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花生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研究进展
    朱亚娟,张伯阳,崔建民,王晓林
    2014, 43(9):  1-5. 
    摘要 ( )   PDF (3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及统计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许多作物已构建了较为饱和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这些图谱已定位了很多重要性状的QTL。综述了近年来花生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以及重要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包括花生野生种、栽培种、栽培-野生种间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抗病性、产量、品质、形态和生理等性状的QTL定位,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研究进展
    葛 剑,刘贵河,杨翠军,白雪梅,孔 伟
    2014, 43(9):  6-10,17. 
    摘要 ( )   PDF (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花苜蓿单独青贮品质不佳,混合青贮能够提高原料糖分含量,增加乳酸菌数量或抑制不良发酵,进而提高青贮发酵品质和养分含量。阐述了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谷物秸秆等进行混合青贮的研究现状,对乳酸菌、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甲酸、蔗糖等添加剂在苜蓿青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抑制苜蓿青贮蛋白质降解的新技术手段,为调制优质苜蓿青贮饲料提供参考。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201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发展趋势及利用建议
    王西成,赵 虹,曹廷杰,胡卫国,陈 渝
    2014, 43(9):  11-17. 
    摘要 ( )   PDF (4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2013-2014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河南省气候特点的分析和对生产上大面积利用的小麦品种的表现情况进行调查,认为本年度的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整体有利,但不利于病害、抗倒性、成熟期的鉴定,根据河南省的常年气候特点,提出了小麦品种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预测了部分品种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部分小麦新品种的特性和利用技术。 
    水稻OsLEA5c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抗逆性分析
    胡廷章,杨俊年,周大祥,黄小云,陈再刚
    2014, 43(9):  18-23. 
    摘要 ( )   PDF (7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水稻胚胎发育后期丰富蛋白基因OsLEA5c的抗逆性,利用RT-PCR技术从水稻中克隆到OsLEA5c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OsLEA5c基因的读码框为456bp,编码1个由1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蛋白分子量为16.55kD,等电点为5.07。OsLEA5c蛋白的平均亲水系数(GRAVY)为0.020,为疏水蛋白。OsLEA5c蛋白的44-140位氨基酸残基形成LEA2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OsLEA5c属于第5组LEA蛋白的C亚组。OsLEA5c与5C亚组LEA蛋白的氨基酸一致性为45.14%61.59%。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OsLEA5c,转化到E.coli BL21pLysS菌株中,诱导得到34kD的融合蛋白。OsLEA5c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增加了大肠杆菌对高温、高盐、高渗透压和反复冻融的抗性。OsLEA5c基因在水稻抗逆和种子成熟脱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晚播对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中绿苗诱导率的影响
    丁运华,任永平,朱昌涛,李亚平,周志超,王锦华
    2014, 43(9):  24-27,37. 
    摘要 ( )   PDF (5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提高小麦花药离体培养中绿苗诱导率的途径,本研究将66份小麦杂交组合材料分成花培组合、常规组合、复交组合3种不同的基因型组合,将其播种期推迟24 d,在小麦抽穗期取其花药进行室内愈伤组织诱导和绿苗分化培养。结果表明,经过晚播处理的小麦花培组合、常规组合、复交组合的绿苗诱导率分别为2.6%、1.5%、1.2%,分别比对照(正常播种期)提高1.8、1.0、0.6个百分点;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7%、9.1%、7.7%,分别比对照提高3.8、-2.8、-5.4个百分点。 
    C17、K培养基在小麦花药培养脱分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杨雪,邢文会,刘春雷,张丽琴,王 丁,王世杰,常慧萍,韩鸿鹏
    2014, 43(9):  28-30. 
    摘要 ( )   PDF (4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小麦花药培养的诱导率,筛选出更适合河南小麦花药培养的脱分化培养基,采用128个小麦杂交组合,将其花药接种于C17和K培养基上,对2种培养基在小麦花药培养脱分化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以K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0、0.25、0.5、1.0、1.5、2.0 mg/L KT,探究培养基中KT浓度对小麦花药脱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K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4.66%)明显高于C17培养基(2.45%)(P<0.05),两者变异系数表现为C17(0.56)>K(0.22),说明K培养基诱导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稳定性较好。在K培养基中加入0.25 mg/L的KT,小麦花药脱分化效果显著高于其他KT质量浓度(P<0.01),且稳定性最好。
    玉米、大豆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块茎萌发和萌芽生长的化感效应
    李翠萍
    2014, 43(9):  31-34. 
