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综述
    逆境条件下外源水杨酸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辉,刘国顺,云菲,张军,郭超超
    2014, 43(3):  1-4.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推动水杨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各种逆境条件下农业生产栽培模式的简化,进而提高农产品品质,从光、温度、水分、盐以及重金属胁迫等方面,综述了水杨酸对植物抗逆过程中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一定浓度的水杨酸作用于不同逆境中的植物后,均可从不同角度影响或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植物的经济指标。并对水杨酸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水杨酸在植物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石榴果实贮期生理变化与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胡青霞,张丽婷,李洪涛,吴亚君,陈延惠
    2014, 43(3):  5-11. 
    摘要 ( )   PDF (2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贮藏保鲜技术是拉长石榴产业链的技术保障,是石榴丰产丰收的关键环节。概述了贮期果实品质变化及病害发生情况,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石榴果实采后生理变化及石榴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水稻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的QTL分析
    孙 佩,才宏伟,卫晓轶
    2014, 43(3):  12-12. 
    摘要 ( )   PDF (4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明水稻分蘖数的基因定位,以来自云南的地方品种Ch5-10(母本、水稻、偏籼性)和Ch6-11(父本、陆稻、偏粳性)为亲本,利用由SSD方法得到的RIL9群体构建连锁图谱,进行水稻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的QTL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和2010年共检测到9个QTLs(P<0.01),分别位于第5、6、9、10染色体上。各位点贡献率为9%~18%。其中qMTN-6为主效QTL,可以在2个不同的生长环境中稳定表达,贡献率为18%。
    壳聚糖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段辉国,王彬,黄作喜,李彩霞,赵泽名
    2014, 43(3):  16-19. 
    摘要 ( )   PDF (7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青稞种子和幼苗为试材,研究了100、200、300、400、500、600 mg/L 6种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CTS)预处理后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设置浓度范围内,CTS对青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不显著,小于500 mg/L CTS处理能提高幼苗叶片干质量、降低幼苗叶片含水量,但作用不显著;叶片喷施100、200、300 mg/L CTS均能显著提高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200 mg/L CTS对幼苗的作用效果最佳。 
    旱灾对河南省粮食安全的影响
    李治国,郭志富,张竟竟,史本林,李红忠
    2014, 43(3):  20-24. 
    摘要 ( )   PDF (10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旱灾严重危害中国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甚至危及全球粮食安全。以河南省为例,利用近30a的农业生产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旱灾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灾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较为显著,1981-2010年平均旱灾强度为16.64%,旱灾影响6.6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年因旱灾导致的粮食损失达到248.34×104 t,占全国7.7%左右。针对河南省旱灾现状,提出了4项应对措施:(1)积极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切实加强农业的抗灾能力与减灾体系建设;(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4)增强农业科技抗旱。 
    烤烟上部叶一次采收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丙钊,曹晓涛,李淑霞,乔旭华
    2014, 43(3):  25-27. 
    摘要 ( )   PDF (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烤烟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研究了上部6片叶成熟一次采收技术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尽管使上部6片烟叶产量降低29.70 kg/hm2,单叶质量平均降低0.73 g,但提高了上部烟叶等级,其中B2F等级的烟叶增加8.41个百分点;提高了烟叶的外观质量,主要表现在改善叶片结构疏松程度和烟叶颜色、色度和身份方面;使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降低了1.08百分点。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一次采收技术可改善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在香气质、香气量、浓度、余味等指标上都有明显提高,杂气减轻。 
    有机氮比例对双垄栽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许灵杰,杜相革,翟欣,董民,杨磊,郑登峰,赵二卫,杨双剑
    2014, 43(3):  28-32. 
    摘要 ( )   PDF (9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寻双垄栽培条件下烤烟合理施肥的方法,以烤烟品种云97为材料,设置T1(70%有机氮+30%无机氮)、T2(50%有机氮+50%无机氮)、T3(30%有机氮+70%无机氮)、T4(100%无机氮)4个处理,研究了配施不同比例有机氮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旺长期至成熟期,与T4处理相比,施加适量有机氮能显著提高烤烟的光合能力,其中T3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比T4处理增加35.38%、35.15%、21.09%,胞间CO2浓度降低6.89%;T3处理净光合速率表现最好,与T2处理差异不明显,但比T1处理显著增加24.83%。总体而言,双垄栽培下,施用30%有机氮+70%无机氮能促进烤烟的光合作用,建议在今后大田生产中推广和应用。 
    不同覆膜及移栽方式对烤烟前期养分吸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徐盈,许安定,吴树成,王书凤,习向银
    2014, 43(3):  33-36. 
