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多倍体植物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进展
    聂利红,王延召,房卫平,谢德意
    2012, 41(2):  1-4. 
    摘要 ( )   PDF (2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和多倍化是促进植物进化的重要力量。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多倍化后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包括染色体重排、序列消除、基因沉默、基因激活等现象。鉴于此,综述了植物多倍化后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模式变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了解植物进化的机制提供参考。 
    小麦骨干亲本研究进展
    徐鑫,李小军
    2012, 41(2):  5-8. 
    摘要 ( )   PDF (1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干亲本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已经成为作物优异种质分子评价的重要部分,对作物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就小麦骨干亲本的遗传多样性、重要基因组区段及有利基因发掘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以连锁不平衡研究为基础开始在植物系谱群体进行数量性状研究的几种策略。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及其在植物学中的应用概况
    樊慧梅,仇建飞,宋志峰,杨建,马虹,魏春雁
    2012, 41(2):  9-11,53.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技术是先进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LSCM具有高分辨率,可以实现无损伤连续光学切片,对活体或固定的组织细胞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和定时定位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并应用LSCM技术,对LSCM的基本原理及LSCM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棉花黄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马宗斌,严根土,刘桂珍,霍晓妮,贾文华
    2012, 41(2):  12-17. 
    摘要 ( )   PDF (2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为此,综述了近年来棉花黄萎病防治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种子检疫、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健株栽培、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并提出了今后黄萎病防治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有机污染物在腐殖酸作用下的光降解研究进展
    欧晓霞,孙红杰,王崇,张凤杰,刘娜
    2012, 41(2):  18-20,88. 
    摘要 ( )   PDF (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腐殖酸是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中的天然吸光物质,其光化学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此,综述了近年来腐殖酸对不同种类的有机污染物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抗生素、染料和有毒化学原料光降解的影响,并就腐殖酸对污染物光降解影响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四大怀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周延清,周鹏,郭静佩,张永华,陈艳梅,张喻,杨德勇,许春
    2012, 41(2):  21-25.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A分子标记技术是比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诸多研究中。但是它在四大怀药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因此,对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四大怀药的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居群遗传结构、品种鉴定和真伪品鉴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四大怀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进展
    李莉,李春梅
    2012, 41(2):  26-32. 
    摘要 ( )   PDF (3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鱼类是兼具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低等脊椎动物,而非特异性免疫在抵御外源微生物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概述了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抗原识别以及非特异性细胞毒细胞、吞噬细胞、溶菌酶、抗菌肽、干扰素、补体、白细胞介素、天然抗体、铁传递蛋白等在抵御病原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河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探讨
    赵献林
    2012, 41(2):  33-36. 
    摘要 ( )   PDF (1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生产发展对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劳动力缺乏导致栽培管理不到位,气候和环境条件变化使小麦抗逆性和抗病性面临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育种研究方向、育种目标及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河南省部分玉米地方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王利锋,杜海英,张艳,曹言勇,唐保军,李会勇
    2012, 41(2):  37-40. 
    摘要 ( )   PDF (3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聚类分析,从不同类群中筛选到18份河南省特异玉米地方品种,对其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一般配合力对其产量性状作用较大,一般配合力(GCA)较高的是老人牙、红胡玉和朝鲜白马牙,其效应分别为29.93、13.65和9.94;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较高的分别是黄早四×本地白玉米、掖478×白盖玉米、黄早四×老人牙、掖478×踏坑白、黄早四×混选一号和黄早四×红胡玉,其效应分别为15.62、14.36、13.03、12.88、9.33和8.59。在所有杂交组合中,黄早四×老人牙的产量最高,而掖478×踏坑白和掖478×白盖玉米组合次之,其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182g、170g和168g,这3个组合可作为潜势组合进一步试验。因此,在从地方品种中选育自交系作亲本时,应重点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地方品种,同时,结合特殊配合力测定,才能得到产量优异玉米杂交组合。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张鑫,安景文,邹晓锦,隋世江
    2012, 41(2):  41-44. 