    摘要 ( )   PDF (4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玉米、大豆与马铃薯间作、套种或轮作的生化关系,研究了玉米、大豆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块茎萌发和萌芽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大豆根系分泌物均能促进马铃薯块茎萌发和萌芽生长,但2种根系分泌物及其不同浓度(100%、50%、25%)对马铃薯块茎萌发和萌芽生长的效应不同。高浓度(100%)玉米根系分泌物能显著促进马铃薯块茎萌发,提高马铃薯块茎发芽势,而低浓度(25%)则抑制马铃薯块茎萌发;大豆根系分泌物高、中、低浓度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的发芽率和发芽势;2种根系分泌物所有浓度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块茎的活力指数,以100%玉米根系分泌物处理提高的幅度最大。玉米和大豆根系分泌物显著增加了马铃薯萌芽的鲜质量、干质量及长度,其中高浓度的根系分泌物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2种根系分泌物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酶活性,其中高浓度玉米根系分泌物提高的幅度最大,其次是高浓度的大豆根系分泌物。由此可见,玉米和大豆是马铃薯的良好前茬作物,其也可与马铃薯进行间作、套种。 
    蛋白质电泳中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田孟祥,余本勋,张时龙,何友勋,叶永印,李雪松
    2014, 43(9):  35-37. 
    摘要 ( )   PDF (5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优化与改进蛋白质电泳中传统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CBB)R-250染色法凝胶背景深、脱色时间长、试剂消耗多等弊端,通过优化试验,建立了一种简单经济的CBB R-250染色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染色液配制中降低了甲醇、冰醋酸的比例,增加了硫酸铵成分,从而有效改善了染色效果,改进后的方法,染色几乎无背景,不需专用脱色液,只需用清水洗涤即可观察效果,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间,节约了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干旱胁迫下壳寡糖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含水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孙君艳,董丽平,王付娟
    2014, 43(9):  38-40,45. 
    摘要 ( )   PDF (5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壳寡糖和清水(对照)2个处理,研究了在干旱胁迫下外施壳寡糖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含水量及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壳寡糖处理和对照均使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壳寡糖处理叶绿素含量由断水后第7天的30.7 mg/g提高到断水后第15天的32.4 mg/g,而对照则由断水后第7天的27.4 mg/g下降至21.4 mg/g;壳寡糖处理和对照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在断水后均呈下降趋势,但壳寡糖处理在断水第15天较对照增加16.2%,此时对照表现为萎焉(叶片含水量52.4%),壳寡糖处理则生长正常,外施壳寡糖具有减缓SOD、POD、CAT活性下降的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外施壳聚糖可提高玉米对干旱的抵抗能力。 
    起垄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浓香型有机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涛,李海江,腊贵晓,杨铁钢,马 坤,毛多斌
    2014, 43(9):  41-45. 
    摘要 ( )   PDF (5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浓香型有机烟叶适宜的栽培方法,在河南省叶县浓香型有机烟叶种植基地,通过田间小区随机试验,以纯施化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起垄方式(一垄单行和一垄双行)和种植密度(16 500株/hm2和20 000株/hm2)对有机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化肥处理相比,有机烟叶处理产量显著降低,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显著提高;4个有机烟处理间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无显著差异,产量和产值以一垄双行+20 000株/hm2处理最高(分别为2 351.45kg/hm2和58 621.65元/hm2),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与纯化肥处理相比,有机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显著改善;但4个有机烟处理之间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无显著差异,烟感官质量方面以一垄双行+20 000株/hm2处理最好,一垄单行+20 000株/hm2处理最差。综合考虑烟农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在河南浓香型烟区,有机烟叶栽培以一垄双行+种植密度20 000株/hm2比较合适。 
    烤烟品种中烟100与NC89及其F1主要特性研究
    孙计平,吴照辉,李雪君,丁燕芳,孙 焕
    2014, 43(9):  46-51,55. 