    摘要 ( )   PDF (4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重庆烟区烤烟前期生长缓慢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覆膜及移栽方式对烤烟前期养分吸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前期,烟株氮、磷、钾吸收量均表现为叶>茎>根。单垄小苗膜下深凹移栽处理(T4)和单垄小苗膜下移栽处理(T3)对烤烟根、茎、叶和整株的氮、钾吸收量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烟叶和整株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T4、T3处理对提高烤烟叶片磷素吸收量也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前者影响更为明显。而双垄膜上移栽处理(T1)则能明显增加根和茎中磷素的吸收。从经济性状来看,T1、T4、T3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显著高于壮苗膜上移栽处理(T2,即CK)。其中以T1处理最高,其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较CK增加了29.6%、43.1%、12.7个百分点。可见,2种单垄小苗膜下移栽方式均有利于烤烟前期各部位氮、钾的吸收,而双垄膜上移栽更有利于烤烟根、茎中磷素吸收,且其烟叶经济效益最高。 
    南阳烟区不同基因型烤烟的理化性质和产、质量分析
    赵辉,赵铭钦,杨健
    2014, 43(3):  37-41.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出适宜南阳地区种植的烤烟品种,对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基因型烤烟烟叶的填充值、叶片厚度、拉力以及抗张强度均在适宜的范围,CF202和优选1号的烟叶平衡含水率较小。离子云烟85的叶片厚度较大。同一地区不同基因型烤烟的绝大多数化学成分在适宜范围内;8302、CF202和CF205的氮碱比和糖碱比比较适宜,Y041、云烟202和NK4的钾氯比相对较大。不同基因型烤烟的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CF205>Y041>CF202>8302>Y017>优选1号>NK4>云烟202>离子云烟85。CF202、CF205、Y041和NK4的产量、产值较高,CF202、CF205和Y041上等烟比例和均价较高。综合分析认为,适合在南阳种植的烤烟品种为CF202、CF205和Y041。 
    信阳毛尖不同茶树品种鲜叶样养分分析
    张巧萍,刘华山,张玉亭,邹庆鹏,李太魁,寇长林,吕立哲,聂胜委
    2014, 43(3):  42-46. 
    摘要 ( )   PDF (8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信阳毛尖不同产区(信阳浉河区、平桥区、光山县)、不同茶树品种[信阳种(XYZ)、乌牛早(WNZ)、福鼎大白茶(FDD)、白毫早(BHZ)]春茶(第1次、第2次)和夏茶(第3次)鲜叶样中养分(N、P、K、S、Ca、Mg)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次(磷、钾)、第2次(钾、钙、镁、硫)、第3次(氮、镁)鲜叶样养分含量测定中,XYZ、WNZ、FDD、BHZ 4个茶树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种茶树间同一种养分含量在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春茶第1次茶鲜叶样中,磷、钾含量以WNZ最高(P 0.66%、K 2.17%),FDD最低(P 0.52%、K 1.72%);夏茶鲜叶样中,FDD茶树鲜叶样N含量(6.40%)最高、Mg含量(0.19%)最低;WNZ中N含量(4.56%)最低、Mg含量(0.22%)最高。此外,不同茶树品种鲜叶样中N、P、K、Ca含量随着采茶次数增加整体呈降低趋势。 
    不同成熟度烟叶叶绿素含量及其与SPAD值的相关分析
    李旭华, 扈强,潘义宏,张晓龙,王娟
    2014, 43(3):  47-52. 