    摘要 ( )   PDF (3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习惯施肥、施缓控释肥、优化施肥和秸秆还田4种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的玉米产量比习惯施肥增产2.67%。氮肥用量与收获后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呈正相关,施氮量越多,土壤硝态氮在100cm土层范围内的累积量也越大。0~1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的累积量,不同处理表现为:缓控释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习惯施肥;与习惯施肥相比,缓控释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处理0~100cm土层中硝态氮积累量分别下降了48.0%、46.5%、40.7%,从而降低了农田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风险。综合玉米产量、硝态氮积累量,认为在施氮192kg/hm2条件下,施用缓释肥料既可保证产量又能降低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风险。 
    盐碱胁迫对M-81E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贝盏临,张欣,魏玉清
    2012, 41(2):  45-49. 
    摘要 ( )   PDF (6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M-81E甜高粱为材料,分别用0.3%~2.4%的NaCl溶液和pH值7.0~9.6的NaOH溶液对其种子进行单盐、碱胁迫,测定其发芽率,并用0.3%~0.9%的NaCl溶液,pH值7.0~9.6的NaOH溶液对其苗期进行盐碱混合胁迫处理,测定其存活率、相对生长率、相对含水量、束缚水含量、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M-81E甜高粱种子耐单盐、单碱胁迫能力极强;M-81E甜高粱种子发芽率与盐质量分数相关极显著,发芽率随着盐质量分数下降而下降,耐盐极限为1.8%~2.1%;在pH值7.0~9.6时,M-81E甜高粱种子发芽率与碱度相关不显著。M-81E甜高粱苗期耐盐碱能力很强,在盐质量分数0.9%、pH值9.0胁迫下苗期存活率很高,达94.44%;相对生长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随盐碱度增强而降低,且盐碱混合胁迫越强下降越快;束缚水含量随盐碱度增强而增高,且盐碱混合胁迫使束缚水含量增加更快;相关分析表明,随盐质量分数升高高粱各指标与pH值相关指数增大,相关性增强;盐碱胁迫影响幼苗生长,盐碱胁迫之间具有协同效应。 
    夏大豆瘪荚率的遗传分析
    郭建秋,张向召,马雯,雷全奎,杨小兰,李月霞
    2012, 41(2):  50-53. 
    摘要 ( )   PDF (4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荚而不实在黄淮区大豆生产中频繁发生,为探讨不同大豆品种荚而不实的遗传差异,以瘪荚率为指标,对豫豆25号×中黄24、冀黄13×中黄13和冀黄13×开豆16等3个杂交组合P1、P2、F1、F2等4个世代瘪荚率进行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5个亲本的瘪荚率存在显著差异(6.26%~90.96%)。3个组合瘪荚率的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且均检测到主基因的存在,但主基因的遗传率均较低,分别为13.40%、29.17%和32.42%。说明大豆荚而不实现象的瘪荚率是典型的数量性状,育种上应以聚合回交及轮回选择等方法聚合有利基因。 
    辽首-花生15适宜播种期及热量指标研究
    王素梅,任晓颖,张超,张国林
    2012, 41(2):  54-58. 
    摘要 ( )   PDF (3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2004-2008年5a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辽阳地区花生新品种辽首-花生15的适宜播种期及各生育阶段的热量指标,以期为该品种推广及适时栽培管理提供气候依据。结果表明:当辽阳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适宜辽首-花生15播种,播种适宜期为4月15-25日,最佳播种期为4月20-25日。辽首-花生15品种全生育期154d左右,需≥12℃活动积温3 200℃.d以上。其中,播种-出苗阶段积温指标在250℃.d以上,出苗-初花阶段在550℃.d以上,初花-末花阶段在630℃.d以上,末花-成熟阶段在1 650℃.d以上。辽阳地区热量资源较为丰富,适宜种植辽首-花生15。
    采收成熟度对浓香型烤烟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孟智勇,张保占,马浩波,李彦平,胡占军,王正平,朱景伟,曹晓涛,张东峰
    2012, 41(2):  59-63. 
