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水稻油菜素内酯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钱文静,刘静,宋丹,何正权
    2013, 42(9):  1-5. 
    摘要 ( )   PDF (3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油菜素内酯影响水稻株型的变化,进而影响水稻的生物量和产量。体外喷施油菜素内酯与体内油菜素内酯含量的变化均能导致水稻株型的变化,因此,研究油菜素内酯相关基因的功能可以从分子水平揭示植物株型构成的机制,从而通过分子操作手段提高水稻产量。综述了水稻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生物降解以及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及其生理功能。 
    显花植物花器官原位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巧玲,位芳,胡杰,田保明,臧新,赵芳方,崔明珠,李云玲
    2013, 42(9):  6-10. 
    摘要 ( )   PDF (3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遗传转化技术将所要求的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株,从而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新品种是当今科研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转化方法是植物遗传转化的重要环节。建立一套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是成功获得可遗传性转化植株的关键所在。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详细总结了以花器官为转化受体的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该技术的应用原理、形成过程及优化条件等,并进一步分析了花器官原位转化技术在不同植物中的应用前景。认为,目前可以通过floral-spray改良的floral-dip及利用drop-by-drop转化方法获得较高的转化率。但每个方法各有不足。总体来说,floral-dip转化方法可进一步改良并推广应用于多种植物种类。
    菊芋及其提取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亚锴,刘红,刘军,王占彬
    2013, 42(9):  11-13. 
    摘要 ( )   PDF (1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促进菊芋资源的综合应用,综述了菊芋的饲用价值、菊芋及其提取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菊芋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菊芋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正反杂交差异研究
    相志国,赵献林,康明辉,赵永英,王爱玲
    2013, 42(9):  14-17. 
    摘要 ( )   PDF (1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硬粒小麦具有小穗多花、耐旱等优异性状,为了评估将此性状导入普通小麦中的难易程度,对硬粒小麦与3份普通小麦进行正反杂交,统计杂交结实率以及F1发芽率和结实率。结果表明,反交的结实率较高(51.19%);正交的发芽率较高(86.67%),而反交组合石家庄11号×周麦22发芽率为0。发芽率高低除了与细胞质有关外,也受普通小麦基因型差异的影响。 
    播期对郑麦7968群、个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田伟,郭振升,胡景辉,张慎举,刘艳侠,皇甫自起
    2013, 42(9):  18-21. 
    摘要 ( )   PDF (2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定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郑麦7698的适宜播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其群、个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植株高度下降,主茎出叶减少;播期与穗数、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935、-0.886,经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模型分别为:y(穗数)=759.8-40.2x、y(产量)=10 827-552.7x。在播量为150kg/hm2的条件下,郑麦7698适宜播期为10月10-15日,此期播种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较高的经济产量和效益。 
    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郑麦996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晁岳恩,杨攀,李巍,周正富
    2013, 42(9):  22-24,48. 
    摘要 ( )   PDF (2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定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郑麦7698的适宜播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其群、个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植株高度下降,主茎出叶减少;播期与穗数、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935、-0.886,经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模型分别为:y(穗数)=759.8-40.2x、y(产量)=10 827-552.7x。在播量为150kg/hm2的条件下,郑麦7698适宜播期为10月10-15日,此期播种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较高的经济产量和效益。 
    百农矮抗58生育后期冠层结构动态变化及产量分析
    冯素伟,胡铁柱,李小军,丁位华,李笑慧,茹振钢
    2013, 42(9):  25-28. 
    摘要 ( )   PDF (3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通过对其生育后期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叶面积以及透光率进行研究,探讨高产小麦品种冠层结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百农矮抗58群体的自动调节能力强,播量弹性较大,基本苗在135万~270万苗/hm2条件下其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大;百农矮抗58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绿叶面积和冠层透光率的变化动态呈现一定规律性,花后20d是冠层各测定指标变化的转折点,此时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达最大值,而下部叶片急剧衰亡、绿叶面积消失、透光率逐渐增大。冠层上部叶片功能期长,始终是光合主体,为后期籽粒灌浆提供物质基础。 
    2012—2013年度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品种利用建议
    王西成,赵虹,曹廷杰,胡卫国,陈渝
    2013, 42(9):  29-32. 