    摘要 ( )   PDF (9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叶绿素仪在判断烟叶成熟度中的应用,对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进行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适熟、成熟至过熟,各部位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SPAD值显著降低。下部适熟、中部成熟、上部成熟采收烟叶的总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0.942、0.877,均达极显著正相关。下部和中部3个成熟度烟叶总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均是在叶基部位达到显著正相关,上部适熟和过熟烟叶在叶基部达到显著正相关,成熟烟叶在叶中或叶基部位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上、中、下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叶基部为叶绿素仪测定的最佳部位,适熟、成熟、过熟,下部叶叶基部叶绿素仪的读数分别为22.8~32.1、19.7~22.8、13.5~17.2,中部叶读数分别为24.1~28.5、19.2~21.4、2.4~4.3,上部叶读数分别为36.2~47.5、18.3~23.1、2.2~3.8;使用叶绿素仪能较好地判断下部适熟或过熟档次烟叶,并能较好地判断上部和中部3个采收成熟档次的烟叶,其中对成熟烟叶的判断效果最好。 
    农业资源与环境
    灵芝连作障碍的土壤微生物种群特性及其生物防治初探
    马红梅,李小兵,符 浩,符丽颜
    2014, 43(3):  53-58. 
    摘要 ( )   PDF (3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灵芝栽培0(对照)、1、2、3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计数三大主要微生物类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以及与灵芝生长繁殖密切相关的两大生理微生物类群(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放线菌数量波动较大,先增加后减少;细菌、放线菌数量占微生物总数比例逐渐降低,真菌数量比例逐渐增加,其中细菌占绝对优势(83.36%~94.21%),放线菌次之(5.44%~15.04%),真菌最少(0.35%~1.60%);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均逐渐减少,尤其是栽培2a后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连作使灵芝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结构和数量发生了改变。连作土壤中分离鉴定出6个菌属的优势细菌,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短杆菌属(Brevibaterium);2个菌属的优势放线菌,分别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其中Streptomyces种类较多,有灰色类群、黄色类群、蓝色类群、白色类群、淡紫灰类群;6个菌属的优势真菌,分别为: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毛霉(Mucous)、链孢霉属(Neurospora)、根霉(Rhizopus)。将分离的菌种制成发酵素,分别加入到按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组合的发酵原料中,当覆土层中发酵原料紫檀木屑、枫树木屑、椰糠椰壳、玉米秸秆与连作2a的土壤按1∶2∶2∶2∶2的比例加入时,灵芝增产率最高。
    异氧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陈香琪,李科,张利平
    2014, 43(3):  59-64. 
    摘要 ( )   PDF (16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高效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和发酵检测的方法从土壤和污水中对其进行筛选,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观察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污水和土壤中成功分离筛选到SND104、SND305、SND205 3株同时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的菌株。对筛选菌株进行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功能的研究表明,异养硝化培养过程中菌株对培养基中铵态氮(NH+4-N)的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好氧反硝化培养过程中菌株对培养基中硝态氮(NO-3-N)的去除率均达到50%以上,并且在以上2个过程中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含量均降低50%以上。通过鉴定,SND104、SND305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ND205属于戴尔福特菌属(Delftia)。
    接种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吸收转运PCB28及抗PCB28污染能力的影响
    孙向辉,腾 应,骆永明
    2014, 43(3):  65-69. 
    摘要 ( )   PDF (5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机制,以紫花苜蓿作为供试植物,研究了PCB28(2,4,4′-三氯联苯)胁迫下接种根瘤菌(野生型、突变株)对紫花苜蓿吸收转运PCB28及抗PCB28污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CB28胁迫下,接种根瘤菌可提高紫花苜蓿各部位对PCB28的吸收富集能力,其中4 mg/L PCB28处理条件下,与不接种根瘤菌处理(P)相比,接种野生型根瘤菌处理(P+R)和接种根瘤菌突变株处理(P+SMY)紫花苜蓿各部位PCB28含量显著增加,其中茎叶PCB28含量分别增加140.9%和91.6%;根PCB28含量分别增加64.0%和44.4%;根瘤对PCB28富集能力最高,分别达1 362.10μg/kg和1 111.34μg/kg。PCB28胁迫下,接种根瘤菌可增强紫花苜蓿的固氮能力,促进其生长,提高其各部位生物量,不同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根、茎叶全氮含量均表现为P+R>P+SMY>P,生物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PCB28胁迫下接种根瘤菌尤其是野生型根瘤菌,可显著增加紫花苜蓿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从而提高紫花苜蓿对PCBs的抗逆性,促进PCBs在紫花苜蓿体内的代谢转化。
    土壤磷酸酯酶基因的筛选、克隆及酶学 性质分析
    刘悦,覃炎峰,李荷
    2014, 43(3):  70-74. 