    摘要 ( )   PDF (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下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下部烟叶提前5d采收,能提高橘色烟比例,经评吸,香气量足,杂气、刺激性稍小,余味好;常规采收的烤后烟叶糖类物质含量高,含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中部烟叶常规采收,烟叶油分好,色度强,糖类物质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提前7d采收降低10.8%,糖碱比(9.95)、氮碱比(1.02)比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经评吸,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减轻、余味较适。上部烟叶推迟9d成熟采收,烟叶油分足,色度浓,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较高,总氮、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最低(5.46%),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分别降低22.00%、21.33%,糖碱比适宜,还原糖/总糖分别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提高11.69%和14.67%,经评吸,香气量较足,劲头较大。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的采收时间应掌握在提前5d到常规采收之间为宜,即适当早收;中部烟叶的采收时间掌握在常规采收到推迟7d采收为宜;上部烟叶应较常规采收推迟9d充分成熟后采收。
    外源钙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烤烟活性氧及保护酶的修复效应
    刘华山,王晓军,韩锦峰,徐淑霞,左涛,张志勇,袁仕豪,蒲文宣,易建华
    2012, 41(2):  64-67. 
    摘要 ( )   PDF (5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CaCl2溶液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烤烟活性氧和保护酶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同正常烟叶相比,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的烤烟叶片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及脯氨酸含量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受害烟株喷施外源钙后,烟叶中O2.-、.OH、H2O2、MD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提高,脯氨酸含量升高,与受害对照相比,喷施10mmol/L外源钙处理20d时,烟叶中O2.-、.OH、H2O2及MDA含量分别降低60%、49%、38%、42%;SOD、POD活性分别提高21%、81%;脯氨酸含量增加77%。喷施外源钙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叶生长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喷施10mmol/L CaCl2时修复效果最佳。
    农业资源与环境
    垄作覆盖下小麦、玉米产量、土壤碳素转化及水分研究
    吕军杰,李俊红,檀尊社,丁志强,张洁,吴剑峰,杨妮娜,姚宇卿
    2012, 41(2):  68-72. 
    摘要 ( )   PDF (7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旱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垄作覆盖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内防渗精确水分池内,设置垄作覆盖、秸秆覆盖、传统耕作(对照)3个处理,结果表明,(1)垄作覆盖下作物增产显著,小麦较对照增产11.05%,玉米增产32.40%;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6 kg/(mm.hm2),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72kg/(mm.hm2)。(2)垄作覆盖提高了0~200cm土壤含水量,为小麦、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3)垄作覆盖下0~5cm、5~10cm土层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小麦田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9.7mg/kg、27.5mg/kg,玉米田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2.1%、61.2%。(4)垄作覆盖下微生物量碳含量:小麦田0~5、5~10、10~20cm土层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20.7mg/kg、158.6mg/kg和132.2mg/kg;耕层微生物量碳平均含量较对照高94.1%;玉米田0~5cm、5~10cm土层分别较对照高167.2mg/kg、78.2mg/kg,10~20cm与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垄作覆盖技术既可提高0~200cm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又可显著提高0~5cm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利于小麦、玉米高产稳产。
    灌溉条件下河南省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初探
    王喜枝,常介田,王立河,郑义,葛树春
    2012, 41(2):  73-77. 
