    赵珺;刘宇鹏;吴琼;刘松财;
    2010, 39(5):  112-113.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31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和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检测犬IFNα1-THYα1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IFNα1-THYα1融合蛋白能够抑制病毒感染的DK细胞,提高玫瑰花环形成率,说明犬IFNα1-THYα1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犬干扰素α1(IFNα1)与胸腺肽α1(THYα1)的生物活性。
    资源与环境
    沙丁胺醇免疫原的合成与鉴定
    吴玉苹;王宾;王自良;张海棠
    2010, 39(5):  114-119.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32
    摘要 ( )   PDF (2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沙丁胺醇(SAL)经过琥珀酸单酯化后,采用混合酸酐法与载体蛋白偶联,用紫外扫描(UV)和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检验偶联效果,推算分子结合比;制备全抗原后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UV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BSA—HS-SAL,SAL—HS与BSA的分子结合比为11:1;ELISA结果表明,获得了高效价、敏感的SAL多克隆抗体,为SAL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pH值对碱法提取黄芪多糖收率的影响及黄芪多糖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刘永录;于瑞;张国祖;王海蓝
    2010, 39(5):  117-119.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33
    摘要 ( )   PDF (1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pH8、9、10、11的氧化钙溶液提取黄芪多糖,通过比较不同pH条件下黄芪多糖收率,筛选最佳pH值,并选用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LYC、临床分离的沙门氏菌XM和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共4种菌株对黄芪多糖体外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9的氧化钙溶液提取所得黄芪多糖收率和纯度最高;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对4种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光照对烤烟生长发育及质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顾少龙;史宏志
    2010, 39(5):  120-124.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34
    摘要 ( )   PDF (1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照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生态条件,与烟草的生长发育和内在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综述了光照对烤烟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生理代谢和内在质量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专论·综述
    木本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何佳;刘荣宁;范国强;孙文英;
    2010, 39(5):  125-12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35
    摘要 ( )   PDF (1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DNA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基因技术两方面,对国内外木本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就该领域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施肥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研究进展
    邢维芹;冉永亮;梁爽;史凡;李立平
    2010, 39(5):  129-133.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36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近年来施肥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回顾了施用化肥、有机肥、污泥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有效性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小麦全蚀病及其病原菌研究概况
    孙静;宋玉立;何文兰;杨共强
    2010, 39(5):  134-137.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37
    摘要 ( )   PDF (1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介绍了小麦全蚀病的起源、症状、病原茵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并概述了全蚀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鱼类体液中的几种抗菌因子研究进展
    单晓枫;郭伟生;张洪波;钱爱东
    2010, 39(5):  138-142.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0.05.038
    摘要 ( )   PDF (1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鱼类体液中的补体、抗菌肽、凝集素、溶菌酶、转铁蛋白、金属硫蛋白等几种主要抗菌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特点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