    摘要 ( )   PDF (10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宏基因组学的方法构建红树林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然后采用以三丁酸甘油酯为底物的功能筛选法对文库进行磷酸酯酶基因的筛选,并对磷酸酯酶基因进行克隆及酶学性质分析。经筛选获得1个具有酯水解活性的阳性克隆子,该克隆子含有1个1 545bp的ORF,可编码514个氨基酸,命名为phop1545。该基因表达的蛋白属于新的酯水解酶类亚家族,其分子质量约为57kD。该磷酸酯酶的最适pH值为5.5,温度为56℃,表明该酶为酸性磷酸酯酶且耐高温。 
    土壤放线菌分离与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
    李永欣,张 栋,张晓瑜,郭立格,张利平
    2014, 43(3):  75-80. 
    摘要 ( )   PDF (10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燕山山脉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建立该区域放线菌资源信息库,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燕山山脉的26份土壤样品进行了放线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表型共分离到1 055株分离物,并随机挑选其中200株进行初步鉴定。首先采用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特异引物对分离物DNA进行PCR扩增,从而快速鉴定分离物是否属于链霉菌属,然后对其余的分离物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挑选的200株放线菌分属于19个属,其中哈马达菌属(Hamadaea)为我国首次报道。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0450-41与哈马达菌属模式种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为97.3%,是哈马达菌属的一个潜在新种;菌株Y0371-4与其系统发育关系最近已知种特殊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ialis)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为95.5%,可能代表着一个潜在的新属。 
    植物保护
    魔芋内生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程海丽,潘 虹,陈 磊,乐超银
    2014, 43(3):  81-84. 
    摘要 ( )   PDF (7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从魔芋组织中筛选得到有效抑制魔芋软腐病菌的内生拮抗菌,采用组织块法从魔芋块茎中分离到15株内生细菌,通过菌株发酵上清液抑菌试验筛选拮抗菌株,发现其中5株对魔芋软腐病具有拮抗作用,占所筛内生菌的33%,BS-4、5、8的抑菌圈较大,直径在14~16 mm。魔芋块茎感病试验发现,抑菌活性较高的BS-8菌株发酵上清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魔芋块茎感病,经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证实BS-8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8菌株对魔芋软腐病菌具有很好的拮抗性,可作为一种新的植物生防制剂或工程菌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桃褐腐病菌激活蛋白对植物的促生作用研究
    陈 柳,刘正坪,刘素花,魏艳敏,尚巧霞,赵晓燕
    2014, 43(3):  85-88. 
    摘要 ( )   PDF (6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激活蛋白对植物的促生作用,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桃褐腐病菌的总蛋白进行了粗分离,并分析了各组分对小麦和小白菜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铵饱和度为60%时,桃褐腐病菌蛋白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 403.0 μg/mL。在各种分离到的蛋白组分中,饱和度为40%、50%、60%的硫酸铵盐析得到的蛋白组分对小麦和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说明这些组分中含有能促进小麦和小白菜生长的激活蛋白。
    余甘果采后黑疔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郑毅,姜少娟,邓建梅
    2014, 43(3):  89-92. 
    摘要 ( )   PDF (9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寻找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果实采后黑疔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采集有典型黑疔病症状的余甘果,通过恒温恒湿储藏研究其发病规律,分别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孢子侵染法进行病原分离和致病性研究,并对具有致病性的菌株进行常规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余甘果储藏7d后发病开始增多,到13 d发病率达到11.7%。从果实病健交界处分离获得4个菌株,其中菌株Pmy028回接感染率最高,15d达到93.3%,确定其为余甘果采后黑疔病的病原,经鉴定属于链格孢属菌株(Alternariasp.)。
    青海春油菜田除草剂筛选及药害诊断研究
    张玮,李玮,沈硕,翁华,魏有海,郭良芝,郭青云
    2014, 43(3):  93-97. 
