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Vol. 42 ›› Issue (11): 27-30.

•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 上一篇    下一篇

精量施氮条件下水稻的分蘖特点及其单茎性状观察

鲁伟林,段仁周,余新春,严德远,余明慧,胡建涛   

  1.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 收稿日期:2013-05-07 出版日期:2013-11-15 发布日期:2013-11-15
  • 作者简介:鲁伟林(1974-),男,河南信阳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E-mail:luweilin@126.com
  • 基金资助: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91100110402,121100110200)

  • Received:2013-05-07 Published:2013-11-15 Online:2013-11-15

摘要: 为探讨水稻不同分蘖时期的成穗规律及穗部性状特点,对主茎和播种后26、31、36、41、46d的茎蘖消长及单茎性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后31d内发生的分蘖均能够成穗,播种后41d之后发生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随着播种后时间推进,株高、秆长、上6节间长度、茎鞘叶质量、Ⅰ/秆长、强弱势粒质量和穗型指数均逐渐降低;一次枝梗的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先增加后降低,以播种后36d最高,分别为109.79粒、94.86粒、86.40%;二次枝梗的实粒数和结实率先降低后增加,以播种后26d最高,分别为44.75粒和47.61%;穗长、千粒重、单茎谷质量逐渐减小,穗粒数、实粒数先逐渐增加后降低,以播种后36d最大,分别为200.07粒、127.57粒。综合分析表明,水稻不同分蘖时期成穗的单株在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上存在一定差异,营养物质优先供应分蘖发生早的单茎,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早期分蘖穗的贡献。 

关键词: 水稻, 精量施氮, 分蘖成穗, 植物学性状, 穗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