    摘要 ( )   PDF (5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烤烟中烟100与NC89的特性差异及其遗传特点,用2个亲本配制正反交组合并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分析比较2个品种及其F1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田间自然发病情况、化学成分、香气成分、感官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中烟100大田表现优于NC89,NC89内在品质优于中烟100;二者的F1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中亲或超亲优势;正反交组合表现有差异,(NC89×中烟100)F1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极显著高于两亲本,且在感官质量上超亲优势明显;(中烟100×NC89)F1抗病性明显好于两亲本,钾含量超亲优势明显;NC89香气成分总量明显高于中烟100,二者的F1香气成分总量高于中烟100、低于NC89。 
    铝胁迫对花生根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芬芬,程诗雨,田玉清
    2014, 43(9):  52-55. 
    摘要 ( )   PDF (6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根系对酸性土铝毒的反应,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条件下花生幼苗根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铝(0.5~1.0 mmol/L)可促进花生幼苗根系生长,至铝胁迫处理第9天,0.5、1.0 mmol/L铝胁迫处理根系长度分别较CK(不添加铝)提高了9.6%、16.6%,根系鲜质量分别较CK提高了2.5%、8.2%;而高浓度铝(≥2.0 mmol/L)明显抑制花生根系的生长,至铝胁迫处理第9天,8.0 mmol/L铝胁迫处理根系长度、根系鲜质量分别较CK降低45.0%、26.5%。低浓度铝(0.5~1.0mmol/L)可增强根系SOD、POD活性,降低根系细胞质膜透性,对花生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铝(≥2.0mmol/L)降低了根系SOD、POD活性,增大了根系细胞质膜透性,抑制花生根系的生长发育。 
    氯胁迫对幼龄茶树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李春雷
    2014, 43(9):  56-59,65. 
    摘要 ( )   PDF (6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氯胁迫对茶树的伤害机制,为幼龄茶园合理施用氯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1年生龙井43茶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氯离子对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在氯浓度为100 mmol/L时,分别比CK(0 mmol/L)下降了36.2%、22.7%、33.1%;SOD、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氯离子浓度为4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比CK分别升高10.8%和9.2%;CAT活性持续下降,最大降幅为45.4%;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升高。这说明高浓度氯离子对细胞质膜系统及细胞器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而在低浓度氯离子(20 mmol/L)胁迫下MDA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说明低浓度氯未对茶树造成伤害。因此,对于幼龄茶园冲施氯肥以氯离子浓度不超过20mmol/L为宜。 
    农业资源与环境
    茶树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的筛选机解磷活性分析
    杨艳华,李俊州,臧 睿,文才艺?
    2014, 43(9):  60-65. 
    摘要 ( )   PDF (7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具有高效解磷活性和应用潜力的根际促生菌,从河南省信阳黄棕壤茶区采集茶树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以稀释培养法筛选具有解磷能力的细菌。结果表明,共筛选获得具有较强解磷能力的根际细菌36株,其中,解无机磷细菌23株,解有机磷细菌13株;解磷细菌主要分布于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和类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解磷特性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和伯克氏菌兼具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作用,而假单胞菌仅具有解有机磷的作用;23株解无机磷细菌中,18株的解磷活性大于100 μg/mL,13株解有机磷细菌的解磷活性均大于40 μg/mL。 
    铅锌矿冶炼区农田土壤和马铃薯中Cd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分布
    付海波,曾艳,陈敬安,董泽琴
    2014, 43(9):  66-71. 
    摘要 ( )   PDF (7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研究了赫章铅锌矿冶炼区农田土壤以及马铃薯根、茎、叶、果实(块茎)中Cd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分布特征,以揭示该污染区Cd在土壤与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农田土壤Cd含量介于2.53~22.30 mg/kg,且以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土壤pH值与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马铃薯各器官Cd含量总体表现为根、叶、茎大于果实,且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为主;马铃薯除果实外,根、茎、叶中Cd含量几乎全部超出国家食品安全限值,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土壤pH值与马铃薯根、茎中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马铃薯叶中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马铃薯根中Cd含量与茎中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土壤pH值是影响植物吸收Cd的重要因素,其主要通过影响Cd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来影响Cd向马铃薯体内的迁移。控制土壤pH值可有效降低土壤中Cd向植物迁移的能力和农作物中的Cd含量,保障当地农作物食品质量安全。 
    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董 苗,高 燕,张永清
    2014, 43(9):  72-78. 