    摘要 ( )   PDF (12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豫东潮土区进行了5a的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工作,探索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土壤墒情总的变化规律是:6、7、8月份土壤墒情充足,其他月份欠缺,特别是4、5月份,正是农作物需水量大的时期,土壤水分含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从单个栽培模式看,青砂土果园,从4月份到10月份,各层土壤水分含量比较高,其他月份则整体下降,20~40cm土层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夹壤淤土大蒜-玉米(西瓜)栽培模式,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降低,土壤含水量最高时段出现在雨季的8月份,最低时段出现在来年的3月份;体砂小两合土小麦-玉米栽培模式,各土层水分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特别在4、5月份和8、9月份,小麦、玉米需水量大,而土壤水分却供应不足;底壤砂土花生(西瓜套玉米)-冬休闲(小麦)栽培模式,各土层含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0~20cm土层墒情不足;夹黏青砂土小麦-胡萝卜(花生)栽培模式,7、8、9月份各土层水分充足。4-5月份各种栽培模式下,土壤水分亏缺时,均应加强水分管理。 
    2种保水剂对砂土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
    周岩,武继承,张彤,何方,杨永辉
    2012, 41(2):  78-81,92. 
    摘要 ( )   PDF (10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沃特保水剂和冬小麦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延津县砂质潮土试验基地开展了2种保水剂不同用量(0、15、30、45、60kg/hm2)和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施用对麦田砂土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拔节期和孕穗期土壤容重分别平均减小3.1%、5.8%,土壤总孔隙度分别平均增大14.0%、7.3%,土壤含水量在拔节期增大,孕穗期减小,土壤持水性能在2个生育期都有所增强,并以45kg/hm2用量效果最好;施用沃特保水剂,孕穗期土壤容重平均减小5.1%,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大1.5%;而拔节期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变化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持水性能都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以30kg/hm2用量效果最好。孕穗期施用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比拔节期施用的效果好;2种保水剂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的效果较好。 
    烟碱降解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烟碱降解效果评价
    丁怀宇,韩铭海
    2012, 41(2):  82-85.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烟碱降解微生物平板筛选鉴别方法,从白肋烟和烤烟中筛选出11株烟碱降解微生物,经初步鉴定,3株为细菌,8株为放线菌;采用荷移光谱法测定了11株菌对纯烟碱和白肋烟叶片中烟碱的降解能力,其中放线菌K2对烟碱的降解能力最强,对白肋烟叶片中的烟碱降解率(48h)为74.77%,对纯烟碱可以完全降解。经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和16SrDNA序列比对,确定放线菌K2为除虫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厌氧降解条件下秸秆育苗容器降解性能研究
    章健,常志州,黄红英,王友保
    2012, 41(2):  86-88. 
    摘要 ( )   PDF (3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秸秆育苗容器在厌氧条件下的生物可降解性能,以厌氧发酵罐中的沼渣为接种物,微晶纤维素和聚丙烯(PP)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利用排水法测定参试样品的总产气量,采用气相色谱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结果表明:4周内,粉状和片状秸秆育苗容器降解率分别达到了27.5%和23.0%,粉状秸秆育苗容器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大于片状秸秆育苗容器,表明秸秆育苗容器在厌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 
    植物保护
    吡虫啉与蝉拟青霉的相容性及增效作用研究
    李忠,赵致,金道超
    2012, 41(2):  89-92. 
    摘要 ( )   PDF (1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蝉拟青霉的杀虫毒力,研究了吡虫啉对蝉拟青霉菌落生长、产孢、孢子萌发的影响及菌药混用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致死剂量(1∶3 000)的吡虫啉对蝉拟青霉菌落生长和产孢有一定的影响,而亚致死剂量(1∶15 000)和次亚致死剂量(1∶30 000)的吡虫啉对菌落生长、产孢、孢子萌发均无显著影响,其对菌落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2.53%和0.73%,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仅为1.02%、-0.35%。该药剂亚致死剂量和次亚致死剂量分别与蝉拟青霉孢子液混用后,对蚜虫的致死中时(LT50)比单用孢子液提前了0.37d、0.26d,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增加。表明亚致死剂量和次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与蝉拟青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混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4种单体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嗅觉行为的影响
    周开艳,杨发忠,杨斌,孙佑赫
    2012, 41(2):  93-96. 
