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调控小麦春化发育特性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金芬芬,朱灿灿,王 翔,李 磊,卫 丽,尹 钧
    2012, 41(12):  1-6. 
    摘要 ( )   PDF (4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春化发育过程主要受VRN1、VRN2、VRN3等基因的调控。对小麦春化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互作关系进行了综述,指出小麦VRN1基因经低温诱导可以加速植株茎尖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VRN1的3个部分同源基因的等位变异是小麦春化发育特性差异的主要决定因子;VRN2基因是一个开花抑制因子,其核心作用结构域的单碱基突变会使基因失去功能;VRN3基因被长日照诱导,可促进植株开花,基因的等位差异对小麦开花时间早晚有显著影响。VRN1、VRN2、VRN3 3个主要春化相关基因之间的互作共同调控小麦开花的春化响应途径。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研究进展
    陈利平,宁 维,李 瑜,韩亚伟
    2012, 41(12):  7-11. 
    摘要 ( )   PDF (3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有关烟草亚硝胺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烟草亚硝胺的形成、危害及其致病机制,分析了烟草亚硝胺的各种检测方法,简要探讨了降低烟草中特有亚硝胺的途径,并提出了目前该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黄色粘虫板防治蔬菜害虫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阮文丽,刘乐承
    2012, 41(12):  12-15. 
    摘要 ( )   PDF (3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促进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满足人们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需要,从黄色粘虫板的设置方法及与其他防治方式配合使用两方面综述了国内蔬菜害虫防治中关于黄色粘虫板防治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在奶牛乳腺健康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王俊锋,连慧香
    2012, 41(12):  16-19. 
    摘要 ( )   PDF (3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炎是影响奶牛生产者经济效益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壳聚糖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发挥类抗生素的作用,在维护奶牛乳腺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综述了壳聚糖在奶牛乳腺健康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壳聚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效控制奶牛乳腺炎提供理论依据。 
    动物启动子的研究策略
    冯 政,梅书棋,武华玉,彭先文,孙 华,李良华
    2012, 41(12):  20-23. 
    摘要 ( )   PDF (4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启动子是调控动物基因表达的重要元件,开展动物启动子的研究对于阐明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动物启动子的一般结构、研究启动子的意义及其克隆和功能分析方法,并对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网络资源工具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抗病性和抗倒性评价
    赵春玲,王秀萍,刘天学,常建智,刘荣花,边继和
    2012, 41(12):  24-28. 
    摘要 ( )   PDF (5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筛选出适宜黄淮海区种植的玉米优良品种,对22个玉米新品种的田间抗逆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2个品种对瘤黑粉病和小斑病的整体抗性较好,而部分品种对青枯病和倒伏的抗性较差。相关分析表明,抗倒能力较强的品种主要得益于穗位低和重心低、第三节间直径和总维管束横截面积较大,以及抗折力较高。对2个密度组的分析发现,以60 000株/hm2组综合表现较好,67 500株/hm2组的抗病和抗倒性整体劣于60 000株/hm2组的。可见,耐密品种选育在注重耐密性和丰产性的同时,还应重视其抗逆性和稳产性。
    镉铅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玉米干物质及镉铅吸收的影响
    任秀娟,朱东海,吴海卿,吴大付
    2012, 41(12):  29-32. 
    摘要 ( )   PDF (4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了镉铅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玉米干物质及玉米镉铅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穗质量、穗粒质量、生物产量与土壤镉铅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镉铅在玉米体内的分配规律为:根>茎叶>穗轴>籽粒;在相同质量浓度镉胁迫下,镉铅复合胁迫处理的玉米各部位对镉的吸收大于镉单一胁迫处理,同质量浓度铅胁迫下,铅镉复合胁迫处理的玉米茎叶对铅的吸收小于铅单一处理。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籽粒硬度等位变异检测
    张福彦,张建伟,杨保安,程仲杰,郅洋军,崔党群
    2012, 41(12):  33-37. 
