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6, Vol. 45 ›› Issue (9): 102-106.

• 园艺·林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鄂西北红椿天然林优树选择研究

汪 洋1,郑德国2,汪林波3,辛晓峰3,闵水发1*,陈 松3,张小勇3   

  1. 1.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200; 2.竹山县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 竹山442200; 3.谷城县林业局,湖北 谷城 441799
  • 收稿日期:2016-04-17 出版日期:2016-09-15 发布日期:2016-09-15
  • 通讯作者: 闵水发(1964-),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级高工,硕士,主要从事森林保护研究。E-mail:2498849660@qq.com
  • 作者简介:汪 洋(1968-),男,湖北武汉人, 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生态学和植物遗传教学与科研。E-mail:13296698026@163.com
  • 基金资助:
    湖北省科技厅公益性研究项目(402012DBA40001)

  • Received:2016-04-17 Published:2016-09-15 Online:2016-09-15

摘要:   为建立湖北红椿优良种质资源圃,在鄂西北地区红椿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3个环境条件接近的优良天然林分进行优树选择。按3 a和4 a为龄级间隔分组,并对所选候选优树材积进行校正,首选出47株优良候选优树。对生长指标实测计算,设立红椿不同龄级(16~18 a、19~21 a、22~25 a)生长量年平均值和选优基准线。各生长量指标高于年生长量平均值的红椿有19株,高于基准线的单株有15株。对干形、枝下高、冠幅、冠高树高比、分枝角、枝粗细等6个无量纲形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立冠幅、干形和分枝角等3个形质评分因子。通过权重计算确立各形质评分值,复选红椿优树10株,入选率为52.63%。基准线法和形质评分结合选优,既确保了红椿生长指标具有较高的平均增益,又有效避免了因过度评分造成优良遗传性状的丢失。

关键词: 鄂西北, 红椿, 天然林, 优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