    摘要 ( )   PDF (5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方法,研究了己酸、壬酸、己醇和壬醛4种单体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嗅觉行为的影响,并对4种化合物的有效剂量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4种供试化合物均对甜菜夜蛾雌虫表现出明显的驱避作用。己酸的驱避活性剂量范围为稀释200~1 200倍,壬酸的有效剂量范围为稀释10~1 000倍,己醇在稀释300倍和500倍时表现出显著的驱避活性,而壬醛在稀释800~1 200倍时对甜菜夜蛾雌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己酸、壬酸、己醇和壬醛驱避效果最佳的稀释倍数分别为1 000倍、500倍(和800倍)、500倍、1 000倍,驱避率依次为96%、82%、76%、82%。因此,这4种对甜菜夜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单体化合物在甜菜夜蛾的防治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深绿木霉SS003菌株抗病原真菌活性成分的基本性质
    敖新宇,李永艳,陈玉惠
    2012, 41(2):  97-100. 
    摘要 ( )   PDF (1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液体发酵和抑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SS003菌株所产抗病原真菌类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1)SS003发酵液对壳囊孢菌(Cytosporasp.)菌落生长的抑菌率为87.25%,发酵液中非蛋白等小分子部分的抑菌率为75.18%,而蛋白等大分子部分的抑菌率仅为51.03%;(2)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SS003发酵液提取后,提取液对壳囊孢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在28.95%~74.44%,其中甲醇提取液的抑菌率最高,达74.44%;(3)在0~121℃的温度范围内,抗菌活性成分(毒素)粗提液对壳囊孢菌的抑制活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抑菌率在88.32%~95.81%;毒素粗提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壳囊孢菌菌落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在81.25%~98.80%,其中在pH值为5.00~8.00时,毒素粗提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均超过95%;(4)SS003菌株的毒素粗提液经活性炭吸附后,滤液对壳囊孢菌菌落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活性最强的滤液抑菌率达到60.31%。SS003菌株产生的抑制病原真菌壳囊孢菌菌落生长的活性成分种类复杂,性质多样,极性分布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
    1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怀牛膝根结线虫的杀虫杀卵效果
    张红瑞,张华,高致明,王佩佩
    2012, 41(2):  101-104. 
    摘要 ( )   PDF (1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15种中草药水溶性提取液对怀牛膝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及卵进行室内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怀牛膝根结线虫幼虫和卵的毒杀活性差异显著,其中,用徐长卿、黄姜、喜树、藜芦提取液处理后,二龄幼虫7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46%、95.00%、91.79%、90.47%,杀线虫活性强度均达到"++++",1~30d卵的孵化抑制率分别为94.30%、94.13%、90.89%、91.13%,卵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0.40%、82.23%、75.54%、78.87%。徐长卿、黄姜、喜树、藜芦提取液对怀牛膝根结线虫的杀虫、杀卵效果较好。 
    药物掺混肥对甘薯和花生产量及虫蛀率的影响
    庄秋丽,王生军,黄玉波,姜秀芳,徐丰,王海红,张书中
    2012, 41(2):  105-107. 
    摘要 ( )   PDF (1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近些年地下害虫数量迅猛增加,地下商品果类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影响的现状,设置不同的颗粒农药与肥料混合,研究其在甘薯和花生种植中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农博士颗粒农药45.0kg/hm2与肥料600kg/hm2掺混施用能使甘薯增产5.71%,虫蛀率降低27.06个百分点;使花生增产6.02%,虫蛀率降低1.02个百分点。颗粒农药与肥料掺混施用,能降低害虫对地下商品果类农产品的危害程度,但是对肥料的肥效影响不大。甘薯试验中,农博士颗粒农药22.5kg/hm2与肥料即配即施处理的杀虫效果(虫蛀率50.84%)与处理④(农博士颗粒农药45kg/hm2与肥料混配,放置3周后施用)相当(虫蛀率50.46%),并且优于处理③(农博士颗粒农药22.5kg/hm2与肥料混配,放置3周后施用),说明肥料与颗粒农药掺混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对农药的杀虫效果有不利影响。 
    园艺 林学
    低温胁迫下番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张静,朱为民
    2012, 41(2):  108-110,114. 
