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2, Vol. 41 ›› Issue (7): 7-11.

•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 上一篇    下一篇

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偃麦杂交F2的细胞学特性

张保民,张立琳,李小军,茹振钢*   

  1. 河南科技学院 小麦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 新乡 453003
  • 收稿日期:2012-03-19 出版日期:2012-07-15 发布日期:2012-07-15
  • 通讯作者: 茹振钢(1958-),男,河南沁阳人,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E-mail:rzgh58@sohu.com
  • 作者简介:张保民(1980-),男,河南许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麦遗传育种。E-mail:xlbm0709@126.com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7B02);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81100110500)

  • Received:2012-03-19 Published:2012-07-15 Online:2012-07-15

摘要:  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1号、远中3号和远中5号)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对F2的形态学及细胞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创造小麦-偃麦草-黑麦异位新种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组合F2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8.11%、41.11%、39.92%。不同组合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分别有8、12、29种类型,组合间染色体数目分别在46~58、49~60、34~64条变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组合间平均每个细胞单价体数基本相当,分别为10.45、11.60和11.69。组合远中1号/兰考小黑麦和远中3号/兰考小黑麦中具多价体的细胞频率非常相近,分别为40.7%和39.2%,明显高于远中5号/兰考小黑麦组合中的频率(33.0%)。3个组合均出现较低频率的染色体桥,分别为6%、3%、3%。在二分孢子和四分孢子中普遍观察到微核。研究结果为揭示小麦-偃麦草-黑麦属间杂种染色体遗传特征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中间偃麦草, 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