    摘要 ( )   PDF (8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全面了解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区土壤Zn、Cu、Ni、Pb、Cd、Cr、Hg、As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Zn、Cu、Pb、Cd、Hg、As平均含量均超过了山西省土壤背景值;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仅Ni、Pb、As分别有5%、37%、1%的采样点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但所有样点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值。汾河临汾段污灌区土壤各重金属地累积指数表现为Hg>Cd>Pb>Cu>Zn>As>Ni>Cr,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表现为Hg>Cd>Pb>As>Cu>Ni>Cr>Zn,土壤环境总体处于无至中-强度污染水平,存在强度危害风险。污染较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不仅受灌溉水质影响,还与灌溉次数、农业施肥、交通运输、工矿企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铜胁迫对鸢尾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夏红霞,李 爽,马澜睿,朱启红*
    2014, 43(9):  79-82. 
    摘要 ( )   PDF (6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铜(Cu)胁迫下鸢尾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为利用鸢尾处理重金属废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30 mg/L Cu胁迫下,随着胁迫处理时间延长,鸢尾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先下降后上升,光化学淬灭系数(qP)则先上升后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在120 mg/L Cu胁迫下,随着胁迫处理时间延长,鸢尾叶片Fv/Fm、qP持续降低,qN先上升后下降,而ETR则先下降后上升。可见,30 mg/L Cu对鸢尾叶片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电子传递有促进作用,而高质量浓度(120mg/L)Cu会导致PSⅡ反应中心部分关闭。 
    植物保护
    根癌农杆菌介导致病疫霉转化体系的建立
    赵冬梅,何佳昱,杨志辉,朱杰华,徐 进
    2014, 43(9):  83-87. 
    摘要 ( )   PDF (7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致病疫霉转化体系,以菌株HK09-19为材料,从抗生素筛选浓度、共培养转膜方式、乙酰丁香酮(AS)浓度、共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温度等方面对致病疫霉的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综合各因素优化结果,建立的转化体系条件为:以1.0 μg/mL的潮霉素B进行转化子筛选,采用玻璃纸作为共培养介质,AS浓度为200 μmol/L,培养6d,温度为22℃。在此条件下的转化效率为每106个游动孢子获得50~60个转化子。随机选取10个转化子,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进行PCR扩增,转化子均能扩增出800bp左右的预期条带;同时,利用根癌农杆菌vir基因特异引物对转化子进行PCR扩增,排除了转化子被农杆菌污染所致的假阳性;转化子继代培养5代后,仍能在含潮霉素B的黑麦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外源T-DNA已成功整合到致病疫霉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
    黄瓜枯萎病拮抗放线菌S24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燕照玲,孙 虎,施 艳,全 鑫,薛保国
    2014, 43(9):  88-92,100. 
    摘要 ( )   PDF (7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筛选黄瓜枯萎病拮抗放线菌,从蔬菜温室大棚及附近土壤中分离了59株菌落形态有差异的放线菌,通过平板对峙筛选试验,获得2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抑菌率在60%以上的放线菌,分别是S21和S24,其中S24的抑菌率达到74%。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分类测定结果,初步将S24鉴定为黄麻链霉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选用7种常用的放线菌发酵培养基对S24进行发酵,7d后测定发现,5号培养基发酵上清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率达到59.44%,其细胞破碎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率为39.76%。通过比较发现,75 mL为放线菌S24的最适发酵装液量(250 mL三角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发酵,获得的上清液及细胞破碎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76.14%、52.27%,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4.64、10.11个百分点。 
    高粱上精异丙甲草胺安全剂的筛选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鲁传涛,王恒亮,张永超,薛 飞
    2014, 43(9):  93-96. 
    摘要 ( )   PDF (6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降低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对高粱上施用精异丙甲草胺的安全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氯丙烯胺、AD-67种子处理对高粱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适合作为高粱上除草剂的安全剂。解草啶处理虽然对高粱安全,但无法有效缓解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解草酮5 g/kg及20 g/kg种子处理缓解效果较好,对高粱株高的缓解率分别为88.54%、77.14%,对鲜质量的缓解率分别为27.34%、40.66%;解草酮600~2 400 g/hm2与精异丙甲草胺1 200 g/hm2混合喷施,对高粱药害的缓解率为11.44%~34.73%,说明解草酮能够有效降低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提高高粱对精异丙甲草胺的耐药性。 
    Silwet 408有机硅助剂在小菜蛾药剂减量化防治中的应用
    田 娟,陈会民,李定旭,李文亮
    2014, 43(9):  97-100. 