    摘要 ( )   PDF (4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低温下番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耐寒性较弱的番茄品种010为试材,观察其幼苗经6、10、25℃处理后10d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25℃处理下,叶绿体结构致密有序,体内类囊体片层有规则的整齐排列,细胞的超微结构中无嗜锇颗粒的积累;6、10℃低温处理下,叶绿体超微结构损伤,叶绿体部分膜解体破裂,类囊体片层结构排列紊乱,变形或扭曲,细胞内有较大的淀粉粒和大量嗜锇颗粒的积累。低温逆境导致番茄细胞膜系统和细胞结构受到破坏。
    圆叶牵牛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化感作用研究
    高汝勇
    2012, 41(2):  111-114.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圆叶牵牛是成功入侵的一种外来杂草。植物的化感作用在外来杂草入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圆叶牵牛水浸提液对4个白菜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浸提液影响白菜种子萌发的速率,低含量(1%、2.5%)的浸提液促进白菜丰抗78、津绿75的发芽,抑制率为-12.4%~-1.1%,但随着含量的提高,浸提液产生抑制作用,且逐渐增强,抑制率为9.7%~27.2%;不同含量的浸提液均能抑制西由78、早熟5号的发芽。浸提液均能抑制白菜根的生长,抑制率为12.5%~77.4%。低、中含量(1%~7.5%)的浸提液促进株高增加,抑制率为-47.4%~-5.3%,随着浸提液含量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并转为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10%~31.60%。综合分析,圆叶牵牛浸提液抑制白菜幼苗的生长发育,继而影响最终产量。从综合效应值来看,早熟5号受影响较小,是抗性最好的品种。
    BM有机物料腐熟剂高温好氧发酵鸡粪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元东,朱玉成,董旭永,姜玉琴,王风英,刘尚伟
    2012, 41(2):  115-117. 
    摘要 ( )   PDF (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以BM有机物料腐熟剂高温发酵鸡粪(以下简称BM有机肥)做底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M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大,大白菜的叶长、叶宽、球高、球茎均增加,以30t/hm2时达到最大。BM有机肥使用量为30t/hm2时,大白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1.39%;粗灰分含量最低,仅为0.49%;亚硝酸盐含量为0.22mg/kg。BM有机肥使用量为30t/hm2时大白菜产量最高,达到164.09t/hm2,比单纯施用化肥处理产量增加14.01t/hm2,增产幅度为9.3%。在大白菜生产上使用BM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不同留枝数与摘心强度对寒地栽培枣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鹏,赵宝龙,赵瑞丽,孙军利,魏海滨
    2012, 41(2):  118-121. 
    摘要 ( )   PDF (8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寒地栽培红枣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设定不同的留枝量和摘心强度,分别对红枣产量、果个大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进行测定,从而确定最佳的留枝数和摘心强度。结果表明,对于株行距为2m×2m的寒地栽培枣树,留枝数为5个,摘心长度为110cm时产量较高,平均株产达到3.85kg;平均单果质量最大,达到19.27g;其大果和中果所占比例中等;糖酸比较高,达到97.35。因此,留枝量为5个,摘心长度为110cm时,寒地栽培枣树产量较高,综合品质较好,可作为确定枣树寒地栽培枣头新梢一次枝留枝数量和摘心强度的依据。 
    行间生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魏志峰,郭景南,高登涛,杨朝选,范庆锦
    2012, 41(2):  122-125. 
    摘要 ( )   PDF (3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葡萄园行间清耕及行间生白三叶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生长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葡萄园行间生草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的葡萄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节间长、节间粗分别为35.53、366.80cm2、13.03cm、1.275cm,比清耕增加2.33%、0.55%、7.69%、6.25%,但差异不显著;夏季高温条件下,14:00-16:00时,生草处理对地表至地下10cm处的降温效果显著;生草处理0~10cm土壤容积含水量明显高于清耕处理,而30~40cm土壤容积含水量又略低于清耕处理;生草使土壤容重降低9.49%,总孔隙度提高4个百分点;生草还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温度及气孔导度。可见,葡萄园行间生草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了葡萄生长发育。 
    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初探
    张玉,李艳敏,张和臣,王利民,王慧娟,张鸽香
    2012, 41(2):  126-128,135. 