    摘要 ( )   PDF (7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春油菜田除草剂药害发生规律和筛选适合的除草剂,选取6种常用油菜田除草剂,研究了青海春油菜田药害发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除灵在防除春油菜田杂草时极易发生药害,应谨慎使用,不能超过最大施用剂量(1 950 mL/hm2)。施用氟乐灵、乙草胺、胺苯磺隆高量的倍量(分别为6 000 mL/hm2、2 010 mL/hm2、300 g/hm2)后,春油菜发生严重药害,开花比例抑制率分别为56.25%、43.19%、13.06%,角果期株高抑制率分别为15.57%、14.10%、10.53%,产量严重降低,分别下降47.81%、44.16%、18.61%,因此使用时不宜超过最大施用剂量(即3 000 mL/hm2、1 005 mL/hm2、150 g/hm2)。二氯吡啶酸、精喹禾灵高量和高量倍量处理后在试验过程中未引起明显药害,作物生长未受到影响,产量与人工除草(对照)相当,在春油菜田杂草防除中推荐使用。
    2%阿维菌素微乳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
    吴绪金,李萌,周玲,马婧玮,汪红,张军锋
    2014, 43(3):  98-101. 
    摘要 ( )   PDF (2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阿维菌素在棉花和土壤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农药在棉花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阿维菌素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的仪器方法,对阿维菌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地的残留试验,研究阿维菌素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的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0%~95%,相对标准偏差为2%~7%,其最小检出量为0.01 ng,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2011年和2012年河南省和湖南省两地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0.78~1.3 d、1.1~2.9 d;阿维菌素在棉籽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1 mg/kg,说明该药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建议采用阿维菌素防治棉花红蜘蛛时,最高用药量为16.2 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21d,其在棉花上使用是安全的。 
    天津地区红花病虫害调查研究
    陈招荣,兰 谱,于玮玮,冯 涛,阎国荣
    2014, 43(3):  102-106. 
    摘要 ( )   PDF (2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花作为良好的药用和油料作物被引进天津地区种植,然而其生长过程中遭受到多种病虫的危害。通过系统调查和鉴定,确定了天津地区试种红花主要受到苗期猝倒病、红花锈病、红花根腐病、红花病毒病4种病害以及红花指管蚜、油菜潜叶蝇、白星花金龟、绿盲蝽、棉铃虫、地下害虫6类虫害的危害。描述了这些病虫害的危害状况,分析其各自发生的规律以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天津红花的发展和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园艺 林学
    保护地栽培线辣椒新品种镇研20号的选
    宋虎卫,张正锋,卢国强,赵祥祥
    2014, 43(3):  107-110. 
    摘要 ( )   PDF (3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选育适宜保护地早春晚秋栽培的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早熟、质优、稳产的线形辣椒新品种,以自交系A9259为母本与自交系N9389为父本组合杂交选育成杂交一代镇研20号线辣椒新品种,2013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椒201302)。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5 cm左右,早熟,果实味香辣,鲜干两用,商品性好,果长22 cm左右,果肩宽1.5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9.0 g。2010-2012年区域和生产试验的前期平均产量17 987.7 kg/hm2,总产量平均37 524.5 kg/hm2,比对照博辣2号分别增产4.8%和2.5%,产量稳定。果实质优,维生素C(1.49 g/kg)、辣椒素(2.83 g/kg)、干物质含量(18.5%)分别比博辣2号高出6.2%、13.4%、9.7%。抗逆性(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病情指数(依次为3.9、1.5、0)比博辣2号分别减少了22.0%、42.3%、100.0%,适宜于江苏及气候近似地区春秋季保护地栽培生产。 
    不同类型茎用芥菜核型分析
    许冬梅,陈发波,姚启伦,方 平,蒋青清
    2014, 43(3):  111-115. 
    摘要 ( )   PDF (8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对茎瘤芥、笋子芥和抱子芥不同类型茎用芥菜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瘤芥染色体数目为2n=2x=36,核型公式为2n=2x=2sm+34m;笋子芥染色体数目为2n=2x=36,核型公式为2n=2x=8sm+28m;抱子芥染色体数目为2n=2x=36,核型公式为2n=2x=12sm+24m。不同类型茎用芥菜没有出现染色体条数的变化,都属于小染色体,多数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都属于2B型;仅在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核不对称系数等核型组成上出现了细微的差异,说明不同类型茎用芥菜间具有相似的遗传特性。核不对称系数依次为笋子芥>茎瘤芥>抱子芥,据此推测抱子芥和茎瘤芥可能是由笋子芥进化而来,属于笋子芥的变种。
    桃不同发育时期叶片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王其海,王裔娜,刘晓华,吴文江,丁 宁,牛洪斌,王林忠,吴国良
    2014, 43(3):  116-120. 