    摘要 ( )   PDF (8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河南省最新培育的小麦品种(系)的籽粒硬度概况和Puroindoline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分布,以参加河南省小麦预试及区域试验的145份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分子标记技术、限制性内切酶技术以及DNA测序技术,对其SKCS硬度表型及Puroindo1ine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测试和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硬质麦比例较高,为64.1%,而混合型和软质麦比例较低,分别为18.9%和20.0%,SKCS硬度指数范围较宽,为13.0~75.9。在硬质麦的Puroindo1ine基因型检测中,共检测到Pina-D1b、Pinb-D1b和Pinb-D1p3种类型,其中Pinb-D1b所占比例最高,占87.1%,而Pina-D1b和Pinb-D1p则分别为4.3%和8.6%。不同Puroindoline基因型的籽粒硬度也存在差异,其中Pina-D1b突变型的硬度值最高,为72.3,Pinb-D1a(野生型)最低,为62.3,并且Pina-D1b与Pinb-D1b2种硬质类型的籽粒硬度呈显著性差异,而Pina-D1b与Pinb-D1p的籽粒硬度无显著性差异。
    越冬期小麦苗情分类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探讨
    胡 新,孙忠富,任德超,杜克明
    2012, 41(12):  38-41. 
    摘要 ( )   PDF (5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生物统计标准差权重法,针对河南省商丘地区越冬小麦主茎叶龄、群体、单株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数4个指标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了小麦苗情分类指数计算方法。经计算分析得到,苗情指数(m)阈值分布在-0.5~0.5。结合实际调查数据进一步确定了分类指数标准,基于此指数得到了五级苗情分类:三类苗为m<-0.3,二类苗为-0.3≤m<-0.1,一类苗为-0.1≤m<0.1,偏旺苗为0.1≤m<0.3,旺苗为m≥0.3。对商丘市6个县市(区)2010-2011年小麦苗情分析表明,应用该分类指数,与生产实际的苗情吻合较好。应用苗情指数不仅对比结果直观,而且可进行年际间、区域间的多维比较。应用该指数不仅提高了小麦苗情分类的定量化判别水平,而且有利于计算机数字化管理过程的应用。 
    豫南雨养区小麦简耕覆盖高产高效技术创新与应用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吕凤荣,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谢耀丽,周广有
    2012, 41(12):  42-46. 
    摘要 ( )   PDF (5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培肥、自然降水高效利用、作物秸秆循环利用、作物高产高效是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的关键问题。豫南雨养农业区存在着降雨量较大但降水时空分布与作物需水时段相矛盾、土壤培肥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结合豫南雨养区的生产、生态实际和多年定位试验,提出了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与作物持续高产假设,并集成创新了小麦简耕覆盖高产高效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机械化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和小麦免耕直播。自2006开始,在驻马店市和南阳市进行了多年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应。该技术解决了利用合理的耕作措施解决培肥土壤、提高自然降水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协同一致的问题,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EMS、NaN360Coγ-射线处理对芝麻根尖的细胞学效应
    刘艳阳,梅鸿献,崔承齐,郑永战,张海洋
    2012, 41(12):  47-51. 
    摘要 ( )   PDF (10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理化诱变剂对芝麻诱变当代(M1)根尖细胞的细胞学效应,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叠氮化钠(NaN3)以及物理诱变剂60 Coγ-射线对3个芝麻品种进行诱变处理,研究处理后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5g/L的EMS和2mmol/L的NaN3处理对不同品种芝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促进和抑制2种效应。但随着EMS、NaN3处理浓度和60Coγ-射线剂量的增加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而且诱发芝麻根尖细胞的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产生单微核、双微核、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染色体团等多种畸变类型。豫芝11号和ms86-1较三黄芝麻对高质量浓度的EMS(15g/L)更敏感,ms86-1较豫芝11号和三黄芝麻对低浓度(2 mmol/L)NaN3更敏感,3个芝麻品种对60Coγ-射线的敏感性依次为ms86-1>三黄芝麻>豫芝11号。 
    不同亚麻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吴桂丽,郜玉珍,马素峰,左艳飞,康建伟,刘晓艳
    2012, 41(12):  52-55. 