    摘要 ( )   PDF (1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2012-2013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河南省的农业气候特点及其对小麦品种的影响、造成冻害成因及应对措施、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和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部分新审定品种和中间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系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河南省秋季麦播及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播期对玉米新品种郑单538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赵霞,丁勇,唐保军,赵发欣,杜东伟,李新泽,田慧鹏
    2013, 42(9):  33-35. 
    摘要 ( )   PDF (1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玉米新品种郑单538的适宜播期,对不同播期下郑单538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穗部性状、籽粒性状及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玉米各生育阶段持续时间均有所缩短,粗缩病率降低。6月5日播种较5月21日播种播期推迟15d,玉米播种至出苗时间缩短2d;出苗至抽雄缩短2d,而抽雄至成熟收获缩短了11d,粗缩病率则由10.15%减少到2.16%。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在不同播期下差别不明显,行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秃尖长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其中,6月5日播种比5月21日播种行粒数减少12.19%,秃尖长增加0.02cm。产量以6月5日播种最高,为11 079.60kg/hm2,比5月21日播种增产8.87%,比6月20日播种增产18.91%。综合多种因素,郑单538的适宜播种日期为5月25日至6月10日,最迟不能晚于6月15日。在小麦收获后应尽可能早播。
    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自交亲和性研究
    牛妍,赵志刚,余青兰
    2013, 42(9):  36-42. 
    摘要 ( )   PDF (4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获得自交亲和的白菜型油菜材料,利用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将芥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状导入白菜型油菜,并揭示杂种后代自交亲和性状的渗入过程和状态。芥白杂种后代BC1F1群体的自交亲和指数介于0.05~0.88,群体自交不亲和,而BC1F2和BC2F1群体自交亲和指数最高达到14.33,自交亲和的植株分别占35.5%和22.2%。对BC1F2和BC2F1植株自交亲和性状分离进行统计和测验分析,表明白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状可能是单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BC1F3和BC2F2群体中自交亲和植株显著增多,分别占75.3%和87.5%。对BC1F2代和BC1F3代植株花粉管萌发观察和自交亲和指数比较均表明,芥白杂种后代植株获得的自交亲和性状是可遗传的。
    土壤质地对烤烟生长期叶片和根系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
    高传奇,刘国顺,樊武广,杨永锋,刘典三,张园营,何永秋
    2013, 42(9):  43-48. 
    摘要 ( )   PDF (2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给不同质地土壤烤烟施肥措施的完善提供依据,2012年选取砂质壤土、粉砂质黏土、壤土和沙培,以烤烟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开展盆栽试验,研究同一土壤类型不同土壤质地烤烟生长期间叶片和根系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影响烤烟叶片Mg、Fe、Cu、Zn含量和根系Mg、Fe、Cu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烟株移栽后90d,粉砂质黏土处理的叶片N、P、K、Ca、Mg、Fe、Zn含量和根系Mg、Cu含量较高;根系N、P、K和Zn含量以壤土处理的较高,砂质壤土的最低;而根系Fe、Ca含量以砂质壤土的最高。烤烟叶片和根系的矿质元素含量随烟株生长期的变化规律只有K是一致的。所以,针对植烟土壤的不同质地采取不同的矿质营养供应措施是有必要的。
    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于PSO-SVM模型的土壤适宜性评价
    王亚云,赵艳玲,何厅厅,夏清,侯占东,石娟娟,刘亚萍
    2013, 42(9):  49-53. 