    摘要 ( )   PDF (4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从桃叶片中提取到高质量的RNA,以进行反转录、RT-PCR等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选取了改良硼砂-CTAB法、改良CTAB法、改良SDS-苯酚法、试剂盒法、Trizol法,以及在试验中探索的改良Trizol法Ⅰ和改良Trizol法Ⅱ对桃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总RNA进行提取,测定RNA样品的OD值,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总RNA样品的质量。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虽然都能获得桃叶片总RNA,但是或存在不同程度的DNA残留,或有蛋白、多糖等杂质污染,或降解严重;而改良的Trizol法提取总RNA的完整性和纯度较好;针对生长期和衰老期叶片的不同生理特性可分别采用改良Trizol法Ⅰ和改良Trizol法Ⅱ,提取的总RNA反转录后,通过RT-PCR检测,条带明亮清晰,与预期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一致,说明这2种方法提取的总RNA能用于后期的分子生物学试验。 
    沼肥对温室大棚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祁连弟,苗 林
    2014, 43(3):  121-123. 
    摘要 ( )   PDF (1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不同沼肥组合对大棚草莓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任何肥,追肥以清水为主,处理Ⅰ底肥施入化肥1 500 kg/hm2(尿素600kg/hm2+硫酸钾450 kg/hm2+二铵450kg/hm2),追施尿素;处理Ⅱ、Ⅲ、Ⅳ基肥均施沼渣60 000 kg/hm2,各处理生长期分别使用40%、60%、80%沼液追肥。结果表明:使用沼渣作基肥、喷施不同浓度沼液追肥的草莓移栽成活率均高达100%,且能促进植株生长,降低烂果率,提高商品性能;在产量方面,处理Ⅲ高达36 570 kg/hm2,产量和收益分别比CK、处理Ⅰ、Ⅱ、Ⅳ提高18 570 kg、4 770 kg、4 230 kg、4 545 kg和103.2%、15%、13.1%和14.2%,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表明,以沼渣为基肥,喷施沼液作追肥,草莓果色鲜红,烂果率低,商品性好,其中沼渣施入60 000 kg/hm2,沼液追肥喷施浓度为60%时草莓商品性最好。 
    畜牧 兽医
    猪瘟病毒Erns蛋白RNase活性与免疫抑制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赵天生, 张悦之, 夏燕华
    2014, 43(3):  124-127. 
    摘要 ( )   PDF (16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瘟病毒Erns蛋白是具有多功能的结构蛋白,具有RNase活性和免疫抑制功能。为阐明猪瘟病毒Erns蛋白RNase活性与免疫抑制间的相关性,对决定RNase活性的2个关键氨基酸进行基因突变(297H→K和346H→K),使Erns丧失RNase活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研究发现,失去RNase活性的Erns蛋白仍能抑制由新城疫病毒诱导的IFN-β启动子的活化作用。表明Erns蛋白的免疫抑制功能并不依赖于RNase活性。 
    家猪TBP蛋白结构与理化性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胡慧艳,贾青,陶隽,魏星灿,陶文欢,墨锋涛,邢增喜
    2014, 43(3):  128-132. 
    摘要 ( )   PDF (5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BP是真核生物的通用转录因子,在转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家猪TBP蛋白家族成员,对家猪TBP蛋白进行染色体定位、理化性质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对其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家猪TBP蛋白家族包含3个成员,染色体定位发现其中2个TBP基因分布在第1染色体上,另1个位于骨架上;3个TBP蛋白家族成员的氨基酸数目分别为188、273、376,其中1个为疏水性蛋白、2个为亲水性蛋白;TBP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组成部分,其家族成员的三级结构基本相似。 
    辛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甘油三酯合成及乳脂合成转录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刘莉莉, 蒋倩倩,李淑莲,吴 涛,丁常宏,赵 波,郭艳丽,程玉鹏
    2014, 43(3):  133-138. 