    摘要 ( )   PDF (6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小菜蛾的药剂减量化防治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Silwet 408有机硅助剂与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桶混施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 000倍液中桶混添加Silwet 408有机硅助剂3 000~5 000倍液均可显著提高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而2种药剂中桶混Silwet 408有机硅助剂5 000倍液,在喷液量减少10%~20%的情况下,仍可取得与相应药剂正常使用量相当的防治效果。综合分析,在采用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小菜蛾时,Silwet 408有机硅助剂的添加量以稀释5 000倍为宜,可减少农药喷液量20%。 
    不同播期和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
    刘佳中, 孙 静,王 静,张进国, 姜 军,赵保军,郝俊杰
    2014, 43(9):  101-104. 
    摘要 ( )   PDF (6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河南省不同播期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情况及药剂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选择在河南省常年玉米粗缩病发生较普遍的开封市开封县和新乡市原阳县进行不同播期和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13年开封试点的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和普遍性比原阳试点严重,开封试点在5月4日-6月8日播种的玉米均发病严重,而原阳试点在5月4日-6月3日播种的玉米有粗缩病发生,其中以5月14日播种的玉米发病最重,但在6月8日后播种的玉米已能避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开封试点玉米粗缩病为重度发生,原阳试点为偏重发生。拌种处理的结果表明,开封试点处理间株高和病情指数的差异均不显著,原阳试点各拌种处理间玉米粗缩病病情指数差异显著,株高、产量性状表现极显著差异。以高巧拌种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株高最高,且分别和对照差异显著,效果相对较好,但在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所有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均没有防治效果,即使在发病相对较轻的环境下,防治效果也有限。 
    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调查及生态调控研究
    陈培民,王建平,钟延平,苏慧明,石慧芹,张力军
    2014, 43(9):  105-109. 
    摘要 ( )   PDF (7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枸杞产区主要害虫枸杞瘿螨为研究对象,于2008-2013年分别在内蒙古托克托县五申镇、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和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究院试验场等地,选择不同栽培环境的枸杞园地开展枸杞瘿螨发生危害调查,并进行枸杞行间套作藿香蓟、薄荷及苜蓿等开花植物生态调控枸杞瘿螨试验,为实施以植物多样性为基础的枸杞瘿螨综合调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枸杞园环围栽培向日葵、玉米和瓜类等多种植物,枸杞行间套作和毗邻向日葵、藿香蓟等开花作物,枸杞与向日葵、玉米间隔呈条幅带作栽培,对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有抑制作用。生态调控区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以6月最重,6月到8月危害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认为,药剂防治仍应是目前早春4-6月枸杞瘿螨出蛰活动期必须实施的措施,之后随着多作物生态环境的营造,可以持续控制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 
    信阳中籼稻、粳稻害虫调查初报
    陈俊华,郭世保,熊建伟,胡孔峰,史洪中
    2014, 43(9):  110-115. 
    摘要 ( )   PDF (7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信阳稻区害虫种类及其危害情况,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对水稻生长季节的稻田害虫进行了调查。经鉴定,该区水稻害虫共187种,隶属于8目34科,优势害虫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大螟、中华稻蝗、褐飞虱、白背飞虱、稻蓟马和稻管蓟马。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重,褐飞虱和三化螟第3代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轻,“籼改粳”的推广使二化螟由原来的1a2代变为3代。 
    园艺 林学
    遮荫对燕红桃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郝建博,陈海江,曹洪波,董新甜,贾 浩
    2014, 43(9):  116-120. 
    摘要 ( )   PDF (8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桃品种燕红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遮荫强度(遮荫20%、40%、60%、80%及全光照)对桃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消除了燕红桃夏季全光照下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但是,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全天的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与全光照相比,遮荫20%处理对果实品质未造成影响;遮荫40%、60%、80%处理则不同程度影响了果实品质,主要表现为:果实外观品质指标如单果质量、纵横径和着色度降低,内在品质指标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花青苷含量明显减少,而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淀粉的含量增加。20%的轻度遮荫既不影响果实品质,又保证了桃树夏季午间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而60%及以上的重度遮荫则造成光合能力显著下降,从而严重影响了果实品质。 
    贮藏方式对切花菊瓶插催花期间生理特性的影响
    申林芝,尚玉萍,王翠丽,马海燕
    2014, 43(9):  121-123,128. 