    摘要 ( )   PDF (3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适宜性评价是获取土地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为土地科学规划、管理、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鉴于此,将支持向量机理论引入土壤评价领域,提出一个全新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模型,为了提高评价精度,针对人为选择惩罚系数(C)、核函数参数(σ)的随机性,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其进行优化,构建了PSO-SVM模型,SVM模型采用径向基函数(RBF)作为核函数。以溪洛渡水电站嘎勒移民安置区为例,利用PSO-SVM模型对土壤适宜性进行评价,同时与BP神经网络、普通SVM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SO-SVM算法明显提高了分类正确率,结果优于BP神经网络和普通SVM,能更好地反映土壤适宜性,可见,PSO-SVM是一种高精度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模型。
    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
    韩雪梅,梁子安,王明伟,陈云峰,胡诚,吴思宇
    2013, 42(9):  54-57.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不同农业环境条件下耕地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演替状况,为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研究了北方耕地常见的3种利用方式——常规大田、温室大棚和露天菜地下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农田、1a温室大棚和4a温室大棚之间具有明显的演替梯度,在4a温室大棚中鞭毛虫丰度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常规农田中土壤翻耕引起了鞭毛虫数量下降。露天菜地内由于较多的肥料投入提高了纤毛虫的丰度。温室大棚和露天菜地这2种耕地利用方式都会强化土壤食物网细菌分解途径。
    矿区周围土壤中Zr、Fe、Co、Se、Ti污染分析
    李庚飞,刘媛,王志平
    2013, 42(9):  58-62. 
    摘要 ( )   PDF (4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陕西省潼关县金矿周围土壤的污染状况,对矿区土壤污染进行人工生态修复治理,以矿区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测定法对土壤中Zr、Co、Se、Fe、Ti 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r、Ti、Fe 3种重金属在研究区内累积均较少,Co、Se累积严重;在样区1和样区3内,重金属分布较为均一;样区4和样区5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较大,外源污染严重。对研究区重金属来源分析表明,矿渣堆积、工厂及小作坊污水排放、生活垃圾是研究区内最主要的污染源。 
    微集流种植对旱作梯田作物产量的影响
    赵芹珍,张勇,蔡继清
    2013, 42(9):  63-65. 
    摘要 ( )   PDF (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旱作梯田地采用微集水种植与常规平作2种种植方式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玉米的出苗率及籽粒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集流单行种植与平作对照区玉米籽粒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比对照区提高了28.26%;微集流双行种植与平作对照区玉米籽粒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比平作对照区提高了19.99%;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种植密度为4.8万株/hm2时产量较高。由此可知,微集流种植能够有效提高旱作梯田农作物的产量。 
    山地水库消落带狗牙根耐淹性研究
    杨玉泉,陈海生
    2013, 42(9):  66-68. 
    摘要 ( )   PDF (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适宜于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的耐淹乡土植物,分别选取浙江省长潭水库自然消落带与非消落带生长的野生狗牙根,置于水库支流进行不同时间淹水处理,观察淹水胁迫条件下不同生境狗牙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根系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涝渍逆境下消落带和非消落带生境下的狗牙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消落带狗牙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非消落带狗牙根。在淹水前期,狗牙根根系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乙醇酸脱氢酶(ADH)活性都有所上升,淹水后期这2种酶活性都有所下降,但消落带生境下狗牙根根系这2种酶活性始终高于非消落带生境下的狗牙根。说明消落带生境下的狗牙根由于长期生长于淹水胁迫环境,对涝渍的适应性强于非消落带生境下的狗牙根,宜用于浙江省水库消落带的生态恢复和重建。
    植物保护
    生防菌株336x在小麦内部的定殖研究
    王淼,张颖,柴沆镇,王刚
    2013, 42(9):  69-72,82.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形斑沙雷氏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336x是一株对小麦全蚀病具有生防作用的小麦内生细菌。为研究336x在小麦内部的定殖及分布,将336x基因组酶切片段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质粒pAD123进行连接,筛选产生荧光的质粒并转化336x菌株,获得336x的荧光标记菌株336x-gfpa。对比336x-gfpa与野生型菌株在小麦中的定殖能力及对小麦全蚀病的生防能力,发现二者无显著差异;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336x-gfpa主要定殖于小麦根部细胞间隙和维管组织。 
    河南省农田土壤芽孢杆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宋兆齐,王莉,刘秀花,吕刚,杨清,梁峰
    2013, 42(9):  73-78. 