    摘要 ( )   PDF (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评价不同亚麻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以5个亚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对亚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5个亚麻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PEG胁迫对亚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较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亚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降低。不同亚麻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反应不同,其中坝亚11和坝亚12的发芽势、萌发指数随着PEG质量浓度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而坝亚7的发芽势在100、150、200g/L PEG处理下比未进行PEG处理的CK分别提高12.8%、14.0%、11.6%。220g/L PEG处理时,坝亚7和坝亚12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较高。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不同亚麻品种的抗旱性为坝亚7号>坝亚12号>坝亚11号>坝亚9号>坝亚3号。 
    播期和密度对冀西北彩色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激清,白宝民,刘社平
    2012, 41(12):  56-58,66. 
    摘要 ( )   PDF (5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明冀西北地区彩色花生的最适播期和最适种植密度,分别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冀西北彩色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彩色花生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及品质指标影响显著,冀西北地区彩色花生的最适播期为5月1日。保证合适的种植密度可以使彩色花生的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产量达到最高,但密度对彩色花生的蛋白质、脂肪含量以及油酸/亚油酸无显著影响,冀西北地区彩色花生适宜种植密度为13.5万~15.0万穴/hm2。 
    重茬和品种差异对豫西夏大豆“症青”现象的影响
    郭建秋,马 雯,李月霞,方社法
    2012, 41(12):  59-62. 
    摘要 ( )   PDF (5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豫西地区夏大豆发生"症青"现象可导致大豆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尚不明确,防治手段也缺乏针对性。为了有效防治豫西夏大豆"症青"现象,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大豆重茬和品种差异对夏大豆"症青"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茬地块大豆"症青"株率平均为31.70%,正茬地块大豆"症青"株率平均为1.01%,且两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重茬条件下,25个大豆品种均有一定程度的"症青"现象发生,"症青"株率变幅为8.6%~58.7%,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在正茬条件下,所有大豆品种的"症青"现象均较轻,56%的品种"症青"发生率不足1%,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重茬导致大豆"症青"现象发生或者加重,生产上应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防治大豆"症青"发生,同时选择对"症青"现象抗性较好的大豆品种。 
    甘草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初探
    刘永华,张志明,李鲜花
    2012, 41(12):  63-66. 
    摘要 ( )   PDF (6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甘草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采用硅胶干燥法,将甘草种子脱水至含水量为7.0%、5.8%、4.5%、3.3%和2.1%5个梯度,研究了超干处理对甘草种子贮藏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种子超干贮藏的含水量为3.3%~7.0%时,种子发芽率都在80%以上,保存效果优于未经超干处理的种子。其中含水量为4.5%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0.41%和17.56。将超干处理含水量为4.5%的甘草种子贮藏一定时间后,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未经超干处理的种子,且其抗老化能力也明显优于其他含水量种子。由此可见,超干处理可以提高甘草种子的耐贮藏性,且超干处理的适宜含水量为4.5%。
    资源与环境
    氮用量及基追比例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毛家伟,张 翔,李 彰,李国平,王闷灵,王海涛,江 凯,孙洪魁,李永涛
    2012, 41(12):  67-71. 