    摘要 ( )   PDF (8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处于蕾期的切花菊品种铁杆为试材,分别于0、4℃各湿藏7、14d后瓶插催花,研究催花期间花蕾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为切花菊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随着瓶插时间的延长,每个处理组合花径呈逐渐增大趋势,14d4℃处理花径增大最明显,催花7d达到8.564cm,比不经过贮藏的对照(CK)长2.501cm,比7d4℃处理长1.485cm;花枝水分平衡值的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4℃湿藏对催花期间花枝水分平衡值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花瓣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催花7d,MDA含量均上升,CK高于7d4℃、14d0℃、14d4℃各处理,相比催花始期,CK的MDA含量上升171.77%,而14d0℃、14d4℃处理分别下降5.44%、6.44%;14d0℃、14d4℃处理的Pro含量与插花初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分别高于CK 18.02%、21.40%。蕾期切花菊在4℃湿藏条件下可以保存14d,且仍能取得较好的瓶插催花效果。 
    盐胁迫对3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耐盐性比较
    史滟滪,杨静慧,左凤月,徐慧洁,刘 婷,龚无缺
    2014, 43(9):  124-128. 
    摘要 ( )   PDF (8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种类白刺的耐盐能力,比较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绝对发芽率高于小果白刺和泡果白刺。唐古特白刺和泡果白刺在10g/L NaCl下绝对发芽率最高,小果白刺在5g/L NaCl下绝对发芽率最高。唐古特白刺相对发芽率最高,小果白刺最低。唐古特白刺活力指数最高,泡果白刺最低;小果白刺种子的活力指数在5~15g/L NaCl下迅速下降,而唐古特白刺在10~20g/L NaCl下迅速下降,泡果白刺的活力指数一直较低。高盐胁迫会使种子萌发更晚。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显示:萌发期3种白刺种子的耐盐性为唐古特白刺>小果白刺>泡果白刺。唐古特白刺和小果白刺的耐盐极限浓度为2.71%、2.66%,泡果白刺为2.54%。 
    不同基质与容器对大叶女贞容器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艺平,孟伟芳,贺 丹,张 颖,孔德政
    2014, 43(9):  129-132,136. 
    摘要 ( )   PDF (9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适合大叶女贞容器苗生长的基质与容器,研究了7种基质配方与2种育苗容器对大叶女贞容器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方P2(泥炭∶蛭石=1∶1)与P5(泥炭∶蛭石∶珍珠岩=1∶1∶1)处理大叶女贞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优于其他基质配方,可作为大叶女贞容器育苗的优良基质配方;对2种育苗容器而言,无纺布容器苗在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2个方面明显高于塑料袋容器,其他指标差异不明显,基于无纺布容器苗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且无纺布可自动降解等优点,确定无纺布容器是适合大叶女贞容器育苗的理想容器类型。 
    建始槭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孟庆法,何瑞珍,王平格
    2014, 43(9):  133-136. 
    摘要 ( )   PDF (7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始槭(Acer henryi Pax)是我国特有的槭树科野生彩叶树种。为了使这种珍贵的树种资源尽早得到开发利用,在对该树种资源分布及原产地生境调查基础上,开展了生态适应性、种子发芽特性、苗木生长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建始槭具有耐寒、抗高温、耐碱性土壤及喜光等特性。建始槭种子为浅休眠种子,干藏和沙藏均能发芽,但沙藏120d的种子发芽快且整齐,发芽率高(89.6%)。建始槭1~5年生种子苗高生长量第2年和第3年最大,年净生长量分别为109.6 cm和123.3 cm,第4年后逐年下降;年内月生长表现为“慢-快-慢”的规律,生长高峰出现在6-8月。地径生长量第1年较小,第2-5年较快,均在1cm以上;3~5年生苗月生长亦表现为“慢-快-慢”的规律,生长高峰出现在7-9月。表明在河南低海拔平原地区及省内外相似生态类型区进行建始槭引种栽培和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藏东南暗针叶林粗木质残体的数量特征
    任毅华,李江荣,罗大庆1
    2014, 43(9):  137-140,145. 