    摘要 ( )   PDF (5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农田土壤中分离纯化需氧芽孢杆菌,通过16S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了河南省芽孢杆菌的物种类型及其遗传多样性。共获得331株产芽孢菌株,分属于19个物种,其中1株为芽孢杆菌属内的潜在新物种。巨大芽孢杆菌、简单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蕈状芽孢杆菌为全省范围内的优势菌种,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37%、22%、15%和12%。河南省内不同地区的优势类群略有差异,并且还存在各自独特的芽孢杆菌物种。从分子水平证明河南省蕴藏着丰富的芽孢杆菌资源。 
    银杏酚酸对甜菜夜蛾的生物活性剂控制作用
    金党琴
    2013, 42(9):  79-82. 
    摘要 ( )   PDF (1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求适于甜菜夜蛾生物防治的新型农药,系统研究了银杏酚酸对甜菜夜蛾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结果表明,银杏酚酸对甜菜夜蛾的作用方式有多种,包括胃毒、触杀、拒食、内吸等,其中以拒食作用最为显著。胃毒和触杀作用方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杀虫效果增强,1d后甜菜夜蛾幼虫死亡率普遍较低,0.1g/L质量浓度下的胃毒效果为28.3%,触杀效果为6.7%;而6d后的胃毒效果达96.7%,触杀效果达93.3%。拒食作用在用药2d后即开始表现,且效果随着药物质量浓度的升高明显提高,用药4d后,甜菜夜蛾在3mg/L质量浓度下的拒食率达97.12%,其机制可能是干扰试虫的正常蜕皮和影响成虫的羽化。田间喷施银杏酚酸100倍、200倍、400倍液,7d后防治效果分别为95.2%、85.7%和59.3%。表明银杏酚酸对甜菜夜蛾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理想的控制效果。
    多菌灵对蚯蚓体内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白桂芬,王强
    2013, 42(9):  83-86. 
    摘要 ( )   PDF (2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多菌灵为试验污染物,检测了蚯蚓急性染毒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研究多菌灵质量浓度与蚯蚓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为探讨多菌灵的安全使用及其对相关动物的毒害程度积累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急性染毒48h后,蚯蚓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对多菌灵响应不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质量浓度(0.75g/L)的多菌灵对GSH-Px活性起抑制作用,但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多菌灵起诱导促进作用,且高质量浓度的诱导促进程度比低质量浓度的差;不同质量浓度的多菌灵对SOD活性均起诱导促进作用,但高质量浓度的诱导促进程度比低质量浓度的差;除一定质量浓度(1.25g/L)的多菌灵对POD活性起诱导促进作用外,多数情况下多菌灵对POD活性起抑制作用,并且高质量浓度的抑制作用比低质量浓度强。SOD对多菌灵的影响反应敏感,GSH-Px次之,POD最弱。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郑州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胡京昂,郭竞,崔杏春,李自娟,万秀娟,黄文,应芳卿
    2013, 42(9):  87-90. 
    摘要 ( )   PDF (2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发现郑州地区的番茄表现植株矮化、叶片黄化曲叶等类似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症状,为了确定疑似病毒的分类地位,根据已知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TYLCV-CPF/TYLC-CPR,通过PCR扩增其外壳蛋白基因,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回收、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及分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郑州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由777个核苷酸组成,其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其他分离物同源性均在95%以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郑州分离物与北京、烟台、上海和新疆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根据双生病毒的分类标准,判断郑州分离物应属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
    园艺 林学
    华北地区保护地番茄主栽品种果实性状调查研究
    米国全,程志芳,赵肖斌,韩永平,王晋华
    2013, 42(9):  91-94. 