    摘要 ( )   PDF (8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豫西半干旱地区烤烟氮肥合理施用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基追肥比例对豫西半干旱地区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的农艺性状各指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有增加趋势,相同施氮量不同氮肥施用方式相比,以基肥加追肥的方式好于全部基施。相同施氮量不同氮基追肥比例下的经济性状比较,产量以氮肥基∶追=1∶1的方式较高,其中氮肥85.2kg/hm2即N3(1∶1)产量达3 265.5kg/hm2;从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析,相同施氮量不同氮肥施用方式之间相比以基∶追=3∶1的方式较高,其中氮肥60kg/hm2即N2(3∶1)处理产值达38 085.0元/hm2,上等烟比例达25.8%,均价为13.95元/kg。相同基追比例下,N3水平与氮肥37.5kg/hm2即N1水平之间叶片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而N2和N3水平间差异则不显著。综合来看,在豫西半干旱地区,烤烟施氮量以60kg/hm2,施用方式以基∶追=3∶1为宜。
    豫东平原不同年限农林间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特征
    高喜荣,万 猛,王齐瑞,杨海青,赵 辉,凌晓明,樊 巍
    2012, 41(12):  72-75. 
    摘要 ( )   PDF (6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全面了解杨树-农作物间作系统的固碳效能,研究了沙质平原区3、9、13、17a杨农(杨树与农作物)间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结果表明,杨农间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步下降,随着间作年限增加而增加;0~60cm土壤有机碳密度随着间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间作3、9、13、17a分别达到11.25、11.19、13.71、16.17t/hm2;土壤碳密度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但随着间作年限增加,40~60cm土壤碳密度所占比例逐步增加,到间作17a时,已达到28.76%,说明随着间作年限增加可以增加深层土壤固碳能力;土壤有机碳固存速率随着间作年限增加而增加,间作3~9a为0.145 0t/(hm2·a),间作9~13a为0.397 5t/(hm2·a),间作13~17a达到最高,为0.615 0t/(hm2·a),平均为0.351 4t/(hm2·a),说明豫东平原杨农间作系统要达到一定年限,才能充分发挥其土壤固碳效能。 
    生物有机肥对酿酒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郭洁,孙权,张晓娟,王锐,王振平,朱英
    2012, 41(12):  76-80,84. 
    摘要 ( )   PDF (6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贺兰山东麓大面积酿酒葡萄园因土壤瘠薄、过度依赖化肥而导致产量低且不稳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研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3、6、9、12、15t/hm2)对该区酿酒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生物有机肥施用量范围内,随施用量的增加,酿酒葡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新稍长增加3.19%~24.41%,百叶鲜质量增加2.91%~13.26%,而百叶干质量增幅为11.71%~26.30%,有利于干物质累积;施有机肥促进了叶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吸收,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分别增加0.60%~12.93%、46.94%~82.65%和6.94%~17.14%;叶柄全氮、全磷、全钾分别增加9.04%~48.59%、112.50%~226.14%和5.87%~40.47%,有利于干物质合成,从而比对照增产360.05%~554.14%,果实总糖含量提高1.11~1.94个百分点,总酸度下降0.18~0.27个百分点,糖酸比增大10.04~16.13个百分点;但有机肥施用量超过12t/hm2时,对3年生酿酒葡萄生长、氮磷钾吸收和产量等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经肥料效应方程计算得出,该区3年生酿酒葡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11.45t/hm2和10.01t/hm2。 
    参与玉米接杆降解的的真菌类型研究
    谢茂芳,吴坤,薛保国
    2012, 41(12):  81-84. 
    摘要 ( )   PDF (6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真菌活动规律,采集正在腐烂的玉米秸秆,通过平板分离、透明圈平板筛选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果胶酶活性测定,记录菌体类型及酶活状况。结果表明,19种真菌参与其降解过程,其中纤维素降解菌11种,木质素降解菌9种,同时发现3种菌具有果胶降解能力且菌株酶活较高。说明在纤维素酶产生菌、木质素酶产生菌联合作用于秸秆降解的同时,果胶降解菌群也是秸秆降解菌的重要组成之一。
    小麦、玉米秸秆与不同比例牛、羊粪堆置腐熟研究
    田曦,王晓巍,刘明军,张玉鑫
    2012, 41(12):  85-88. 