    摘要 ( )   PDF (8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藏东南暗针叶林粗木质残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林内粗木质残体的数量特征。研究表明:倒木是粗木质残体的主要输入形式;在粗木质残体平均数量上,阴坡为258.67株/hm2,多于阳坡(237.22株/hm2),但受生境影响,阴坡的1级腐烂、2级腐烂粗木质残体数量较阳坡少,而3级腐烂较阳坡多;在与海拔的关系上,阴坡粗木质残体数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4 000 m和4 200 m处,其数量分别为511.11 株/hm2、366.67株/hm2,阳坡粗木质残体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逐渐减少趋势,但规律不明显,且阳坡、阴坡粗木质残体均在海拔4 100 m处存在一个相对低值,均为133.33株/hm2;在径级分布上,所有粗木质残体主要分布于小径级上,尤其是大凋落枝几乎只存在小径级粗木质残体。 
    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范滕飞,金朝霞,张宗申,郭奇根,于振艳
    2014, 43(9):  141-145. 
    摘要 ( )   PDF (7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繁殖体,初步建立适合铁皮石斛的人工种子制备工艺,为铁皮石斛的高效繁育提供一条新技术途径。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组合,以MS+100 g/L土豆汁+0.5 mg/L NAA+30 g/L海藻酸钠+30g/L蔗糖+1.0 g/L保水剂+1.0 g/L木薯淀粉+0.1 g/L活性炭(AC)为人工胚乳,在2%CaC12中反应15 min后获得的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呈规则的圆球形、富有弹性,培养15 d后失水率为11.17%,培养60 d后萌发率达到92.86%。此配方为制备铁皮石斛人工种子的最优组合。 
    畜牧 兽医
    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及氮排放量的影响
    窦 勇,彭聚华,胡佩红,顾鹏程
    2014, 43(9):  146-150,155. 
    摘要 ( )   PDF (7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开发高效生态环保型仔猪饲料,以粗蛋白含量为19%的高蛋白日粮为对照组,以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17%、16%、15%的低蛋白理想氨基酸平衡日粮为试验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测定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尿氮排放量,确定仔猪最适的低蛋白日粮组成;再以最佳低蛋白日粮为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对照组)、0.2%、0.3%、0.4%、0.5%的专用复合酶制剂(试验1、2、3、4组),测定其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尿氮排放量。结果显示:与高蛋白日粮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22.43%,料重比显著降低7.30%,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12.99%,粪尿氮排放量极显著降低38.86%;与最佳低蛋白日粮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降低4.62%,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30.61%,粪尿氮排放量极显著降低62.88%。可见,蛋白质含量为16%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中添加0.4%的专用复合酶制剂,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粗蛋白表观消化率,降低料重比,减少粪尿氮排放量。 
    脂肪粉对黑凤鸡繁殖性能、蛋品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俊锋,连慧香,章平
    2014, 43(9):  151-155. 
    摘要 ( )   PDF (8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脂肪粉对家禽生长的作用机制,选取800只体质量、产蛋率相近的300日龄黑凤鸡,随机分成4组,研究脂肪粉对黑凤鸡繁殖性能、蛋品品质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3%、5%脂肪粉的基础日粮,测定种蛋合格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蛋黄色泽级数、蛋壳厚度及血清指标等。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的种蛋合格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均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试验Ⅱ组的鸡蛋种蛋合格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最高,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3.45%、2.78%、3.98%;各试验组的蛋黄色泽级数和蛋壳厚度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的蛋黄色泽级数和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7.24%和8.82%,鸡蛋哈氏单位值以试验Ⅱ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各试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和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均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试验Ⅱ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和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最低,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4.86%和2.43%;各试验组的血清磷(P)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2.59%、7.33%和3.88%,血清钙含量以试验Ⅲ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脂肪粉能够提高黑凤鸡的繁殖性能和蛋品品质、影响机体物质代谢,综合考虑,饲粮中添加3%脂肪粉效果较好
    黄芪多糖对猪瘟活疫苗免疫应答的佐剂作用
    杜立中,马 霞,刘永录,张国祖
    2014, 43(9):  156-159. 