    摘要 ( )   PDF (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保护地主栽番茄品种现状,以适合华北地区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品种为试材,2011年和2012年对番茄主要果实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在2.34%~2.53%、总有机酸含量介于0.249%~0.327%,或pH值介于4.23~4.2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在4.5%~5.2%、SS/pH值在1.17~1.22的番茄品种风味比较浓郁。针对保护地番茄品种现状,应进一步加强高SS含量、高维生素C含量、高番茄红素含量、高圆果形和早熟性番茄新品种选育力度。
    植物保护
    不同钙素水平对设施油桃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韩龙慧,李中勇,徐继忠
    2013, 42(9):  95-98. 
    摘要 ( )   PDF (3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设施油桃中油5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钙素水平(0、2、4、6、8、10mmol/L)对设施油桃新梢长度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钙水平的提高,设施油桃新梢长度,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并且均在Ca2+8 mmol/L时达到最大值,与不施钙处理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水平的施钙处理均能显著促进设施油桃新梢生长,改善叶片的光合作用。
    园艺 林学
    不同氮肥用量对金秋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兴国
    2013, 42(9):  99-102. 
    摘要 ( )   PDF (3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0.15(低氮)、0.25(中氮)、0.35kg/株(高氮)3个氮肥用量水平对金秋梨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秋梨的产量与氮肥用量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氮肥用量越大,金秋梨的产量越大。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金秋梨硬度不断降低,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逐渐增加,中、高氮处理差异不明显,但对总酸含量影响较小。通过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发现氮肥投入量越大,净收入越多。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以及过量氮肥可能对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推荐中氮施肥处理作为贵州黔东南地区的推荐施肥量。 
    弱光胁迫对太阳扇扦插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秦华军,何丙辉,蔡兴华,于传
    2013, 42(9):  103-107. 
    摘要 ( )   PDF (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太阳扇扦插苗分别置于光照百分率为100%(对照)、45%和15%的人工控制光环境下处理,研究弱光胁迫对太阳扇扦插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太阳扇扦插苗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显著影响,随着弱光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太阳扇叶片数逐渐减少,叶片变薄变黄,受害指数显著增大。在45%全光照胁迫短时间(15d)内,太阳扇能正常生长,植株叶片中叶绿素a(Chl a)、Chl b和总叶绿素[Chl(Total)]含量显著增大,类胡萝卜素(Car)、Car/Chl(Total)和Chl a/b值显著减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45%全光照或15%全光照胁迫短时间(15d)内,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减小。在15%全光照胁迫短时间(15d)内,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15%全光照胁迫长时间(30~60d)内,太阳扇生长困难,与对照相比,可溶性蛋白质、MDA(60d除外)含量和POD、SOD活性均显著增加。弱光胁迫能抑制太阳扇的MDA和可溶性糖等的产生,诱导叶绿素、可溶性蛋白、SOD和POD等的生成,形成应对弱光胁迫的协同生理响应体系。
    盐分和干旱胁迫对紫荆幼苗膜稳定性的影响
    魏丽
    2013, 42(9):  108-111. 
    摘要 ( )   PDF (2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紫荆在盐胁迫及干旱胁迫下发生伤害的可能机制,以1年生紫荆幼苗为试材,分别用100mmol/L NaCl和15mmol/L聚乙二醇(PEG)处理,分析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盐分和干旱胁迫对紫荆幼苗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和PEG处理下,紫荆幼苗SOD和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幼苗对PEG的反应比对NaCl的反应强烈;MDA含量显著增加,与SOD和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蛋白含量降低,PEG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大于NaCl胁迫。分析认为,紫荆幼苗在干旱和盐胁迫下发生伤害的主要原因是NaCl及PEG处理降低了膜保护酶SOD和POD活性,从而减弱了其清除细胞内自由基的能力,加强了膜脂过氧化作用,最终导致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MDA含量的增加和幼苗伤害程度的加深。 
    畜牧 兽医
    抗菌肽对断奶仔猪上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影响
    苏恺,王凯,孙力军,刘唤明,刘艳芬
    2013, 42(9):  112-115,127. 
