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6, Vol. 45 ›› Issue (7): 122-126.

• 畜牧 兽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的毒性研究

夏晓华1,卢辰华1,李墨溢2,王 坡1,董 慧1,高亚丹1,常重杰1*   

  1. 1.河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2.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五班,河南 新乡 453007
  • 收稿日期:2015-12-28 出版日期:2016-07-15 发布日期:2016-07-15
  • 通讯作者: 常重杰(1965-),男,河南禹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E-mail:changzhongjie@tom.com
  • 作者简介:夏晓华(1982-),女,河南漯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E-mail:xxhlpf@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923);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科研项目(5101049470610);河南师范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01046500109)

  • Received:2015-12-28 Published:2016-07-15 Online:2016-07-15

摘要:  为了检测除草剂乙氧氟草醚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受试对象,研究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生理毒性和DNA损伤程度。结果显示,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大鳞副泥鳅的死亡率升高。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24 h、48 h、72 h、96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41.87 mg/L、36.62 mg/L、29.96 mg/L、25.6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8.40 mg/L。生理毒性试验结果显示,15.5 mg/L乙氧氟草醚染毒6 d,大鳞副泥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值最大,与对照(0 mg/L)相比差异极显著。整体上,GPT和GOT活力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剂量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的DNA损伤,试验结果显示,6 d时试验处理组彗尾DNA百分含量、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具有一定的毒性和DNA损伤效应,应适量施用。

关键词: 乙氧氟草醚,  , 大鳞副泥鳅,  , 毒性,  , 谷丙转氨酶,  , 谷草转氨酶,  ,  ,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