    摘要 ( )   PDF (7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黄芪多糖对猪瘟活疫苗的佐剂作用,分别用0.5%黄芪多糖、疫苗专用稀释液、生理盐水(对照)稀释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免疫猪,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段内血清中IgG及其亚型IgG1、IgG2、IgG3、IgG4和细胞因子IL-2、IL-6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作为疫苗稀释液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细胞因子IL-2、IL-6的含量。与疫苗专用稀释液组相比,在免疫后第7、14、28天,黄芪多糖组IgG含量均提高,分别提高1.6%(P>0.05)、6.4%(P<0.05)、7.1%(P<0.05),IL-2含量分别提高12.1%(P<0.05)、2.9%(P>0.05)、15.3%(P<0.05),IL-6含量差异均不显著。表明,黄芪多糖作为疫苗稀释液对猪瘟活疫苗具有良好的佐剂作用。 
    威宁黄牛SOCS1基因外显子区SNP与体尺性状关联性研究
    蒋会梅,向程举,袁 军,刘章忠,张贵祥,张义玲,杨永强,刘若余
    2014, 43(9):  160-163. 
    摘要 ( )   PDF (7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SOCS1基因突变对威宁黄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以106头威宁黄牛为研究对象,采用SSCP、DNA测序方法分析SOCS1基因外显子区SNP与不同个体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815C位点在威宁黄牛中有不同分型,在威宁黄牛公畜中,A+815C位点与体高、体直长有极显著关联,CC基因型个体体高、体直长均值最大,为有利基因型,对胸深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具有杂合子优势;在母畜中,A+815C位点对胸围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杂合子AC基因型个体胸围均值最大。 
    河南地区猪源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与耐药性调查
    王克领,张青娴,徐引弟,郎利敏,张立宪,李海利,朱文豪,游 一,郑万录
    2014, 43(9):  164-167. 
    摘要 ( )   PDF (7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的流行概况,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死猪病料185份,经常规细菌培养、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分离到86株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确定了67株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属15个血清型,主要以O8、O9、O161、O107为主。测定了已鉴定血清型的67株大肠杆菌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对阿米卡星、黏菌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呋敏感率高的菌株较多;对环丙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磺胺甲恶唑耐药的菌株达80%以上,对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耐药的菌株比例最高,分别为88.1%、89.6%;67株菌株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每种菌株至少对3种受试药物耐药,53.7%的菌株对9种以上药物耐药。表明河南地区的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严重,耐药谱广。
    农产品加工 农业工程 农业信息技术
    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片姿态测量方法研究
    邓立苗,于仁师,马文杰
    2014, 43(9):  168-172. 
    摘要 ( )   PDF (8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玉米叶片姿态的自动测量,针对玉米叶片形态特征,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片姿态自动测量方法。首先采用迭代方法对叶片图像细化,提取骨架图像上的各像素点,然后采用最大距离法计算叶片的弯曲度,通过测量叶片最高点与叶尖的垂直距离计算下垂度,最后对2种测量方法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叶片姿态测量的2种方法对样本叶片的测试准确率分别为92.4%和88.2%,能够有效描述和量化不同玉米品种的叶片弯曲程度,方法简单易行,且测量过程不需要标度校准。 
    烟草茎叶连接强度试验研究
    张秀丽,周雪花,李建华,王 栋,张全国
    2014, 43(9):  173-176. 
    摘要 ( )   PDF (7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降低烟叶机械采收破损率,推进烟草田间生产机械化采收进程,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在万能试验机上利用自制的烟叶装夹装置对烟草的茎叶连接强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烟叶成熟度、加载速度对茎叶连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熟期烟叶茎叶连接处界面结合强度较大,属于强界面连接;成熟期烟叶茎叶连接处界面结合强度较未熟期下降约29%,属于弱界面连接,此时机械采收易于降低烟叶破损程度;对成熟烟叶的加载速度越大,所需要的茎叶分离力越小,但速度与力不呈线性关系。 
    酶法提取荷叶多酚工艺研究
    李长春,姚国新,李国元,戴余军
    2014, 43(9):  177-180. 
    摘要 ( )   PDF (8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莲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荷叶多酚,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纤维素酶含量、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荷叶多酚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法提取荷叶多酚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含量0.5%、料液比1∶30、pH值4.8、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5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荷叶多酚得率最高,为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