    摘要 ( )   PDF (2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影响,选取144头(25±3)日龄、体质量相近[(6.91±1.1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即基础日粮组(对照组)、基础日粮+0.2%抗菌肽组(试验1组)和基础日粮+0.4%抗菌肽组(试验2组),试验周期28d,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前期(1~14d)试验2组仔猪平均日增体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提高11.3%、3.8%和6.4%,但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1组和试验2组死淘率显著降低,试验2组的血清IgG和血清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素氮显著低于其他组。另外,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2组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表明抗菌肽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提高血清IgG水平、抗氧化性能和健康水平,降低死淘率。 
    太行山羊SPRN基因的克隆与半定量RT-PCR分析
    张军杰,周荣艳,李祥龙,陈辉,张振红,锡建中,李兰慧,李秀岭
    2013, 42(9):  116-119. 
    摘要 ( )   PDF (3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太行山羊SPRN基因的结构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参考绵羊和牛SPR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获得了太行山羊SPR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半定量RT-PCR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太行山羊SPRN基因序列长度为4 237bp,含有441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46个氨基酸,与绵羊和牛的对应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95%和93%。SPRN基因在山羊小脑和大脑中表达水平较高,在睾丸、肠系膜淋巴结和肺脏中表达量很低。
    Zn2+、Cr6+胁迫对水螅的急性毒理作用及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潘林,张艳馥,金忠民
    2013, 42(9):  120-123. 
    摘要 ( )   PDF (2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Zn2+、Cr6+对水螅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联合毒性作用,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测定了经Zn2+和Cr6+胁迫后水螅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r6+毒性大于Zn2+。Zn2+和Cr6+对水螅24、48、72、96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是1.037 5、0.947 6、0.628 6、0.533 3mg/L和0.594 7、0.475 0、0.264 7、0.121 4mg/L;二者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3 3mg/L、0.012 1mg/L。Zn2+、Cr6+对水螅的联合毒性大于单一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高,水螅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 
    南阳牛种质资源个性描述
    魏成斌,张彬,施巧婷,蔺萍,徐照学
    2013, 42(9):  124-127. 
    摘要 ( )   PDF (1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查、取样分析等手段,从南阳牛的基本情况、群体情况、生理生化指标、种质基本特征描述、体尺、体质量、繁殖性能、生产性能、遗传指标、饲养管理等方面对南阳牛种质资源进行个性描述。在对南阳牛种质资源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南阳牛的研究开发及主要利用方向,在保持南阳牛种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高南阳牛的饲料报酬、体质量增加速度以及产肉、产乳量。 
    农产品加工 农业工程 农业信息技术
    褐变抑制剂对菊芋切片防褐变效果的研究
    王蕊
    2013, 42(9):  128-132. 
    摘要 ( )   PDF (3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菊芋加工产品质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菊芋切片褐变抑制剂进行褐变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抗坏血酸、EDTA-2Na、CaCl2、NaCl、植酸、醋酸、乳酸、乙醇及泡菜腌制液对菊芋切片褐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柠檬酸、抗坏血酸、EDTA-2Na、CaCl2、植酸抑制效果较好;复合抑制剂4g/L柠檬酸+1.5g/L抗坏血酸+4g/L CaCl2+3g/L EDTA-2Na+0.7%植酸对菊芋切片褐变抑制效果最佳,其总色差(DE)值(4)比未经褐变抑制剂处理的菊芋切片DE值(42)降低了90.48%。 
    干红辣椒中辣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何国菊,李灿
    2013, 42(9):  133-137. 
    摘要 ( )   PDF (2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优化干红辣椒中辣椒素的提取工艺,以辣椒素提取率和纯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提取溶剂、固液比、辣椒皮粉粒径、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干红辣椒中辣椒素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素的最佳辣椒皮粉粒径为0.425~0.850mm;最佳提取剂为乙醇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且其乙醇体积分数为20%;最佳固液比为1∶3(分2次提取,第1次为1∶2,第2次为1∶1);最佳提取时间为3h。在该条件下,干红辣椒中辣椒素的提取率可达98.9%;提取产物辣椒素的纯度可达9.92%,是普通乙醇提取法的10倍,这有利于辣椒素的进一步纯化。 
    裂盖马鞍菌粗多糖脱蛋白工艺研究
    滕立平,曾红,汪河滨,孟庆艳,周忠波
    2013, 42(9):  138-141,160. 