    摘要 ( )   PDF (7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小麦、玉米秸秆分别与牛、羊粪按不同比例进行高温堆肥,通过测定堆体温度、pH值、发芽指数等理化指标,研究不同物料配比对高温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堆肥发酵的效果好于添加小麦秸秆,其高温持续时间较小麦秸秆处理长15~24d,腐熟时间短3d左右。添加羊粪处理腐熟效果优于牛粪处理。综合分析可知,以玉米秸秆和羊粪质量1∶1配比效果最佳,堆肥升温快,第3天即达5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为22d,反应结束时pH值为8.35,发酵第30天种子发芽指数即可达80%以上,达到了快速腐熟的目的。 更多还原
    植物保护
    绿木酶ZBS6黏粒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质量鉴定
    孙虎,燕照玲,刘德畅,薛保国
    2012, 41(12):  89-93. 
    摘要 ( )   PDF (9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开展绿木霉ZBS6(Trichoderma viride ZBS6)拮抗基因筛选及克隆工作,建立了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并采用SuperCos1载体构建了绿木霉ZBS6黏粒基因组文库。试验中共获得3.9×104个黏粒克隆,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约为33kb,文库滴度约为4.2×108 cfu/mL。理论上,从该文库中筛选到任一DNA序列的精确概率可高达99.9%。
    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
    2012, 41(12):  94-97,145. 
    摘要 ( )   PDF (7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对麦蚜整个发生期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了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对小麦苗期和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出苗、分蘖、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2a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1.4~2.0g/kg拌种、噻虫嗪1.0~4.0g/kg拌种对小麦整个生育期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出穗前、扬花期和灌浆期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02%~100%、93.12%~100%和84.19%~98.31%;吡虫啉1.4g/kg拌种、噻虫嗪1.0~2.0g/kg拌种对小麦出苗时间、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噻虫嗪4.0g/kg拌种小麦出苗时间推迟0.5~1d,对出苗率无影响;吡虫啉1.4g/kg拌种、噻虫嗪2.0g/kg拌种,小麦有效分蘖增加最多,分别为55.38%和34.58%;小麦千粒重增加以吡虫啉1.4g/kg拌种最高,显著高于噻虫嗪1.0~4.0g/kg拌种,且吡虫啉1.4g/kg拌种小麦产量增加显著高于噻虫嗪4.0g/kg拌种,稍高于噻虫嗪1.0~2.0g/kg拌种。可见,在小麦播种时,用吡虫啉1.4~2.0g/kg、噻虫嗪1.0~2.0g/kg拌种可有效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蚜虫危害,且对小麦安全,增产效果明显。
    综述
    外源BR诱导小白菜对霜霉病抗性的研究
    徐芬芬,徐卫红
    2012, 41(12):  98-100. 
    摘要 ( )   PDF (6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小白菜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洒的方法施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研究BR对小白菜霜霉病的抗性诱导效应。结果表明,0.01~0.15mg/L BR处理均能极显著降低小白菜霜霉病的病情指数,其中,0.10mg/L BR诱导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9.36,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此时抗病效果为36.60%。另外,经0.10mg/L BR诱导处理后,小白菜的株高达8.26cm,单株鲜质量达5.940g,单株干质量达0.780g,均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研究还发现,BR处理后的第5天是诱导小白菜对霜霉病抗性效果最佳时间。 
    植物保护
    桃小食心虫卵的空间格局动态研究
    贾楠,王小奇,刘薇薇,林文中
    2012, 41(12):  106-109. 
    摘要 ( )   PDF (6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是我国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研究该虫在苹果园内的空间分布情况,2009年7-8月在大连市普兰店地区苹果园中对其进行了动态调查研究。应用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等6种聚集度指标分析桃小食心虫卵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卵在7月1-15日、7月16-31日、8月1-20日在单棵苹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分别为均匀分布、聚集分布、聚集分布,在整个苹果园中的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并利用聚集均数λ分析了该虫的聚集原因,认为是由其自身的习性和环境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或者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
    烟台市苹果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王艳春,王承明,田明英,迟胜起
    2012, 41(12):  110-113. 
