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旱胁迫对海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胡妍妍,李 钊,骆建霞* |
天津农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天津 300384 |
|
|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50%、35%、20%)对5种海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园林绿化和苹果砧木的筛选提供优良的海棠品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各海棠幼苗新梢相对生长量和根系活力均呈现下降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八棱海棠仍能维持高达79.649%的相对生长量,而红果海棠仅为34.820%;重度干旱胁迫下的八棱海棠根系活力降幅最小,为35.71%;重度干旱胁迫下,除八棱海棠外,其他品种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红果海棠最高,为对照的3.077倍;重度干旱胁迫下,珠美海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最快,为对照的1.119倍。综合各项指标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5种海棠幼苗耐旱性强弱依次为八棱海棠>西府海棠>平顶海棠>珠美海棠>红果海棠。
|
|
关键词 :
干旱胁迫,
海棠,
生理特性,
隶属函数
|
收稿日期: 2017-02-20
|
基金资助:天津市科委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4JCYBJC30200);天津市农委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201101120); 国家星火项目(2015GA610029) |
通讯作者:
骆建霞(1957-),女,河北涿州人,教授,主要从事果树及园林地被植物资源及其适应性研究。E-mail:tjluojianxia@126.com
|
作者简介: 胡妍妍(1981-),女,天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及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tjnxy2010@126.com |
[1] |
白 茹,孙志红,位 杰. 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库尔勒香梨枝条的生理特性变化[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5): 99-103. |
[2] |
李国领,齐学礼,张志强,罗 鹏,辛均安,李延峰,史利霞. 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4): 8-14. |
[3] |
邸 娜,张耀强,李旭红,郑喜清, 韩海军.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4): 43-48. |
[4] |
李世可,张红瑞,彭 涛,孟 肖,高致明,张义珠. 播期对丹参幼苗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4): 109-112. |
[5] |
张自阳,王智煜,刘明久,黄 玲. 干旱胁迫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3): 23-28,33. |
[6] |
秦 娜,许为钢,齐学礼,赵明忠,张 磊. 干旱胁迫下郑麦7698的抗旱性能及光合特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2): 7-11. |
[7] |
张会丽,许 兴,朱 林.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耐盐性比较[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9): 30-36,44. |
[8] |
付 景,王越涛,尹海庆,王生轩,王付华,陈献功,王 亚,杨文博,白 涛. 施氮量对沿黄粳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7): 18-25. |
[9] |
刘金龙,辛寒晓,范学明,刘丽英,孙中涛. 鱼蛋白多肽对铜胁迫下彩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7): 81-85. |
[10] |
李堆淑. 寡糖对干旱胁迫下桔梗的诱导效应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6): 98-103,124. |
[11] |
鲁晓民,曹丽茹,张 新,张前进,魏 昕,郭金生,王振华. PEG胁迫下玉米自交系苗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5): 39-44. |
[12] |
刘 拓,张 莉,李志坤,王 瑞,马宗斌,李伶俐,刘 伟,朱 伟. CaCl2对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5): 56-60. |
[13] |
王凤敏,杨春燕,王静华,刘兵强,赵双进,史晓蕾,冯 燕,张孟臣,秦 君. 大豆姊妹系品种冀豆17和冀nf58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4): 38-43. |
[14] |
蔡东芳,张书芬,何俊平,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曹金华,赵 磊,王东国. 甘蓝型油菜抗旱机制及育种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3): 8-12,28. |
[15] |
李兆举,徐新娟,王二歌,宋思艺,王晓桠,赵博文. MeJ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12): 36-4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