    摘要 ( )   PDF (6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蝴蝶兰杂交品种H807无菌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防褐化物质(柠檬酸、抗坏血酸及活性炭)和细胞分裂素(6-BA与TDZ)对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70mg/L抗坏血酸的培养基中,叶片褐化级别仅为1级,防褐化效果最佳;3mg/L的TDZ对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诱导率最高,为75.0%。在以1/2MS附加70 mg/L抗坏血酸的基础上,激素组合TDZ3mg/L+NAA 1mg/L对蝴蝶兰H807类原球茎的诱导效果最佳。 
    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培养及其多糖积累的研究
    王增利,史昊,张宗申
    2012, 41(2):  129-131.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利用铁皮石斛种子诱导的原球茎在液体条件下培养,研究植物激素和有机添加物对原球茎增殖以及多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6液体培养基中附加1.0mg/L NAA+1.0mg/LKT+5%香蕉汁提取物+5%土豆汁提取物,最有利于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和多糖积累,培养30d时,原球茎鲜质量达到122.9g/L,多糖含量在25d时达到24.2%。结果提示,利用液体培养规模化生产铁皮石斛原球茎是可行的,是铁皮石斛大田传统栽培方式的重要替代途径。
    畜牧 兽医
    河北省鸡群鸭源鸡杆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李乔晶,张九州,姬郭彪,韩庆安,王川庆
    2012, 41(2):  132-135. 
    摘要 ( )   PDF (1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河北省鸡群中的感染状况,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对河北省10个不同地市的677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鸭源鸡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鸭源鸡杆菌的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不同地区鸡群均存在鸭源鸡杆菌感染,平均阳性率为48.60%,其中血清Ⅰ型抗体阳性率为29.54%,血清Ⅱ型抗体阳性率为29.69%,血清Ⅳ型抗体阳性率为22.16%。不同地市的鸡群血清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张家口和石家庄的鸭源鸡杆菌血清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2.73%和80.95%。
    热应激下中草药对鸡法氏囊、胸腺淋巴细胞组织学的影响
    刘会茹,沈萍,杨彩然,史秋梅,董淑珍,杨光,左天衡
    2012, 41(2):  136-139. 
    摘要 ( )   PDF (1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热应激下中草药对鸡中枢免疫器官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鸡法氏囊、胸腺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观察。选择88日龄健康伊莎褐商品代蛋用雏鸡120只,随机分成6个组:3个试验组为中草药高(7.5mg/d)、中(5mg/d)、低(2.5mg/d)剂量组和3个对照组〔高温对照组、正常室温对照组、维生素C(5mg/d)对照组〕。运用组织学常规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观察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88、91、95、97日龄的鸡法氏囊、胸腺中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在400μm×300μm的观察面积内,97日龄时,中草药高剂量组与高温对照组鸡法氏囊淋巴细胞数分别为84.33、69.81个,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中剂量组淋巴细胞数为81.61个,与高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97日龄时,中草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胸腺淋巴细胞数分别为95.85、91.40个,与高温对照组的淋巴细胞数(72.65个)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中草药可增加鸡法氏囊、胸腺内淋巴细胞数量,且剂量越高效果越好,由此说明该中草药对于缓解蛋鸡的热应激有较好的效果。 
    苏子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致兔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靳书刚,张苗红
    2012, 41(2):  140-142.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苏子提取物(EPS)对高脂饮食导致家兔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家兔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NC)、高脂模型组(HLM)、苏子提取物低剂量组(EPSⅠ,0.1g/mL)、苏子提取物高剂量组(EPSⅡ,0.5g/mL)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估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结果表明,EPSⅠ组、EPSⅡ组血清中ALT含量分别为26.07、21.55U/L,AST含量分别为17.29、14.83U/L,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HLM组(P<0.05或P<0.01);EPSⅠ、EPSⅡ组肝匀浆SOD活性分别为117.21、157.10kU/g,均极显著高于HLM组(P<0.01),MDA含量(3.45、3.30μmol/g)均显著低于HLM组(P<0.05)。EPS具有一定抑制因高脂饮食导致的肝脏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短期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对鲫鱼血红蛋白中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
    闫永峰,任培丽,高养春
    2012, 41(2):  143-145. 