    摘要 ( )   PDF (11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苹果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以GPRS无线通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采用B/S体系结构,开发实现了烟台市主要苹果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将苹果病虫害数据库、预报模型数据库以及气象数据库进行有机结合,该系统能够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电子地图,清晰明了地显示病虫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发生程度。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对烟台市主要苹果病虫害提供方便有效的监测预警服务。 
    园艺 林学
    珍珠岩配比基质结合浇灌营养液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和根际环境的影响
    米国全,程志芳,赵肖斌,王晋华
    2012, 41(12):  114-116,122. 
    摘要 ( )   PDF (9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晚熟品种)和中杂109(早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珍珠岩+蛭石和草炭+蛭石(体积比均为2∶1)2种基质及其结合浇灌营养液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根际EC值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质草炭+蛭石相比,珍珠岩+蛭石营养条件较差,不利于番茄穴盘幼苗的生长。而珍珠岩+蛭石+营养液(ZZS)条件下培育的中杂109番茄穴盘幼苗壮苗指数(0.044 4)、G值(0.026 6)、花蕾长度(0.94cm)、叶片叶绿素含量(1.303mg/g),分别高出草炭+蛭石+营养液(CZS)培育的穴盘幼苗33.7%、35.0%、9.3%、2.0%,根际EC值(0.45mS/cm)和pH值(7.10)亦适合番茄幼苗生长。ZZS比CZS更有利于增加中杂9号和中杂109番茄幼苗的株高和茎粗。因此,以珍珠岩+蛭石(2∶1)基质配比结合浇灌营养液更有利于培育番茄穴盘壮苗。
    草莓解除休眠过程中DNA甲基变化研究
    张莉,谷辉辉,贾峰,张广乐,王金水
    2012, 41(12):  117-122. 
    摘要 ( )   PDF (10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DNA甲基化对草莓休眠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草莓休眠的机制,在温度5℃、光照8h处理条件下对全明星和达赛莱克特2个草莓品种进行休眠解除,研究在此过程中总DNA甲基化水平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解除草莓休眠过程中,2个草莓品种新展开叶片中总DNA甲基化水平均降低。甲基转移酶FaDRM(domain-rearranged methyltransferase)基因在2个草莓品种中保持较低表达水平。转葡萄糖基酶FaROS1(repressor of silencing 1)基因在全明星和达赛莱克特中分别从第4周和第3周开始显著上调表达,FaROS1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是引起DNA甲基化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 
    壳聚糖纯化车前草水提液的研究
    廖春燕,黄敏,黄瑶,贲贵妹
    2012, 41(12):  123-126. 
    摘要 ( )   PDF (8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优化壳聚糖对车前草水提液的纯化工艺,以多糖损失率、蛋白质去除率和脱色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壳聚糖用量、溶液pH值、絮凝温度、絮凝时间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纯化车前草水提液的优化工艺为:壳聚糖用量1.0mL/g、溶液pH值9.0、絮凝温度45℃、絮凝时间2.0h。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损失率为20.03%、蛋白质去除率为80.26%、脱色率为52.67%。 
    忍冬种子休眠特性及破眠方法研究
    李建军,贾国伦,李博,李静云,杨丽
    2012, 41(12):  127-130. 
    摘要 ( )   PDF (8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忍冬种子为材料,研究忍冬种子休眠特性并筛选打破休眠的方法以及发芽最佳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忍冬品种种子大小和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低温处理前后忍冬种子胚率从41.57%上升到53.07%,说明低温具有破眠作用;浸种0~2d种子吸水率由0快速上升到52.35%,说明种皮无明显吸水障碍;砂纸摩擦和0.3~0.7g/L赤霉素均可促进忍冬种子破眠,其中砂纸摩擦+0.5g/L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率为68.30%,效果最佳;蛭石+松针土(体积比为1∶1)发芽率为10%,是种子发芽最适基质。
    美洲黑杨新品种全红杨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的对比研究
    杨淑红
    2012, 41(12):  131-137. 
