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5, Vol. 44 ›› Issue (9): 156-160.

• 农产品加工 农业工程 农业信息技术 • 上一篇    

基于光谱指数的夏玉米氮肥调控效应研究

李国强1,张素青2,胡峰1,吴士文3,郑国清1*,张建涛1,周萌1,寇彩霞4   

  1.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河南 郑州 450046;3.中国科学院 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4.延津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延津 453200
  • 收稿日期:2015-05-06 出版日期:2015-09-15 发布日期:2015-09-15
  • 通讯作者: 郑国清(1964-),男,河南淅川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E-mail:zgqzx@hnagri.org.cn
  • 作者简介:李国强(1984-),男,河南林州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E-mail:gqli@hnagri.org.cn
  • 基金资助: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132201110031);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21100110900)

  • Received:2015-05-06 Published:2015-09-15 Online:2015-09-15

摘要:  

 为实现夏玉米对氮肥的高效利用,依据养分平衡原理,利用光谱无损监测技术,构建了夏玉米氮肥调控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变量施肥和传统施肥对植株氮积累量、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区相比,变量施肥区植株氮积累量提高2.67%,平均产量提高67.53 kg/hm2,经济收入提高148.6元/hm2,但植株氮积累量和产量的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3.84个百分点和7.27个百分点;变量施肥区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1.82个百分点、3.95 kg/kg、9.76 kg/kg、0.43 kg/t;变量施肥区尿素投入1 285.42元/hm2,比传统施肥区节约388.49元/hm2。建立的氮肥调控模型有助于提高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达到氮素效率和产量协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