    摘要 ( )   PDF (7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辛酸钠对细胞甘油三酯合成能力及对乳脂合成关键转录调节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采用CASY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甘油三酯定量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甘油三酯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REBP1PPARγ相对表达丰度,Western blot检测SREBP1和PPARγ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不添加辛酸钠组相比,4.0、8.0、12.0 mmol/L的辛酸钠能显著抑制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0.5~2.0 mmol/L的辛酸钠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降低培养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且能降低或显著降低SREBP1、PPARγ的表达。表明,辛酸钠能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甘油三酯合成,并对乳脂合成关键转录调节因子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CAPN1CAST基因在牦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
    姚 慧,陈智华,钟金城,曾贤彬,柴志欣
    2014, 43(3):  139-140. 
    摘要 ( )   PDF (4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检测钙蛋白酶基因(CAPN1)和钙蛋白酶抑制基因(CAST)在牦牛心、肝、脾、肺、肾、胃、眼肌、腹肌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这2个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CAPN1CAST基因在牦牛的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存在差异。CAPN1基因在眼肌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腹肌,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内脏组织,内脏组织中,在肝脏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肾脏,胃中的表达量最低;CAST基因在胃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眼肌、腹肌,在肾脏中的表达量最低。
    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中氟尼辛葡甲胺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程培培,杨亚军,刘希望,李剑勇
    2014, 43(3):  142-146. 
    摘要 ( )   PDF (6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建立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中氟尼辛葡甲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选用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体积比为80∶20),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流速1 mL/min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氟尼辛葡甲胺在该色谱条件下,系统适应性良好;在27~889 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 596.7X+32 979,R2=0.999 9;总平均回收率为(97.16±2.05)%,RSD为2.11%;对5批样品中的氟尼辛葡甲胺进行含量测定,RSD为1.14%。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中氟尼辛葡甲胺含量的测定
    伤力草水煎剂对小白鼠免疫机能的影响
    王 利, 付 森
    2014, 43(3):  147-149. 
    摘要 ( )   PDF (1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伤力草水煎剂对动物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将1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及对照组,分别灌服15、10、5 g/kg的伤力草水煎剂及生理盐水,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E-玫瑰花环形成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小白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升高;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表明伤力草水煎剂可明显提高小白鼠机体的免疫力。 
    农产品加工 农业工程 农业信息技术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茶籽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条件的优化
    王艾平,周丽明
    2014, 43(3):  150-153. 
    摘要 ( )   PDF (4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高效、快速测定茶籽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以吸光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茶籽多糖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试验条件(考马斯亮蓝G-250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为:精确吸取茶籽多糖溶液1.0mL,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0.01%)4.0 mL,以蒸馏水补至总体积为10.0 mL,混匀,25℃条件下放置35 min,于595 nm处测定其吸光度。该方法的精密度RSD为0.506%;稳定性RSD为0.836%;重现性RSD为1.57%;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19%,RSD为0.86%,表明该方法是测定茶籽多糖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广西不同年限三七中皂苷含量的HPLC分析
    韦荣昌,唐春风,冯世鑫,白隆华,潘丽梅,马小军,唐 其
    2014, 43(3):  154-157. 
    摘要 ( )   PDF (4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研究广西的三七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广西靖西县不同生长年限三七不同部位(根、茎、叶)的皂苷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三七皂苷成分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三七根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不断增加,茎部的各皂苷成分含量不断下降,叶部人参皂苷Rb1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人参皂苷Rg1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且检测不到三七皂苷R1。3年生三七药材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广西的三七质量良好。 
    鸡蛋清中卵转铁蛋白的分离提取研究
    傅冰,季秀玲,俞汇颖,魏云林,郑维桃
    2014, 43(3):  158-160. 
    摘要 ( )   PDF (3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鸡蛋清中卵转铁蛋白的分离提取工艺,采用硫酸铵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卵转铁蛋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其纯度。鸡蛋清原液用Tris-HCl缓冲液稀释5倍,4℃下静置6 h以上,采用50%~80%硫酸铵分级沉淀和Q-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卵转铁蛋白。结果显示,分离提取的卵转铁蛋白纯度达到96%,回收率为88.63%,且其具有生物活性,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48.84%。表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Q-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鸡蛋清中卵转铁蛋白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