    摘要 ( )   PDF (3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除蛋白质是真菌多糖纯化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优化裂盖马鞍菌多糖脱蛋白质工艺,采用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对其多糖进行蛋白质脱除,通过比较2种方法处理后的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来确定最佳的脱蛋白质方法。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脱除蛋白质效果最佳,其最佳工艺为三氯乙酸质量浓度50g/L、三氯乙酸与粗多糖体积比1∶1、振荡时间40min、静置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脱除率为92.37%,多糖损失率为16.91%。
    基于展示技术的Cd2+结合肽筛选与酵母重金属吸附研究
    冯侠,江年,陈颖,张薇薇,李学如,茆灿泉
    2013, 42(9):  142-145. 
    摘要 ( )   PDF (2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Cd2+螯合树脂,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Cd2+结合肽筛选,并将亲和力较强的结合肽展示在酵母EBY100表面,以期得到耐受和吸附能力具佳的工程菌,为重金属的生物修复提供新的思路。通过筛选共得到6条不同的Cd2+结合肽,其中有2条对Cd2+亲和力较强,将其串联展示于酵母细胞表面。与对照菌相比,酵母工程菌对Cd2+、Ni 2+的吸附率显著提高。酵母工程菌对Cd2+的吸附率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诱导24h时最高,达30.4%,此时酵母工程菌对Ni 2+的吸附率达到32.9%。
    雪茶提取物在卷烟增香降害中的应用研究
    毕薇,师建全,杨蕾,刘煜宇,何雪峰,李仙
    2013, 42(9):  146-151. 
    摘要 ( )   PDF (2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雪茶提取物在卷烟增香降害方面的应用价值,在保证雪茶原料安全性前提下,制备雪茶提取物并将其添加到卷烟中,研究雪茶提取物对卷烟烟气致香成分含量、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含量和危害性指数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添加雪茶提取物的卷烟烟气致香成分总量较未添加的卷烟增加了41.68%,主要致香物质新植二烯含量增加64.27%、苯甲醛含量增加14.47%、苯甲醇增加104.85%、十四醛增加118.53%、β-紫罗兰酮增加116.45%;感官质量评吸结果显示,添加雪茶提取物能有效提升卷烟烟气的丰富性和韵调;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含量普遍降低,其中苯酚、NH3含量分别降低了33.73%、42.13%,危害性指数降低0.86%。可见,雪茶提取物在卷烟中具有较高的增香降害应用价值。 
    卷烟烟气体内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宁维,陈利平,李瑜,李智奕,韩亚伟,郭亚鹏
    2013, 42(9):  152-156. 
    摘要 ( )   PDF (3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卷烟烟气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参照国内外卷烟烟气安全评价方面的实验模型程序及方法,应用国产昆明系小鼠探索建立卷烟烟气体内安全评价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吸烟组,吸烟组在染毒箱中全烟气暴露2h/d,10支烟/次,每周6次,连续暴露4个月后解剖取其相关组织,并进行病理学、免疫组化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小鼠肺脏、肝脏组织内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吸烟组小鼠肺组织、肝组织的增殖细胞抗原(PCNA)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和66.7%、73.3%和60.0%,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P<0.01);吸烟组小鼠肺组织部分水溶性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分子量为18.6~23.6kD的部分蛋白条带含量明显降低,肝脏分子量为14.4~18.6kD的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本试验通过动物模型建立了卷烟烟气体内安全评价方法。 
    药用植物通关藤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孟衡玲,杨生超,苏一兰,文国松
    2013, 42(9):  157-160. 
    摘要 ( )   PDF (2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通关藤中的总黄酮,利用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通关藤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7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40.22m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