    摘要 ( )   PDF (11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全红杨叶片内在色素与外在色相的特性及其关系,探讨全红杨的呈色机制,比较分析了生长季不同时期全红杨、中红杨和2025叶片中色素含量和叶色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全红杨叶片含有较多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和非光合色素(花色素苷),尤其是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中红杨和2025,三者叶色差异明显。全红杨色相a*值和色光值始终为正值,色相b*值为较小的正值,叶色始终以红色为主;中红杨色相a*值和色光值由正值变为负值,色相b*值为正值并逐渐变大,叶片红色转淡,出现返绿现象;2025杨色相a*和色光值为较低的负值,色相b*为较高的正值,叶片始终呈现黄绿色或绿色。此结果与叶片色素比例的变化对叶色的影响结果相一致。 
    电导法测大叶樟和小叶樟的抗寒性研究
    王团荣,马俊青
    2012, 41(12):  138-140. 
    摘要 ( )   PDF (7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比较大叶樟、小叶樟的耐寒性,采用电导法测定不同低温处理下大叶樟和小叶樟叶片的电导率,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并对其大田越冬成活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叶樟、大叶樟叶片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1.931 8、-23.509 8℃。大叶樟、小叶樟在新郑的越冬成活率分别为16.7%、85.7%。小叶樟的耐寒性强于大叶樟。
    畜牧 兽医
    务川黑牛微卫星座位遗传多样性分析
    吴芸,蒋自立,田雄,马培江
    2012, 41(12):  141-145. 
    摘要 ( )   PDF (8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贵州地方牛优良品种务川黑牛为研究对象,选取分布于其7条染色体上的ETH10、ILSTS033、CSSM66、BM2113、ETH225、BM1818和CSRM60共7对微卫星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1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数为2~5个,7个微卫星座位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7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3.000 0±1.154 7、2.377 3±0.585 4、0.558 4±0.101 6、0.475 9±0.125 1,说明务川黑牛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样性。为务川黑牛种质资源保存和改良提供了试验基础。 
    一种自拟中药复方及其含药血清的抑菌效果
    邱妍,毛龙娟,董发明,林霖
    2012, 41(12):  146-148. 
    摘要 ( )   PDF (6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自拟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选用7种常见中药组成复方,以白头翁汤作为对照,采取传统水煎法提取药液,利用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复方药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并分别制备2种复方的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自拟复方药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0.3 mm,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31.25 mg/mL,白头翁汤药液的抑菌圈直径为15.5mm,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25.0mg/mL;以兔为试验动物,最后一次给药后1h采集的自拟复方的兔含药血清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1.5mm,白头翁汤的兔含药血清则是在最后一次给药后2h采集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1.0mm。自拟复方的总体抑菌效果优于白头翁汤,为自拟复方的深入研究进而应用于兽医临床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豫丰黄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张恒业,张焕,吉进卿,白继武,张长兴
    2012, 41(12):  149-152. 
    摘要 ( )   PDF (7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豫丰黄兔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河南省地方优良品种豫丰黄兔初配母兔150只,平均分为5个试验组,采用标准化笼具饲养,人工授精、频密繁殖(繁殖周期为42d);每组在人工授精前48h对母兔分别注射20、30、40、50、0IU剂量的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研究其对母兔同期发情及繁殖效果的影响,试验进行4个周期,共539次人工授精。结果表明,20、30、40、50IU的eCG均可显著提高豫丰黄兔产仔率,20IU和30IU的产仔率显著高于40IU和50IU的;30IU组活窝重显著高于20IU组和对照组;40IU组仔兔个体提质量显著低于20、30IU组和对照组。分析表明,eCG 30IU组综合表现最佳;在生产实际中使用eCG对母兔进行同期发情处理,20、30IU较40、50IU对豫丰黄兔母兔产仔率具有更好的提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