    摘要 ( )   PDF (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物短期内对鲫鱼血红蛋白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选用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以煤矸石浸出液作为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物,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鲫鱼血红蛋白中CAT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CAT活力〔(0.71±0.27)U/mg〕显著低于对照组CAT活力〔(1.21±0.50)U/mg〕。表明短期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抑制了鲫鱼血红蛋白中CAT的活力。 
    中草药犁头草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赵锦慧,葛红莲,赖颖,郭婕
    2012, 41(2):  146-148. 
    摘要 ( )   PDF (1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测定中草药犁头草的体外抑菌作用,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筛选103 cfu/mL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并将其涂布到细菌培养基与不同质量浓度中草药犁头草混合的药液培养基上,测定犁头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犁头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50mg/mL和62.5mg/mL;在药液质量浓度不小于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时,犁头草对以上2种细菌的抑菌率均为100%。由此看出,犁头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大肠杆菌。
    尿素与氢氧化钙不同组合对麦秸纤维含量的影响
    孙国强,崔海净,蔡李逢,吕永艳
    2012, 41(2):  149-151.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尿素和氢氧化钙不同组合对麦秸纤维含量的影响,将不同添加量的尿素和氢氧化钙(分别为麦秸干质量的0%、2%、3%和4%)按照不同的组合添加,共16个组(原麦秸组为对照组,其余15个组为试验组),通过测定各组麦秸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来确定尿素和氢氧化钙最适宜的组合。结果表明:15个试验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2%尿素+2%Ca(OH)2组(0.55%)比对照组降低33.73%(P<0.0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尿素组、3%尿素组及2%尿素+4%Ca(OH)2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尿素+2%Ca(OH)2组(0.4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2%尿素+2%Ca(OH)2组(0.30%)比对照组降低30.23%(P<0.01)。大部分试验组在2种纤维含量上也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P<0.01或P<0.05)。在所设定的试验条件下,2%尿素+2%Ca(OH)2的组合降低麦秸纤维含量效果最佳。 
    动物组织中苯并咪唑类药物检测的LC-MS/MS法研究
    郭强,常孝勇
    2012, 41(2):  152-156. 
    摘要 ( )   PDF (5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可食性动物组织中阿苯达唑、阿苯达唑-2-氨基砜、阿苯达唑亚砜、阿苯达唑砜、噻苯咪唑、5-羟基噻苯咪唑、奥芬达唑砜等7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多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过程中以保留时间和2个MRM离子对(母离子和2个子离子)进行定性,以峰形好和响应值高的离子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苯并咪唑类药物残留的检测限为2ng/mL,定量限为10ng/mL。建立的方法灵敏、可靠,7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在2.0~500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能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可作为动源性食品中苯并咪唑类药物残留的定量检测和确证方法。
    农产品加工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芯木聚糖提取条件
    华承伟,谢凤珍,陈晓静
    2012, 41(2):  157-160. 
    摘要 ( )   PDF (4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玉米芯中木聚糖得率,采用响应面法对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 8的Min Run ResⅣ多因子两水平设计,对影响木聚糖提取的因素进行效应评价,利用最峭攀登搜索法为响应面分析的中心组合设计确定中心区,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碱提温度、碱提时间、NaOH质量分数和料液比对木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其最佳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16%,温度85℃,料液比1∶16,提取时间2.5h。利用响应面法成功对玉米芯木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提取率达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