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16, Vol. 45 ›› Issue (4): 98-101.

• 植物保护 • 上一篇    下一篇

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乔 岩1,董 杰1,王品舒1,岳 瑾1,张保常2,赵 昆2,郝海利2,杨建国1*   

  1. 1.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 100029; 2.北京市平谷区植物保护站,北京 101205
  • 收稿日期:2015-12-26 出版日期:2016-04-15 发布日期:2016-04-15
  • 通讯作者: 杨建国(1963-),男,北京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粮食、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E-mail:yangjguo@263.net
  • 作者简介:乔 岩(1982-),女,山东泰安人,高级农艺师,博士,主要从事粮食、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研究。E-mail:qy0914@126.com
  • 基金资助:
    农业部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04010155);“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2BAD19B06-05)

  • Received:2015-12-26 Published:2016-04-15 Online:2016-04-15

摘要: 为明确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在北京市平谷区桃园进行了该技术的防效试验,平均每公顷悬挂900根梨小食心虫迷向丝(4月和7月各悬挂1次)。结果表明,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的迷向率可达84.62%~100%,且持效期在3个月以上,对各代幼虫蛀梢防效为77.78%~92.31%,蛀果防效为83.33%。同时,全年果园减少农药使用2次。因此,使用迷向技术可有效地干扰梨小食心虫的交配,减少后代的种群数量,从而减轻其危害。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 防治效果