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熟春甘蓝新品种豫生1号的选育 |
耿建峰;张晓伟;原玉香;蒋武生;高睦枪;栗根义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郑州,450002 |
|
|
摘要 早熟春甘蓝豫生1号是采用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等生物技术选育而成的杂交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耐裂球,抗先期抽薹;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一般亩产净菜2 934.45~3 663.78 kg,比对照品种中甘11号增产8.13%~16.42%;品质好,每100 g鲜样含Vc 25.3 mg,可溶性糖2.14 g,叶质脆嫩,味略甜,口感好.
|
|
关键词 :
春甘蓝,
豫生1号品种,
早熟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
收稿日期: 2015-12-31
|
|
[1] |
杜海平,曹孟梁,闫世江,刘 洁. 影响春甘蓝单球质量的主要表型性状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5): 106-111. |
[2] |
张建伟,张福彦,范家霖,陈晓杰,杨保安,陈云堂,崔 龙,康广华,焦学俭,白鹤峰. 国审小麦新品种郑品麦8号的辐照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3): 59-62. |
[3] |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李小艳,杨玉峰,周武需,马跃福,张正伟. 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3): 63-65. |
[4] |
苏国修,赵紫鹏,常鸿杰*,曹光磊,樊振杰,晋海金,牛 欢,法丹丹. 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辛豆12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9): 33-34,51. |
[5] |
武文竹,陈俊英,白 净,常 春. 赤霉素高产菌株选育及其固态发酵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7): 1-6. |
[6] |
顾鹏飞,吴 刚,胡永红,王春晓,丁志雯,杨文革. 低能N+注入选育凝结芽孢杆菌高效生防菌株[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5): 87-90. |
[7] |
王淑君,王素英,刘海萍,刘金荣,闫宏山,宋中强.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豫谷24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4): 35-36,48. |
[8] |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赵 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3): 63-66. |
[9] |
卫双玲,高桐梅,张海洋,李 丰,李春明,吴 寅,曾艳娟 . 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郑太芝1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12): 49-51. |
[10] |
余永亮,杨红旗,许兰杰,董 薇,牛永光,芦海灵,梁慧珍. 高产、稳产、高抗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11): 38-41. |
[11] |
任秀荣,赵景云,苗任重,刘志强,王建立,朱伟岭.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驻豆12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45(1): 50-52. |
[12] |
杨育峰,李君霞,代小冬,杨晓平,王春义,杨国红. 甘薯新品种郑红2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9): 22-24. |
[13] |
周彦忠,姬小玲,姜连英,郭玉生,李斯佳. 高产、稳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漯花4016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3): 45-47. |
[14] |
赵永涛,薛国典,张 锋,张中州,袁 谦. 国审小麦新品种豫麦158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12): 36-38. |
[15] |
邱喜阳,王彦丽,邱海军,任秋芳,罗 明,沈天民. 国审小麦品种天民198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12): 39-4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